Return to search

東南亞國家協會與區域主義

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簡稱「東
協」。成立於一九六七年,迄今正好二十一年。它是亞洲區域主義下的產物。經過多
年來的努力,東協不僅成為經濟上欣欣向榮的地區,而且被讚為第三世界國從事區域
合作的典範。
本文的研究動機便在探討這個曾經動盪不安的地區,如何透過六個會員國(印尼、馬
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之間的合作,對內追求現代化,對外以集體
力量,追求現代化。其次,最近兩年我國商人前往東協地區投資金額日益增多;但是
,一般人士卻對東協這個組織較陌生,本文便在探討這個組織的外交與經濟合作,以
增加本國人士對東協動向的了解。
本文共分七章,二十六節,約十萬字。
探討的時間限制在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七年。
第一章:前言。描述東南亞概況。本文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各國外交政策。介紹六個會員國的外交政策,尤其著重其在一九七○年外交
政策的轉變,對區域主義的態度。
第三章:東南亞區域組織的歷史。介紹一九四五年以後,東南亞區域組織的發展,以
及東協的組織特色。
第四章:東協與區協安全。東協在處理其區域安全的態度。同時,討論八十年代的三
大問題,柬埔寨問題、非核區問題及菲國美軍基地問題。
第五章:東協的對外關係。介紹東協與其對話夥伴的關係,與中共、蘇聯的關係。另
外是東協在新國際經濟秩序中的表現及太平洋共同體的態度。
第六章:東協的經濟合作。介紹東協經濟的發展,合作的情況,以及「自由貿易」的
構想。
第七章:結論。以區域整合理論的來檢討東協區域整合的情形及缺點。並探討東協發
展的兩大關鍵:戰略觀點及對經濟合作的認知。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903
Creators邱智淵, GIU, ZHI-Y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