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無店鋪與店鋪銷售之消費行為比較研究....以女用化妝品為例

本論文之主要研究目乃為了解無店鋪與店鋪購買者在消費行為上之差異,研究結果希
能提供實務界有關廠商,於擬訂行銷通路決策時,更能真確與有效地命中既定之目標
市場,而對現行以無店鋪為主要通路之廠商,不僅提供目標市場之消費資訊,可提高
行銷效能外,且便於市場區隔,掌握競爭情勢,使行銷策略有所依循;在理論上,可
印證國外有關無店鋪消費行為之研究,及通路與目標市場之關聯性。在國內甚少相關
研究或論述下,適無店鋪銷售盛行之際,盼合時宜,並具引玉之功。
有關無店鋪銷售之消費行為研究,從較早期(1964)Cox &Rich至最近的(19
87)Jean C. Darian所進行的研究,大多以人口統計變項為研究變數,其間所獲結
論,頗為紛歧,歸納原因,主要乃研究範圍、研究對象,操作性定義有些出入之故,
而較為學者所認同的是,無店鋪之購買者大致可包括在下列的四群體中:1.40歲
以下之單身女士。2.中所得家庭。3.40至49歲之女家長。4.有學前小孩的
兼職家庭主婦。對無店鋪之消費者所尋求利益,亦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然較為學者
所關注者,為價格敏感度及購物時間等。在無店鋪銷售的領域中,學者均以郵購、電
話行銷、目錄銷售為主,本研究則針對傳銷。國內探討無店鋪銷售大都止於制度或方
法上,對消費行為則未曾有相關之論著。
基於國內無店鋪銷售之發展類型與國外略有不同,本研究遂選定具通路多樣性之女用
化妝品業為研究對象。在消費行為中選取之研究變項,包括有年齡、教育、職業、所
得、婚姻狀況、職業聲望、家庭生命週期、交通工具、生活型態、資訊來源、追求利
益、購後滿足、購買頻率、價格敏感度、品牌忠誠度、參與程度等。研究設計採調查
法,以郵寄問卷方式,進行初級資料之蒐集,而選用之分析方法含有交叉編表、卡方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及區別分析等。
本研究期能在上述之分析與檢定下,對無店鋪與店鋪之購買者在人口統計變項上有具
體的描述,經由區別函數,可判知一般消費者之可能類別,在行為變項及心理變項上
希突破以往之研究,尋得具顯著性差異之變數。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600
Creators林晉寬, LIN, JIN-K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