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

張愛玲在臺灣經過一甲子的傳播,其人其文被廣泛地挪用,影響層面從
文學擴及整個文化場域。張愛玲的名字頻繁出現於報刊二十種以上的版
面,且依不同脈絡呈現不同的形象,各界以各種方式消費張愛玲,讓張愛
玲從一位作家到一個產業,形成廣受矚目的「張愛玲現象」。「張愛玲現象」
實為「迷文化」的產物,然而在「張學」中這方面的深入討論尚付之闕如,
本論文以「傳播」與「迷文化」為主軸,呈現「張愛玲現象」中各領域的互
動,分析張愛玲由俗入雅,再由雅跨俗過程中的運作力量,以及由文學社會
學面向探討張愛玲成為跨領域名人的過程。
本論文分為四章,引言部份為論文框架說明,介紹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前人文獻回顧以及各章主旨。第一章呈現一九四九至一九八O年張愛玲在臺灣的形象。藉爬梳報章雜誌歷年來有關張愛玲的報導與文章,呈現張愛玲不同時期的形象。「鴛鴦蝴蝶派」與「文藝漢奸」,「反共作家」「電影編劇」以及「翻譯家」,「專業作家」與「智性學者」等等皆曾為張愛玲的早期形象。第二章為一九八O年代以降從「張腔」到「張學」的過程,探討張愛玲在經典化過程中所經歷的論戰及其背後的意涵,著重在文學獎機制與隨之興起的「女作家熱」、「張派」論述等對張愛玲形象的影響。第三章探討各界「張迷」如何擴散張愛玲的影響力,「張迷」的菁英特質對張愛玲經典化的助力,「迷」於各領域的「再生產」對張愛玲的知名度大的擴散效應。第四章探討張愛玲的俗化與商品化現象。張愛玲在消費社會的脈絡下成為被掏空的「符號」(sign),被塑造成一種品牌,以「孤絕」、「華麗」與「蒼涼」為品牌特色,被傳奇化、明星化、慾望化與商品化。結論總結全文,回顧「張愛玲現象」之形成過程,「迷文化」於「張愛玲現象」中的展演:包括學界、評論界與傳播界的擴散效應,文學場域的權力、佔位及其影響,闡明消費社會中大眾文化神化與俗化張愛玲的力量,並以此觀照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31510053
Creators田威寧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