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剖析柯林頓總統對中共的人權政策(1993~1996)

美國於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由於其獨特的建國背景及對人權的深刻體驗,使其在「人權」的概念及實踐上自有一番詮釋與風貌。美國受到理想主義的影響,基於立國精神及歷史的發展,美國對人權的重視勝過於其他國家,並相信民主與自由是美國國勢強盛的原因,也是奠定世界和平的基本條件。因此自立國之日起,美國便深信要以自己為典範,將自由與正義散布給全世界的人民;不僅在自己的國度內享受美好的民主生活,更希望在引導世界各國的國際行為上,採用一種道德上最好的民主模式以落實人權的維護。
由於冷戰時期受到意識型態對抗的羈絆,國家安全至上的強調,使得人權議題處於政治上的低階位處,不受重視而無法真正的落實。但隨著冷戰結束,東西陣營間意識型態的對抗消失,國際體系呈現新風貌。國際間原本藉由敵我意識型態所羈絆的各種議題,例如:種族衝突、環保、移民、毒品、人權**等,隨著冷戰的結束紛紛浮現台面紛至沓來。「人權」議題當然也隨著冷戰的結束而受到關注,但它確是最原始、重要,也最備受爭議的議題。
冷戰結束後,柯林頓(Bill Clinton, 1993~)成為美國第一任冷戰後時期由美國民選的總統。他是繼卡特總統後,同樣具濃厚道德色彩的另一位民主黨總統。面對新國際局勢的丕變,意識型態的對抗受到解放,人權議題躍升國際台面,柯林頓所領導的美國政府對人權的促進似有發展的機會。而冷戰後美國外交政策中人權的焦點也由前蘇聯轉移到中共身上,尤其是中共本身長期以來不良的人權記錄及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發生,自然吸引國際間及美國對人權關切的目光。
但是同樣的在此一冷戰後時期,由於國際上國家與國家間的利益衝突愈形厲害,在兼顧人權的推展與國家利益的維護下,使得人權的推展亦產生了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面對冷戰後時期的矛盾國際環境,柯林頓總統是否能堅持其競選時的承諾與理想而落實人權的推展?而面對與中共間龐大的經濟與戰略利益,柯林頓總統該如何取捨?這將是一項挑戰。
本文的研究將以1993~1996年柯林頓總統的第一任期為研究時間,以羅斯諾(James N. Rosenau)的外交決策分析研究途徑為依據(他認為研究一國的外交政策可以依照輸入、決策和輸出三個過程來持續不斷的進行,並將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分為四個層次,即體系的因素、社會的因素、政府的因素和個別的因素)。希望藉由著重在對各項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包括國際大環境、美國國內的立國精神、民主黨政府的外交決策特質、國會態度、利益團體以及柯林頓總統本人的認知對人權政策的影響)的分析探討,能夠對其第一任總統任期期間對中共人權政策的決策及變化做一完整的瞭解。而研究的結果顯示:
一、 柯林頓對中共的人權政策係美國整體外交政策的一部份,而美國柯林頓時期的整體外交政策,其政策的產生導源於國際人權保障的此一潮流、國內對民主價值及人權維護的立國精神以及柯林頓本人的認知。
二、 柯林頓總統在1993年宣佈以有條件給予最惠國待遇來迫使中共在人權上做出實質進展的此一政策,被證明效果有限,更甚者引起兩國間關係的緊張。而美國基於與中共龐大貿易利益以及戰略因素的考量,被迫不得不於1994年宣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與中共的人權做政策上的脫鉤。可見人權議題並非是單純的理想性陳義即可處理,其中並參雜諸多複雜的因素。
三、 鑑於上述政策的失敗,柯林頓總統宣佈改以全面性的交往來與中共發展良性的互動關係,雖然在此一政策的初期尚未能見得中共人權的確有大幅度的改善,但歷經多年的發展,這樣的政策被證明的確是較有功效的,中共已於1998年年加入「公民及政治權利盟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盟約」兩項人權公約,顯示出其願意接受國際規範的意圖。因此,美國對中共的人權政策若欲收宏觀,正面的良性接觸與溝通被證明將會比情緒性的反擊較有功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組織與架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國際環境與人權議題
第一節 冷戰後時期的國際環境***********.** 7
第二節 人權議題在冷戰結束前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 15
第三節 不同世界對人權概念的不同看法******.*.** 31
第四節 小結******************.**.* 48
第三章 美國國內環境與人權精神
第一節 人權與美國立國精神***********.*.** 51
第二節 民主黨政府外交政策的決策特質*******.*.* 59
第三節 國會在人權議題中所扮演的角色********..* 67
第四節 利益團體與人權議題************..** 77
第五節 小結*****************.**.** 94
第四章 柯林頓總統對人權的認知以及對中共的人權政策
第一節 柯林頓總統以及外交決策人士對人權的看法**.*.* 98
第二節 中共的人權理念及人權記錄********.***105
第三節 柯林頓總統在大選前後對中共的人權政策****.*119
第四節 小結*******************.**131
第五章 柯林頓總統對中共人權政策的實踐及轉變之分析
第一節 經濟制裁與人權外交政策*********.***133
第二節 中共享有最惠國待遇的演變********.***138
第三節 柯林頓總統對中共最惠國待遇立場的轉變及分析*.*149
第四節 小結******************.***172
第六章 結論**********************.***175
參考文獻***********************.****183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309
Creators王嘉徽, Wang Jia Hu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