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Tagged with
  • 6
  • 6
  • 6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論柯林頓政府續予中共最惠國待遇之決策分析(1993-1994)

廖尼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

美國柯林頓政府對東南亞國家之外交政策

金欣潔, Chin, Jess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後之國際安全環境,最為特殊之特徵係屬美國取得在全球的單極領導地位。美國對於全球各區域的安全與軍事議題,亦無庸置疑地扮演動見觀瞻的主導國角色。因此,美國未來二十年亞太安全政策,乃是建立在為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之軍事力量,以及維護美國利益與東南亞國家間安全之基礎上。另外,柯林頓總統任期歷經八年,時間不可謂不長,對於分析美國的政策立場有相當程度之意義。倘若以柯林頓政府決策體系為分析重點,針對其東南亞政策產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相信可藉以從柯林頓政府與東南亞國家之互動中,窺探出東南亞對於美國的意義何在。然而,又由於我國無論在地緣、歷史等方面都與東南亞地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研究東南亞國家對我國在外交政策分析上有其重要價值。 故本論文首先試圖分析柯林頓政府東南亞政策的形成背景;其次,檢視柯林頓政府與東南亞國家之雙邊關係,分別以政治、軍事、經濟及文化等面向為分析層次,依序觀察和分析雙邊關係所呈現的特色和問題;再者,探討美國與東協國家之多邊經貿及軍事關係、美國對東協區域論壇之政策立場,以及美國對南海問題等涉及多國之個案分析;復又研究美國與東南亞之間關係互動,在未來會面臨到的挑戰及機會為何,同時歸納出雙方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日後加強關係的機會何在;最後,則對柯林頓政府之東南亞外交政策的效果試作評估,並說明研究心得與結果,以期對於柯林頓時期的東南亞外交政策的解析和未來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發展能有所助益與啟發。
3

美國柯林頓政府的朝鮮半島安全政策:從薄富爾的「行動戰略」理論分析

孫弘鑫, SUN,HUNG-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對朝鮮半島的安全政策經歷了不同的轉變。韓戰後各個時期的政府主要仍是以對南韓的安全承諾與〈美韓共同防衛條約〉的軍事嚇阻作為其政策與戰略的基石。冷戰後朝鮮半島遭遇了兩次核子危機,但是柯林頓政府卻改變政策,以合作與對話的方式試圖解決危機。小布希政府團隊在執政以前,對於柯林頓政府的作法始終抱持反對的態度,認為應該要對北韓採取強硬態度。但是隨著小布希政府執政、911事件的發生與反恐戰爭的進行,小布希政府對朝鮮半島安全政策卻採取了與柯林頓政府類似的作法。這種變化是否意味柯林頓政府在朝鮮半島安全政策上有其優點,值得後任政府效法。因此,本論文以薄富爾的「行動戰略」理論作為研究途徑,藉由政策與戰略選擇的分析、行動計畫中「政治診斷」與「戰略診斷」的研判,以及各種戰略行動模式的鋪陳,探討柯林頓政府時期的朝鮮半島安全政策。同時比較柯林頓和小布希政府政策與戰略上的差異與因襲,並分析當前情勢,嘗試提出未來可能的變化。 本論文發現,柯林頓政府對於北韓自始至終都是採取「交往與擴大」政策,希望能以「交往與擴大」政策將北韓拉回國際體系內,使其遵守國際體系的規範。小布希政府則是一開始採取典型的現實主義政策,不願意與北韓交往,因為典型現實主義者所重視的是和國際體系中強權國家之間關係的處理,而不是注重在衰敗國家或轉變中國家的事務。一直到911事件後才改採兼具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新政策,對北韓的態度與作法才有所轉變。 柯林頓政府始終均是運用多邊主義的戰略行動。小布希政府最初對於北韓是「冷處理」的方式,不予理會,但是911事件之後,開始調整政策,在戰略也有所改變。小布希的戰略是所謂的「鷹派交往」。「鷹派交往」戰略和「選擇性交往」戰略比較貼近,但是二者還是有差異。雖然「鷹派交往」戰略和「選擇性交往」戰略的內涵均是以多邊主義的方式,聯合經過慎選的重要國家採取間接模式的總體戰略行動來追求政策目標,但是「鷹派交往」戰略卻對對手國更具有壓力,因為「鷹派交往」戰略在採取交往的同時,不忘記強硬的手段。換言之,「鷹派交往」戰略將交往的內容作為誘因,引誘對手國往本國所期望的方向行動,當其行動違反本國所欲時,這項誘因便可以隨時轉變成為懲罰的工具。從這點看來,小布希的戰略選擇,在戰略行動的產出上較柯林頓來得有效率。 由於戰略是「兩個對立意志使用力量以來解決其爭執時所用的辯證法藝術」,因此在決定戰略的選擇時必須考量敵我之間的各項資源、行動自由的大小,乃至於互動模式,這些都是在進行行動計畫,選取戰略之時,必須審慎考量的,否則便可能產生無法指導行動的戰略。柯林頓政府的戰略雖然立意甚佳,但卻沒有考慮到採取此種戰略是否能夠從中規劃出有效的行動模式,來維持原有的行動自由、並進一步爭取最大的行動自由。這是柯林頓政府朝鮮半島安全政策的缺憾。 /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changes in the U.S. Korean Peninsula security policy. During the post-Korean war era, each administration makes its policy and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security promise to the South Korea and military deterrence toward the North with U.S.-R.O.K. Mutual Defense Treaty. There were two nuclear crises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ut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changed its policy and tri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way of cooperation and dialog. Before taking office, George W. Bush’s team was against Clinton’s policy and declar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take coercive actions against the North Korea. However, since George W. Bush took office, 911 broke out and the war on terror was going o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took the similar policy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security policy as the Clinton’s. Does this mean that Clinton’s policy may have goodness that worthy for the administrations after his to follow? Thus, I took Andr□ Beaufre’s “strategy of action” theory as my thesis study approa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hoice of policy and strategy, the decision on “political diagnosis” and “strategic diagnosis” of action planning, and the display of each kind of strategic actions,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Korean Peninsula security policy in the Clinton era. At the same time, I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and continuance between the two administrations and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would-be changes in this thesis In the thesis I discovered that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took the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polic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hoping that the policy would pull back the North Korea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make it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t the beginning, Bush administration took the classical realist policy and was not willing to engage North Korea. Because the emphasis of classical realists i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among power nations, no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ffairs of declining and falling states. Not until the outbreak of 911 did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take new policy composite with realism and idealism, and change the attitude toward North Korea.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undertook the strategic action in multi-polarit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Bush administration chose to ignore North Korea at the beginning, but changed his policy and strategy after the 911. What Bush undertook is called “Eagle Engagement Strategy”. “Eagle Engagement Strategy” is similar to “Selective Engagement Strateg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ough both Strategies unite those states carefully chosen and undertake indirect total strategic actions to chase the policy goals in multi-lateral way, the “Eagle Engagement Strategy” is much powerful in pressing the rival states. That is because when people undertake the “Eagle Engagement Strategy” to engage, there are still ways in coerciveness. In other words, the “Eagle Engagement Strategy” provides engagement as motive to make rival states undertake the way we wish. When the rival states do not follow our will, this motive may switch into the tool of punishment. In this point of view,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strategy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linton’s.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strategy was base on good will, but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did not considerate its effective action modes to maintain its original action freedom and chase the most action freedom by this strategy. To Clinton’s Korean Peninsula security policy it is a pity.
4

美國柯林頓政府推動以巴和平進程之研究(1993-2001)

林俊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47年11 月29日聯合國通過第181號決議案,將巴勒斯坦分割給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從此造成中東地區的紛爭。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介入中東地區,歷任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布希及柯林頓等10任美國總統介入中東事務,其中以艾森豪總統1957年提出的艾森豪主義、1967年詹森總統發表的中東五點和平原則、1969年尼克森總統的羅吉斯計畫及1973年季辛吉的穿梭外交、1978年卡特總統的大衛營協議、1982年雷根總統的雷根計畫、1988年國務卿舒茲發表的舒茲和平計畫等中東和平政策最具代表性,但是都無法促成中東地區的和平。 1991年冷戰結束,蘇聯瓦解,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強國,良好的國際環境,美國中東能源的需求、柯林頓個人政績的追求等因素,促使柯林頓政府接續布希政府的馬德里和會積極介入中東地區推動以巴和平進程,期間美國以「胡蘿蔔與大棒」、「以土地換和平」為策略,促使以巴雙方於1993年9月13日簽訂「以巴自治協議」、1994年5月4日簽訂「開羅協議」、1995年9月28日簽訂「塔巴協議」、1997年1月15日簽訂「希布倫協議」、1998年10月23日簽訂「畏河協議」及1999年9月5日簽訂「夏姆錫克協議」等6項協議;當然,柯林頓政府不願意也不能夠對以色列施加足夠的壓力、以及以巴和談是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最後導致談判問題過於繁多、大衛營談判無果而終也與柯林頓總統任期即將結束有關等因素,致使以巴無法達成永久和平。 本論文共分六章,茲將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第一章為導論,主要介紹本文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研究範圍與所遭遇的限制,並說明資料的來源等。 二、第二章為美國中東和平政策之回顧,以時間區分為四階段,1947年至1966年為第一階段;1967年至1972年為第二階段;1973年至1981年為第三階段;1982年至1992年為第四階段。 三、第三章為柯林頓政府推動以巴和平進程之背景,良好的國際環境為柯林頓政府創造了介入中東和談的契機,接著馬德里和會的召開,美國能源的需求,柯林頓個人的人格特質等因素,讓柯林頓政府得以推動以巴和平。 四、第四章為柯林頓政府推動以巴和平進程之策略與過程,「胡蘿蔔與大棒」、歸返土地換取和平、1993年以巴自治協議、2000年以巴最終和平協議草案,為柯林頓政府推動以巴和平策略與過程。 五、第五章為柯林頓政府推動以巴和平進程之評估,說明柯林頓政府在以巴和平進程的努力中雙方獲得多少成果,政策上有何缺失,並評估面臨的挑戰。 六、第六章為結論。 關鍵詞:柯林頓政府、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巴自治協議、以巴和平最終協議
5

剖析柯林頓總統對中共的人權政策(1993~1996)

王嘉徽, Wang Jia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美國於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由於其獨特的建國背景及對人權的深刻體驗,使其在「人權」的概念及實踐上自有一番詮釋與風貌。美國受到理想主義的影響,基於立國精神及歷史的發展,美國對人權的重視勝過於其他國家,並相信民主與自由是美國國勢強盛的原因,也是奠定世界和平的基本條件。因此自立國之日起,美國便深信要以自己為典範,將自由與正義散布給全世界的人民;不僅在自己的國度內享受美好的民主生活,更希望在引導世界各國的國際行為上,採用一種道德上最好的民主模式以落實人權的維護。 由於冷戰時期受到意識型態對抗的羈絆,國家安全至上的強調,使得人權議題處於政治上的低階位處,不受重視而無法真正的落實。但隨著冷戰結束,東西陣營間意識型態的對抗消失,國際體系呈現新風貌。國際間原本藉由敵我意識型態所羈絆的各種議題,例如:種族衝突、環保、移民、毒品、人權**等,隨著冷戰的結束紛紛浮現台面紛至沓來。「人權」議題當然也隨著冷戰的結束而受到關注,但它確是最原始、重要,也最備受爭議的議題。 冷戰結束後,柯林頓(Bill Clinton, 1993~)成為美國第一任冷戰後時期由美國民選的總統。他是繼卡特總統後,同樣具濃厚道德色彩的另一位民主黨總統。面對新國際局勢的丕變,意識型態的對抗受到解放,人權議題躍升國際台面,柯林頓所領導的美國政府對人權的促進似有發展的機會。而冷戰後美國外交政策中人權的焦點也由前蘇聯轉移到中共身上,尤其是中共本身長期以來不良的人權記錄及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發生,自然吸引國際間及美國對人權關切的目光。 但是同樣的在此一冷戰後時期,由於國際上國家與國家間的利益衝突愈形厲害,在兼顧人權的推展與國家利益的維護下,使得人權的推展亦產生了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面對冷戰後時期的矛盾國際環境,柯林頓總統是否能堅持其競選時的承諾與理想而落實人權的推展?而面對與中共間龐大的經濟與戰略利益,柯林頓總統該如何取捨?這將是一項挑戰。 本文的研究將以1993~1996年柯林頓總統的第一任期為研究時間,以羅斯諾(James N. Rosenau)的外交決策分析研究途徑為依據(他認為研究一國的外交政策可以依照輸入、決策和輸出三個過程來持續不斷的進行,並將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分為四個層次,即體系的因素、社會的因素、政府的因素和個別的因素)。希望藉由著重在對各項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包括國際大環境、美國國內的立國精神、民主黨政府的外交決策特質、國會態度、利益團體以及柯林頓總統本人的認知對人權政策的影響)的分析探討,能夠對其第一任總統任期期間對中共人權政策的決策及變化做一完整的瞭解。而研究的結果顯示: 一、 柯林頓對中共的人權政策係美國整體外交政策的一部份,而美國柯林頓時期的整體外交政策,其政策的產生導源於國際人權保障的此一潮流、國內對民主價值及人權維護的立國精神以及柯林頓本人的認知。 二、 柯林頓總統在1993年宣佈以有條件給予最惠國待遇來迫使中共在人權上做出實質進展的此一政策,被證明效果有限,更甚者引起兩國間關係的緊張。而美國基於與中共龐大貿易利益以及戰略因素的考量,被迫不得不於1994年宣佈最惠國待遇的問題與中共的人權做政策上的脫鉤。可見人權議題並非是單純的理想性陳義即可處理,其中並參雜諸多複雜的因素。 三、 鑑於上述政策的失敗,柯林頓總統宣佈改以全面性的交往來與中共發展良性的互動關係,雖然在此一政策的初期尚未能見得中共人權的確有大幅度的改善,但歷經多年的發展,這樣的政策被證明的確是較有功效的,中共已於1998年年加入「公民及政治權利盟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盟約」兩項人權公約,顯示出其願意接受國際規範的意圖。因此,美國對中共的人權政策若欲收宏觀,正面的良性接觸與溝通被證明將會比情緒性的反擊較有功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組織與架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國際環境與人權議題 第一節 冷戰後時期的國際環境***********.** 7 第二節 人權議題在冷戰結束前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 15 第三節 不同世界對人權概念的不同看法******.*.** 31 第四節 小結******************.**.* 48 第三章 美國國內環境與人權精神 第一節 人權與美國立國精神***********.*.** 51 第二節 民主黨政府外交政策的決策特質*******.*.* 59 第三節 國會在人權議題中所扮演的角色********..* 67 第四節 利益團體與人權議題************..** 77 第五節 小結*****************.**.** 94 第四章 柯林頓總統對人權的認知以及對中共的人權政策 第一節 柯林頓總統以及外交決策人士對人權的看法**.*.* 98 第二節 中共的人權理念及人權記錄********.***105 第三節 柯林頓總統在大選前後對中共的人權政策****.*119 第四節 小結*******************.**131 第五章 柯林頓總統對中共人權政策的實踐及轉變之分析 第一節 經濟制裁與人權外交政策*********.***133 第二節 中共享有最惠國待遇的演變********.***138 第三節 柯林頓總統對中共最惠國待遇立場的轉變及分析*.*149 第四節 小結******************.***172 第六章 結論**********************.***175 參考文獻***********************.****183
6

美國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以最惠國待遇案為例 /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FN issue as a Case Study

徐海蕾, HSU, HAI-L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一)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從文獻閱讀中,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包括此分析方法的內涵和適用範疇。(二)試用此方法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本論文試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並試圖藉由此觀點驗證以下假設性問題: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來制定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三)試用此方法分析最惠國待遇問題:本論文認為美中的貿易問題以續惠問題最有代表性,因為續惠問題不僅反應美國對經濟利益的關切,更反應美國對人權價值的關切,因此選擇此問題作為柯林頓政府對中共貿易政策的案例分析。本論文試圖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續惠問題,並且驗證以下假設:柯林頓政府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從掛勾到脫勾的政策變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而決定續惠中共。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認為柯林頓政府是以自由主義的觀點推動貿易政策,在自由主義的觀點中,自由貿易最能達到貿易各國互利互惠,而自由貿易的核心原則即是「不歧視原則」(亦即最惠國待遇原則),一旦不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被破壞,自由貿易也無從存在。因此,雖然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公平、互惠的貿易秩序會對他國威脅使用三0一條款、課徵反傾銷稅、施以高姿態的政治壓力,卻從來很少運用撤銷最惠國待遇來威脅他國就範。最惠國待遇是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的核心原則,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自由貿易秩序,絕對不會動搖這個核心原則。同樣的道理適用在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上。柯林頓總統入主白宮之後,並沒有認真考慮過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因為一旦他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不僅美「中」關係受損,美國經濟利益受損,美國賴以建立貿易秩序的核心原則更將受到破壞。此即柯林頓政府所以將人權問題和最惠國待遇問題脫勾的最重要原因。人權固然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最惠國待遇亦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美國不可能為了取得其中之一,而放棄另外之一,也就是美國不可能為了中共不改善人權,即取消最惠國待遇。將這兩者掛勾自始就不可行,也不是有效的政策,柯林頓政府將這兩者脫勾也就是必然的了。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筆者認為驗證了本文的兩個假設性問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6 第一節 導論:何謂國際政治經濟學? 6 第二節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觀點 8 第三節 自由主義(Liberalism)的觀點 15 第四節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觀點 22 第五節 小結 29 第三章 戰後美國貿易政策的演變 33 第一節 戰後到一九七0年代的自由貿易政策 33 第二節 一九七0年代以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38 第三節 小結 46 第四章 美國貿易政策之制定及執行機構 49 第一節 立法部門:國會 50 第二節 行政部門:總統與其他部會 54 第三節 民間力量:利益團體 60 第四節 小結 63 第五章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66 第一節 經濟安全:柯林頓政府施政的中心目標 66 第二節 柯林頓政府的貿易政策 72 第三節 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 79 第四節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85 第六章 案例分析:續延中共最惠國待遇問題 91 第一節 美「中」最惠國待遇爭議的由來 92 第二節 美國續惠中共問題案的發展 95 第三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107 第七章 結論 115 參考書目 118 / 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us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RC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His decision to delink "human rights" from "MFN" can also be rationaliz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Page generated in 0.01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