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學生人際策略之研究-以建立對教師關係為例 / A Study of Interpersonal strategie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Illustrate How They establish Upward Relation With Their Teachers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中學生建立對教師關係時,所使用的人際策略,包括
三種情境; 向教師提出要求時、希望與教師建立良好關係或好印象時,所
使用的向上影響策略,與教師發生不滿或衝突時,所使用的衝突處理策略
;並探討性別、國高中別、學業成績與中學生對教師所使用的人際策略的
關係。本研究以臺灣地區國中、高中、高職學生為取樣對象,有效樣
本952人(男410人, 女542人)。研究工具包括「提出要求與使用方法」
、「建立良好關係與使用方法」、不滿、衝突與衝突處理方法」與「個人
基本資料」等四部分;統計方法,包括皮爾森積差相關、點二系列相關、
t考驗、單因子與二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結果如下:
(一)提出要求與使用策略中學生向教師提出的要求,分析後共得八類,
其中最常提出「球類野炊活動」與「減少考試作業」的要求。所使用的策
略共有六種,最常用的是「迂迴訴求」最有效果是「條件交換」,最少用
且認為是最沒效果的是「以退為進」。性別與國高中別在向教師提出要求
時所使用策略上有交互影響。高中女生比國中女生與高中男生常使用影響
策略,且效果更好。學業成綪與使用策略之頻率有顯著差異,但在使用策
略的效果上則無顯著差異。(二)建立良好關係或好印象與使用策略中學
生希望與教師建立良好關係或好印象的類別,共有六類,最希望教師覺得
他是「循規蹈矩」的。所使用的策略共有五種,最常使用「乖巧盡責」,
且效果最佳。最少用且認為效果最差的是「撒嬌討好」。性別與國高中別
在親近關心與認真向上此二種策略之使用頻率上皆有交互影響,且在認真
向上、撒嬌討好與自我表白此三種策略之使用效果上有交互影響。學業成
績不同在乖巧盡責與認真向上策略的使用上有顯著差異。(三)與教師發
生的不滿或衝突與處理策略中學生自我知覺到與教師發生的不滿或衝突類
別,分別有七類,以「不滿教師的教學與處罰」為最多。衝突處理策略共
有五種,最常用的是「忍氣吞聲」,使用效果最佳的是「改過遷善」,最
少用且效果最差的是「委屈無辜」。性別與國高中別在賭氣冷戰、改過遷
善與委屈無辜三種策略之使用頻率上有交互影響,但在策略使用效果上無
顯著差異。學業成績在改過遷善與訴苦力爭策略使用頻率上有顯著差異,
而在改過遷善策略使用效果有顯著差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182
Creators陳秀碧, Hsiu-Pi Ch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