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比較分析

教育政策形成過程中的政治影響向來被視為重要的因素,但是是否重要成為主導力量卻甚少有系統性的研究。本研究使用多重個案的研究設計方式,一方面研究範圍擴大為兩類型(一般性質與統獨性質)五個案(教育基本法、教育經費保障、常態編班、開放大陸學歷、拼音政策)的重大教育政策,另一方面將五項個案運用共同一致的觀察指標(政策論述框架、自主性、動員性與聯盟性)以作為比較的基礎。以此兩項前提下,試圖實證整體教育政策研究上,政治因素對教育政策的涉入,提供較為系統性與完整的結論。

在一般的教育政策上,代表政治因素與考量的政治框架,則從沒在任何一項政策各案中成為運用最多的論述內容。但是在統獨性質的教育政策上,政策的產生的確深受政治因素為最多的考量。

在自主性上,一般性質的教育政策中利益團體的自主性相較於政黨與教育行政機關是相當高的,但是在統獨性質的教育政策上,利益團體的自主性卻不如政黨與行政機關。

在動員性方面,一般性質的教育政策,較常處於行政機關(特別是主管教育事物的中央教育部),被動地面臨單方或多方的利益團體的壓力,利益團體間也不見得總是全面合作,而是也存在著角力與對抗的過程。至於統獨性質的教育政策則是十足的反映出由於政治上各政黨對於統獨意見的分歧,使得統獨教育政策的結果主要是在政黨對抗的情況下產生。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顯示,教育政策的互動過程的確因為政策性質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互動型態。證實了相較於一般性質的教育政策,統獨性質的拼音政策與大陸學歷開放政策的形成過程,的確在各指標上都顯示有較高的政治決定因素。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2520091
Creators鄭棋瑋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