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
  • 10
  • Tagged with
  • 10
  • 10
  • 10
  • 10
  • 4
  • 4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臺灣教育經費之研究

陳瓊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數十年來,由於人口增長快速、生活水準提高、民主思潮澎湃,社會對教育之需求已顯著增加,加上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經濟結構的變遷,教育的經濟價值漸受重視,各國咸以教育為開發人力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教育發展因而更形快速,教育經費需求亦為之日益膨脹,此一趨勢,使各國在財政負擔上皆感不勝負荷,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百業待興,人口成長率又高,與教育競爭資源者眾,在資源有限,需求銳增的情況,教育經費的籌措、分配與運用實效問題乃益形重要。 本省近二十年來之教育發展,無論就在學人數、就學率、或教育經費所佔國民生產毛額的比重及政府教育經費所佔政府支出之百分比言,均有顯著的增加,在教育結構方面,亦已從初等教育的普及至國民教育的延長及中、高等教育的大事擴充,此一發展對於本省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進步,雖功不可歿,但從第三章的計算,我們發現本省教育投資的直接貨幣性報酬率甚低,其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亦遠不若先進國家之大,雖然教育的效益本就難予精確劃分並予數量化,且其間接的、無形的效益之重要性,絕不遜於直接的貨幣報酬;同時由於資源的正確性及其取捨不同,亦難為真確計算與比較,然儘管這些計算本身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困難與存疑,我們仍必須承認:此項報酬率之偏低與教育政策之失當不無關聯。在一亟欲謀求經濟發展且經費有限的國家,我們的理想是每一單位資源,均能產最大的效用,而不僅以凈效益大於零為已足,因此在總資源的分配上,我們固當考慮資源在其他交替用途的報酬以決定教育資源之多寡,而教育部門之於資源的運用,亦當力求其經濟與效率,故教育及財政當局在面臨日益嚴重的經費困難之際,對於教育報酬率偏低之前因後果,不能不有所瞭解,俾為日後發展改進之借鏡。 教育報酬率所以偏低,我們可從本省教育人力就業失業情形,知其主要原因在:(一)經濟社會本身對教育人力之有效需求不足,教育資本與實質資本未能適當配合,致大才小用、小才無用,教育人力之生產力未能顯著提高;(二)教育資源分配不當,教育結構未能配合職業結構之變化而為調整,致經建所需技術人力不足而無一技之長者充斥,人力供需失衡,求才與求職者兩皆為難;(三)教育資源之運用未能更求效率化,致設備不足者有之、資本閒置者亦有之;理論與實際脫節、所學難以致用;大量青年失學,卻有學校招生未足額者。吾人須知唯有當教育資本與其他生產因素適當配合、且教育人力之素質、類別與數量適合經濟發展階段所需時,方能發揮其生產效能,否則教育投資難免流於浪費。因此,一項長期的教育計劃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長期計劃,首當考慮未來社會對教育之需求及所需人力之類別、數量與素質,再根據此項預測,推計未來教育發展之結構、數量以及所需教育經費之多寡,俾財政當局據以編列長期預算,使教育發展得有確定之財源而為合理之分派與運用,此項計劃,旨在為一項通盤策劃,避免教育的發展為每年經費之多寡及當政者之主觀判斷所左右,但它亦非釘住不變的,在實際需要有重大變化時,仍宜通權達變,以免造成鉅大的錯誤投資。 經費的充裕是教育之與革興發展的首要條件,一般寬籌經費的方法不外增列政府教育經費預算、增收學雜費用、獎勵私人興學及企業界合作、舉借內、外債、吸收民間教育儲蓄等,各法均有其困難與弊端,因此決策者僅能衡諸得失,求其為助較大,為害較小者為之,以防造成過多干擾,得不償失。 由於教育經費籌措不易,因此其經濟利用倍加重要。例如教育年限的縮減、教育機械的利用、教育規模的適當、高中以上正規教育的選擇性發展、推廣教育的加強等,均可減輕教育經費負擔,使教育資源的運用更效率化。 要而言之,財政為公共活動之基礎,任何一項發展計劃均須有充裕之經費以為支持,尤其教育係百年大計,所費不貲,因此慎訂其計劃、寬籌其經費,並予以經濟有效之利用,乃為成敗之關鍵,捨此,則其經濟目標難求實現,而其本身發展也將益加困難,故本文分六章為此諸問題之探討。第一章係就教育經費之定義及其膨脹趨勢,說明各國教育之發展及其所加予財政上的負荷;第二章就本省近二十年來教育的發展、教育經費來源及教育支出之成長與分配情形一述其要;第三章則以可得資料為本省六十年度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之教育投資報酬率試算,並就專家學者所估計之教育對本省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探討本省教育投資經濟方面的直接效益、附帶說明經濟成長與教育支出的關係;第四章就本省教育支出之成果,為教育經費在分配及運用實效方面之檢討;第五章則針對過去教育經費之困絀及分配與支用欠當之處,就經費之籌措與運用為淺近之評述與建議;最後,於第六章為一總結。全文重心在於第三、四、五章,亦即本省教育投資利弊得失之探討與改革芻議,且所有論述主要均自財政經濟觀點著眼,至於教育之文化、政治等目標之實現,則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2

國民教育經費分配之研究-以北高兩市為例

陳文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我國及北高兩市國民教育經費歷年來的分配狀況。透過探討相關國內外研究及國民教育經費分配的原則後,說明國際間在國民教育經費上之分配情形,並配合國內相關的教育統計資料,來分析我國歷年來在教育經費分配的情形及其趨勢走向,並以此分析我國北高兩市在國民教育經費部份在國際上的相對地位。 研究結果顯示(一)在國家發展階段與教育競爭力方面,我國各級教育的投資比率上,偏重於高等教育投資的現象確實存在。(二)現階段各國間國民教育經費發展方面,我國及北高兩市在國民教育階段教育經費分配不均的現況,雖較以往有所改善,但仍不可怠忽改革的腳步,期待透過教育競爭力的提昇帶動國力提昇。 因此,研究者在建議部份提出(一)建立一套教育經費分配及補助制度;(二)允許縣市自由分配補助款;(三)建立有效教育經費執行考核制度;(四)調整各級學校間整體及各類教育經費之比率;(五)調整三級政府負擔三級教育經費之結構。藉由調整三級政府的法定的教育權責,調整各級教育投資比率,將教育經費及資源分配給學生人數最多的國民教育階段。因為唯有人力資本素質的提昇,才能提昇教育品質及創造國家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育經費分配的理論背景 ……………………………20 第二節 教育經費分配的原則 …………………………………48 第三節 國民教育經費分配問題之探討 ………………………62 第三章 國民教育經費分配之分析 第一節 國家發展階段與教育競爭力 …………………………86 第二節 現階段各國間國民教育經費分配之比較 …………105 第三節 我國教育發展與國民教育經費分配 ……………… 120 第四章 北高兩市國民教育經費分配之比較 第一節 北高兩市政府經費分配情形 ……………………… 147 第二節 北高兩市教育發展與國民教育經費分配 ………… 159 第三節 北高兩市與各國教育發展之比較 …………………1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86 第二節 建議 ……………………………………………………200 參考書目 ……………………………………………………207
3

我國中央教育經費的預算與分配問題之研究

鍾娟兒, Zhong, Juan-Er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與限制。第二章為「 有關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文獻探討」,分「教育經費概說」、「教育經費的預算」 與「教育經費的分配」三節,以期建立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理論基礎。第三章為「 當前主要國家中央教育經費的預算與分配」,分別討論美國、英國、法國、西德及日 本五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概況,以明瞭世界先進國家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 配的發展趨勢,並做為我國改進的參考。第四章為「我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 ,以期發現我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有關問題。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分 析我國中央教育經費預算與分配的利弊得失,並參照理論基礎與各國趨勢,予以檢定 及建議,以為今後教育改革的參考。
4

我國現行教育規模經濟之實証分析

羅正忠, LUO, ZHENG-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性質融合了消費性、投資性、生產性之特質。我國政府的教育經負擔。以七十四 年為例,教育經費支出位各級歲出總額之百分之十六、五七。教育投資與否,或者投 資結構的分配,均應詳加評價,否則將導致資源之浪費與人力供需之不平衡。 本文之目的乃設法將教育視為一種產業,求出其成本曲線,並分析其是否具有經濟規 模,及解出平均最低成本之學生人數。本文共分為五章,主要研究對象為臺灣現行之 高級中學,及大專院校。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教育成本之剖析;第三章為有關文 獻之探討;第四章為我國教育規模之實證分析;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就實證分析之結 果,討論與建議,如何達到最適之經濟規模,並降低教育成本。
5

最適教育支出之研究

徐漢賓, XU, HAN-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將教育與資本配合運用到經濟成長模型中,做嚴密的分析,分為六章: 第一章除提出本文動機、目的與章節安排外,將簡單的介紹教育經濟學的沿革;第二 章將教育的消費性質及投資性質予以評析;第三章列舉教育投資準則,詳細介紹各種 準則的優點,並提出個人的觀點;第四章為本文之重點,使用最適控制方法來解決教 育投資準則中所列舉之受教育人數與教育投資金額的最適量,此最適量乃是密切的配 合經濟成長與資本投資而決定的水準;第五章則將第四章所獲得之結果繼續推廣到整 體孝育投資的規劃,並提出如何運用本文模式,以實證資料來檢定各階段教育的恰當 與否;第六章為結論及作者爾後所欲繼續研究的方向。
6

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支出所得重分配效果之研究

陳麗珠, Chen, Li-Z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公共教育經費支出的所得重分配效果。全文共分成六章:首章緒論 ,敘述本研究之動機、目的,及專用名詞之詮釋;第二章為有關文獻的探討,又分成 四部份來討論:(一)社經背景與教育機會。(二)教育與所得分配。(三)我國公 共教育經費支出的運作。(四)公共教育經費支出的歸宿;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實施 ,說明使用歸宿的假定,研究過程樣本的選取、資料的蒐集與處理。第四章為分析與 發現(一)由公共教育經費的籌指來源看所得重分配效果,又分成國稅、省稅、與縣 市稅三部分討論;第五章為分析與發現(二)由公共教育效費經費支的的分配效果, 討論了個人與家庭一般概況、教育機會之分佈、以及公共教育經費支出在各所得家庭 之分配;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先就本研究之重要發現歸納成結論,再根據結論試提 建議。
7

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運作評估研究

孫嘉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8

地方財政支出面問題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n Expenditure of Local Financial Problems.

林淑幸, Lin, Shu S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地方政府支出的無效率,以及六年國建與社會福利措施的陸續開辦,致使地方公共支出遽增。在地方稅課收入成長率不及地方公共支出成長率的情形下,導致地方財政呈現逆轉的情勢。然而地方財政為國家財政之一環,國家財政又為庶政之母,故地方財政之健全與否,攸關國家施政與全民福祉。因此,解決地方財政困難便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本論文係針對地方財政的節流面著手,首先就其支出現況作分析,再探討其所面臨的問題,繼而尋找出問題的改進方法。茲將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地方政府每年還本付息金額與人事費用之負擔沈重,加上理財效率偏低與委辦事項之經費負擔,致使地方財政極為困難。   二、台灣省各縣市政府教科文支出龐大,業已超過憲法之規定,以致於有拖垮縣市財政之虞。   三、國建六年計劃不斷有執行進度落後、預算大幅追加、與舞弊事件層出不窮等情事產生,致使地方財政更為困絀。   四、目前各種社會保險年年虧損,以及未徹底執行自負保費制度,故形成地方財政的沈重負擔。   財政運作應秉持「量入為出」原則,能節省處儘量節省,舉凡政府人事的精簡、教育經費的移轉、經營效率的提昇、工程弊端的消弭、以及依保險所需實際費用收取保險費……等措施,都能為地方政府節省鉅額的支出,繼而解決地方財政的困難。
9

我國大專院校預算控制與會計管理之研究

盧文隆, Lu, Wen-L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為國家百年之大計,立國的根本。先總統 蔣公曾有訓示:「教育實為復國建國 的根本。」又說:「惟有能新能行-日新又新,實踐篤行-之教育,而後始有能新能 行之治政與能新能行之社會與國家。」是故,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人才的造就 ,和人才素質的提高,端賴教育為之培植。 然而百事非財莫辦,教育如是。必須有充裕的財源才能建立復國的根基,才能發揮育 才的效能。是故,有關教育經費的籌措,以及如何妥善運用此種財源,乃成為一項重 大的問題。因此本論文研究之目的,一則促請有關單位加強對大專教育經費預算的控 制。二則藉以提高大專院校會計管理的效能。三則建議利用成本衡量與分析於大專院 校會計。 本論文共分七章二十六節,內容綱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大專院校預算與會計概說 第三章:大專院校預算的編審與執行 第四章:大專院校預算控制之研議。 第五章:大專院校之會計管理。 第六章:成本會計在大專院校的應用。 第七章:結論。
10

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比較分析

鄭棋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政策形成過程中的政治影響向來被視為重要的因素,但是是否重要成為主導力量卻甚少有系統性的研究。本研究使用多重個案的研究設計方式,一方面研究範圍擴大為兩類型(一般性質與統獨性質)五個案(教育基本法、教育經費保障、常態編班、開放大陸學歷、拼音政策)的重大教育政策,另一方面將五項個案運用共同一致的觀察指標(政策論述框架、自主性、動員性與聯盟性)以作為比較的基礎。以此兩項前提下,試圖實證整體教育政策研究上,政治因素對教育政策的涉入,提供較為系統性與完整的結論。 在一般的教育政策上,代表政治因素與考量的政治框架,則從沒在任何一項政策各案中成為運用最多的論述內容。但是在統獨性質的教育政策上,政策的產生的確深受政治因素為最多的考量。 在自主性上,一般性質的教育政策中利益團體的自主性相較於政黨與教育行政機關是相當高的,但是在統獨性質的教育政策上,利益團體的自主性卻不如政黨與行政機關。 在動員性方面,一般性質的教育政策,較常處於行政機關(特別是主管教育事物的中央教育部),被動地面臨單方或多方的利益團體的壓力,利益團體間也不見得總是全面合作,而是也存在著角力與對抗的過程。至於統獨性質的教育政策則是十足的反映出由於政治上各政黨對於統獨意見的分歧,使得統獨教育政策的結果主要是在政黨對抗的情況下產生。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顯示,教育政策的互動過程的確因為政策性質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互動型態。證實了相較於一般性質的教育政策,統獨性質的拼音政策與大陸學歷開放政策的形成過程,的確在各指標上都顯示有較高的政治決定因素。

Page generated in 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