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的國家機器----權力技術的分析

1.在台灣,國家與人民的關係為何?國家以何種權力技術進行統治?此種權力技術
面臨了什麼危機?權力技術如何精進?在此種權力技術之下,反抗運動所使用的反抗
策略為何?這種種的問題都在論文中受到討論。討論的方式是歷史的、比較的,但卻
不是一種單純的歷史敘述或期待掌握事件發展的全部原因、後果。而是依不同權力技
術的類型劃分出不連續的歷史階段進行比較,而不是去討論單純的考證問題。
2.從1949年之後,台灣國家機器的統治方式逐漸由強調暴力、監視而轉向霸權
領導。當然這不是說較後面的權力技術出現,前面的權力技術便不再使用的,實際上
是可以共存的,只是強調上有所不同。暴力、監視、霸權領導是一種由粗糙而至精細
的權力技術類型,暴力使被支配對象單純的恐懼,而且只能應用於行動後果上的統治
;而監視則更能考慮到被支配對象的行動過程;霸權領導則進一步使被支配對象自願
行動。因此這種權力技術的精進,代表一種知識的累積及國家利用此知識使統治方式
更加「合理化」。當然權力技術的知識是客觀的,它不一定會為國家機器所使用。權
力技術的使用必須有二項條件:環境的許可與力量的對比。而1949年後的台灣,
無論在環境與力量的對比之上,都有助於以官僚為首聯合其他集團的權力集團,追使
國家機器採用上述權力技術。
3.權力技術的改變與反抗運動的興起,經常視權力技術的危機而定,權力技術的排
他性,事務的複雜化及其他原因,常帶來此種契機。如今的反抗運動不僅較懂得以訴
諸人民的方式爭權領導權,也較知道如何避免受合法暴力與監視的侵害。這種反抗策
略的進行與研究也是論文的目的之一 。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640
Creators韋積慶, WEI, JI-G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