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研究

我國行政區域之劃分,自民國39年以後即未有大幅變動。而歷經時代更迭、政府層級體制轉變,加以人口、產業、經濟、區域發展以及全球化所造成地理空間結構之變遷,不但於現況產生許多問題,亦未能配合未來國家發展與國土政策之趨勢與需求,實有重新檢討、調整之必要性。因此,本研究以「經濟生活圈」之觀點與現象為出發,配合各國制度比較、台灣地理空間分析以及專家學者問卷結果,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之現況問題與未來調整之方式,並檢視現行行政區劃於行政治理、實質規劃、經濟產業與生活環境等面向所存在之問題,進而據以擬定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建議方案。

本研究藉由區域及都市體系理論、網路及網絡城市相關理論,歸結至經濟生活圈與「中地網絡體系」觀點而為論述基礎,探討地理空間結構變遷下台灣行政區劃調整之課題。爰此,主要研究結論與建議有:
一、經概述台灣、日本兩國近代國土政策之演變以及日本市町村合併之沿革後,可發現台灣之國土政策理念深受日本所影響,而日本透過市町村合併減少地方行政區數量之過程與精神,亦值得台灣參考;綜以台灣自明鄭時期以後行政區劃沿革之概述,以及各國行政區劃與政府層級之比較,亦能發現台灣地方行政區劃數量過多、地方政府層級架構不對稱之問題,以及人口/面積原則考量之重要性。

二、藉由北部區域城市層級體系、自然與社經空間、交通以及流動空間之分析結果,除證明地理空間結構確有產生變遷之事實外,更凸顯區域發展空間極化、公共設施配置與財政問題、「住—學」「住—業」失調以及行政區劃與生活圈範疇不盡一致之問題。

三、依據上述比較與分析之結果,設計三種不同考量之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並藉以:1.透過專家學者問卷驗證台灣行政區劃之問題與調整方式、比較調整方案之優劣,據以提出「6市10縣2特別行政區」之建議方案。2.透過鄉(鎮、市、區)級行政區劃之整併,將鄉(鎮、市、區)數由368個減少為182個。3.基於廣域行政「區域合作」模式之運用,劃設跨域「都會聯盟」之治理範圍。


關鍵字:行政區劃、地理空間、網絡城市、經濟生活圈、區域合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2570031
Creators楊仁豪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