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開發中國家產業升級條件之探討--台灣創業投資事業之分析

摘 要
開發中國家如何擺脫依賴的困境達到經濟發展,甚至進一步邁入已開發國家,一直是經濟學的重要課題。本文藉對於台灣創業投資事業之分析,試圖對開發中國家產業升級的條件做一探討,以找尋出開發中國家脫離依賴理論困境的可能原因。
由文中關於產業升級之定義可以發現,扮演將資金與技術相結合投入產業生產的創業投資事業,的確對於台灣的產業升級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因其藉由投入資金於科技產業、並提供必要的建議與服務的方式,促使附加價值高的新產品出現,也因而帶動核心產業結構的調整。
但對於台灣的產業升級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的創投事業,其資本大多來自國內法人,且黨國資本於此產業中具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其原因可能是為對抗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進口品壓力及其餘同屬後發國家的出口競爭壓力,必須發展於創建期就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精密工業及高科技工業。這些產業的風險較一般產業為高,非一般投資人所能負擔,因而促使國家資本及財閥資本介入,以由上而下的主導方式,來影響整個產業面及經濟面。其次,就台灣創投事業組成型態之特質來看,可發現專業經理人才的重要性,這也呼應翁良杰(1997)認為技術人力為台灣經濟快速發展而沒有落入依賴理論所預期的貧困及落後局面之原因的觀點。
總的來說,藉由文中對促使台灣創投事業得以興起的時代背景與相關政策之探討,可知憑藉吸取美國經濟發展經驗的「後發優勢」而引進的台灣創業投資事業,為資金與技術結合的渠道,進而扶植台灣科技事業的發展,帶動台灣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台灣避免重新淪為Wallerstain的世界體系理論中所指的邊陲國家。而台灣創投事業的形成,意味著屬於後發國家地位的台灣,不僅在資本累積上已有一定的實力,且在技術研發能力上也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才可以不完全受制於先進國家;並能將資金與技術結合,創造科技事業,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所以本文認為,透過創業投資事業,或可解釋台灣開發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而沒有落入依賴理論所預期的貧困及落後,也彌補了翁良杰對於資金與技術結合過程所欠缺的說明。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630
Creators洪主祐, Hung, Chu-Y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