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芬蘭中立政策研究:中立與不結盟

本論文探討芬蘭中立政策。首先說明中立意涵以界定芬蘭中立政策的特質。芬蘭中立政策一直是安定與經濟並重,一面與蘇聯/俄羅斯維持良好關係,一面爭取進入西方市場,確保經濟利益。因此,芬蘭所採取的政策為平衡策略。二次大戰後以中立政策為優先,實為考慮到國家利益與國家生存。後冷戰時期,蘇聯瓦解,限制芬蘭與西歐整合的因素不再,芬蘭因經濟需要,選擇加入歐洲聯盟。成為歐盟會員後,芬蘭必須重新調整中立政策,以因應歐盟的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要求歐盟會員國必須接受歐盟制定的共同外交政策,甚而共同防衛。這是測試芬蘭等中立國對歐盟承諾的最大極限。芬蘭的外交政策因而逐漸不談中立,但仍維持中立的核心-軍事不結盟與可信的防衛。芬蘭採行不結盟政策,避免參與集體防衛的行動,嚴格區分防衛與危機處理任務,不參與軍事層面的活動。芬蘭利用北約組織架構進行國際合作,參與非軍事行動,增加本身危機處理能力。此外,在西歐聯盟的機制下,也提倡危機處理與維持和平任務,謹慎選擇參與的行動。本論文的結論為芬蘭的中立政策保有其彈性與靈活性,以符合東西集團的要求,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與國內的要求,調整中立政策。冷戰時期芬蘭在安全需要與經濟需要間取得平衡;後冷戰時期,因國內經濟考量加入歐盟,不再採取中立政策,外交政策調整為不結盟政策,不參與軍事聯盟,因此沒有加入西歐聯盟與北約組織。但並不意謂芬蘭將來不會放棄不結盟政策,仍舊保有政策的彈性,若情勢變遷,芬蘭可能會選擇加入軍事聯盟,捍衛本身的安全需求。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207
Creators廖琬瑜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