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地方財政規模之實證模型--台灣地區實例分析

地方財政之健全,必須依賴健全之稅制,以獲取足夠的稅收;然政府向人民徵稅,其
最終之目的係支應各項政府支出,因此,地方政府支出與健全與地方財政之健全具有
密切的關係。地方政府支出過高,造成資源的浪費;地方政府支出過低,則不符人民
需要,至於理想的政府支出水準為何﹖此即地方財政規模大小之問題,亦為本文研究
的重心。
地方財政規模之研究,歷來均偏向最適理論的探討,即從理論上求得一最適切地方政
府支出水準,此類研究方法涉及價值的判斷,屬於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
s )的範疇。然而,地方政府支出預算的實際結果,係反應在一定的人口結構下,各
項政府支出的優先性,牽涉之範圍極廣,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各種因素,故從理
論上探討最適地方政府支出水準,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基於前述研究方法的缺失,本文改以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 )的觀點,根
據台灣地區地方政府支出的實際情況,試圖建立一個研究地方財政規模的實證模型(
Poditive model),經由此一實證模型,估計台灣地區預期(Predjcted )之地方政
府支出水準,進而與實際(Actual)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加以比較,即可得知台灣目
前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過高抑或過低﹖此種研究方法不涉及價值的判斷,而係經由為
數龐大的地方政府支出實際資料而求得,應可作為地方政府策之參考。
以上所述,為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的簡單介紹。至於本文內容計分
五章九小節,共二萬五千餘言,分別略述如下:
第一章 導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的範圍與架構。
第二章 方法論:詳細描述本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及其應用於地方財政規模研究的
適用性。
第三章 影響地方財政各項支出之決定因素:包括文獻之回顧,及地方政府支出分類
之探討,最後分析台灣之現況。
第四章 實證模型及結果:包括模型的建立及說明資料的來源,隨之應用此種估計台
灣地區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最後將其與台灣地區實際之地方政府支出水準加以比較

第五章 結論:依據前章所得結論,進一步加以分析,設法提出決策者參考之結論。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6999
Creators王凌超, WANG, LING-CHA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