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國際關係衝突概念的研究

在近代社會科學的發展中,國際關係崛起較晚。早期傳統是偏向制度性、歷史性研究
;二次大戰後,行為主義途徑為它注入新的研究動力,同時也引發研究方法的爭論。
然而,「解釋現象」是雙方所共同努力的目標。
「概念」是人類知識的基石,也是解釋現象的基礎。就近代行為科學研究者而言,概
念的界定與澄清更是決定其理論有意義和有用的關鍵。
作為人類互動的過程,衝突現象由來已久,早在現代民族國家崛起之前,思想家已思
索戰爭與和平的問題。然而,目前國際關係學界對衝突仍有莫衷一是的看法,這是解
釋現象過程的一大缺陷,也是經構經驗性理論的一大障礙。本文主要目的,即在嘗試
尋找或歸納出界定或澄清衝突概念的方法。
為了達成此目的,首先,本文回顧社會科學研究趨勢及概念本身界定與澄清的相關問
題。其次,衝突在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及國際關係,將分別作為本文的背景及資
料。最後,本文針對國際關係衝突作概念性分析。
吾人研究結果發現:對國際關係衝突,可採(1)間接界定:指出它和其他類似概念
的區別;(2)直接界定:針對概念本身作名相及運作性界定;其中以運作性界定最
受重視,具有很大潛力;同時,也是概念澄清的主要方法。對概念的澄清或度量,則
可採化成「若……則……」命題進行觀察;也可藉由分類,將概念本身化成數個觀察
部份或研究層面,再以具體的指標作觀察或度量。就國際關係衝突而言,這兩種方法
是相互為用、互補的。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905
Creators吳得源, WU, DE-Y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