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3
  • 78
  • 3
  • 2
  • 1
  • Tagged with
  • 84
  • 84
  • 35
  • 27
  • 20
  • 16
  • 15
  • 14
  • 14
  • 14
  • 13
  • 13
  • 12
  • 12
  • 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一九五八年以來中共戰爭觀的轉變 / The change of the PRC's view of war since 1985

周飛來, Chou, Fei-L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馬克思主義對戰爭的傳統看法,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為爭奪世界資源,世界大戰是無可避免的。但第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國家間並未發生大戰,反而社會主義國家間紛爭不斷。一九八五年六月步中共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鄧小平重新評估國際形勢,認為世界大戰短期之內不可能爆發,但各國為追求獨立自主的政治、經濟路線,區域性衝突將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共軍內部對其長期以來所遵循的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展開了一連串再認識的活動。馬克思主義戰爭觀,指的是列寧、毛澤東在其本國進行革命、戰爭式與其他國進行戰爭時,對馬克思學說的應用與詮釋。事實上,馬克思對於戰爭本質及基本規律等問題,並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但列寧在其俄國革命戰爭的實踐中,以馬克思的階級理論,倚造出一套對戰爭起源、根源、目的、性質及消滅等問題有完整答案的戰爭觀;而中共的戰爭觀,則可說是完全承襲自列寧。因此,中共戰爭觀的轉變,有很大成份是對列寧革命戰爭理論的揚棄,其目的在為現代戰爭的發生找到合理的解釋,並為其未來軍隊建設打好理論基礎。長期以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幾乎就等同於中共的軍事思想。由於戰爭觀的轉變,中共開始將其軍隊任務與作戰側重方向放在應付未來「局部戰爭」的威脅上,加以現代戰爭對武器裝備、人員素質及作戰方式等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這自然會對中共根據內戰經驗形成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產生衝擊。中共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修正,表露出它在堅持共黨專政的同時,亟欲使其軍事思想更能符合現代戰爭的要求。
2

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坐大原因之研究

毛鑄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一篇論文,筆者著手寫它開始的時間可以說甚早,但是卻一直拖延到幾乎整整一年後才完成,並且其內容與字數均有極不令人滿意處,這除了責怪筆者求學態度之欠紮實與資質之愚魯外,似乎不能有更好的託辭。筆者在此謹問所有關心這篇論文的師長、同學、友好致衷心的歉意,並深願以後有機會得能補過。 在此,筆者所樂於陳述的是關於這篇論文中所刻意提出的若觀念的問題,由於筆者畢業於政大歷史系,從而進入東亞研究所攻讀。就個人而言,他乃是希望能在這段時間中補足其歷史學習中自民國十五年以後的中國歷史知識上的空白。應該感謝的是東亞研究所確實滿足了這項要求。筆者在研究中國近代史過程中,發現這段歷史所具有的幾點特色,那就是中國之進入近代世界乃是在一種不平等與暴力屈辱下達成的,就世界史觀點看這個現象,就可以知道中國的企求進步或所謂現代化,其與若干歐洲國家之最大差異乃是在各自的目的上。嚴格地說,中國的目的由於客觀與主觀條件之影響,始終無法具較長期的考慮之性質;更嚴格地說,中國的企求現代化是陷入了方法論的難局中,他不免地使用了相當多的求一時之濟的手段而適足妨礙了他的真正目的。雖然歷史的步伐匆匆地由清季通過了民國初後而至於今,而且其間歷史的外觀面貌亦多有改變,但以身為一名歷史的學習者,筆者竟然以為前述難局的陰魂仍然在作出祟。中國的問題環繞在目的與手段的難能諧調上。 中共之得能坐大以至於竊奪了對中國人民的控制權何嘗不然?筆者甚至認為中共這顆惡果之能夠在中國的樹上長出,就是前述那種不良精神所造成。近代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源自求國家的富強上,富強是一個早經指出的遠程目標,隨後吾人所能看到的都是追逐該項目標之各種方法的運用,這些構成了民國史的主要格架,同時,對有效手段的狂熱追求,只造成了擔負追求富強直接責任的革命者們道德的敗壞,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狂潮,幾乎很難有一具體補救的方法可以扼止它,尤其在當代中國,但是歷史學習者的良知卻不能不使筆者指出此一事實——正如在此論文之第一章第一節中所云——因為這是一必要的求自知過程,可能有助於中國較合理的前途之追求工作。 在這篇論文中,中共是被判有罪的,但是並非出於狹義的仇恨,而是通過歷史責任的考核,因此顯然地,如果不能否認中共是一個由中國人所組成團體,這個責任便自然地落到每一中國人,尤其中國的生代肩上。筆者堅信中國自中共竊取了政權後,就走到了一條必須審慎目求檢討並重新起步的路口,吾人的責任是同前走去。歷史所可能帶來的最大功用是使□起的人們能夠較理智地避免前人所犯的錯誤,全民族的前途方是吾人的唯一前途。 這篇論文經過,曹主任伯一老師在章節與內容的結構上的細心指導與批改,筆者在此謹致最高的謝忱,應該慚愧的是筆者除了學識之淺陋外,並常犯主觀主義的錯失,所以要向曹主任表示由衷的歉意。另外,筆者也要感謝東亞所的前兩位主任吳師俊才,郭師華倫,以及鄭師學稼,在他們的教誨下,不只是筆者個人,而是全體東亞的的同學,在求學與生活上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滿足,筆者的靈魂經常在感激的衝動下而從自我的軀體中奔出而擁抱他們。筆者也要感謝王健民,他是筆者從事中共問題研究的啟蒙者。筆者也要感謝國際關係研究所匪情組召集人朱文琳先生,筆者在組實習的近一年時間中,他與組中諸前輩先生與學長們直接、間接地幫助了筆者對中共問題各方面,尤其是動態情況地了解。筆者不方,但是及願繼續這方面的努力,希望將來能有稍稍成就以為誠敬的報謝。 最後,謹以這篇論文獻給苦難但偉大的中國以及我的父母親。
3

甲午戰爭與中日外交

陳清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明清小說倭患書寫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Yamato Peril in Ming-Qing Fictions

曾世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明清小說倭患書寫之研究》係以異域書寫為核心,有別於過去聚焦於長城或四裔,展現明清以降的海洋視野,並以日本(倭)形象探究「內/外」、「我/他」、「新/舊」交纏之敘事特色。日本在明清兩朝皆曾成為中國沿海的勍敵,其中包括「嘉靖大倭寇」、「萬曆朝鮮戰爭」、「甲午戰爭」、「乙未戰爭」,皆催生了相關的小說創作。過去在研究相關議題時,多趨於斷裂式的考察,但筆者認為由明至清,日本作為「倭寇」形象之特色是深入人心的,舉例而言,晚清李鴻章曾如此向朝廷宣說防範日本之必要:「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雖然作為自強運動之領袖,對於涉外事務亦有一定之認識,但是李鴻章仍以明朝倭寇的破壞來比擬現代化之日本,可見時人的倭患記憶貫串明清兩朝。 本論文即以此議題出發,以歷時性方式討論明清小說的日本記憶,發現到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關注。第二章處理「嘉靖大倭寇」相關小說中的「烽火」與「離亂」。在早期文本如《戚南塘剿平倭寇志傳》、《胡少保平倭記》,多傾向於使用抗倭將領及其幕僚之見聞,敘事上較為樸實,有「補史」的時事意義;但由於平倭名將胡宗憲與權臣嚴嵩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也有被視為反派的情況,如《綠野仙踪》、《玉蟾記》等,相對地「嘉靖大倭寇」中佔據領導主體的中國人盜魁徐海、王直等人(假倭),也退居二線,由日本人(真倭)擔任領導,可謂模糊史實。另一方面,包括《雪月梅》、〈楊八老越國奇逢〉等,則敘述了中國人作為「奸細/俘虜」的雙重身份。 論文第三章以「王翠翹故事」和世情小說為主。「嘉靖大倭寇」中還有為國捐「軀」的女諜粉墨登場,那就是以「公私兼盡」而作為型世楷模的「王翠翹故事」,從傳奇體、擬話本體到章回體,訴說著官方話語以外的集體記憶,也強化了性別「邊緣」對於道德「中心」的板塊擠壓,其關注亦為嚴肅。然而,隨著傷痛的遠去,「倭患」成為才子佳人小說中的娛樂資本,包括〈風月相思〉、《玉樓春》、《雪月梅》、《綺樓重夢》、《玉蟾記》、《繡球緣》以及《玉燕姻緣全傳》,在兒女、英雄的小說類型整併下,強化了才子「文武全才」的不俗身手,平倭成為取代科考以外的功勛,可見小說家不拘史實的想像力拓展。 第四章則討論「萬曆朝鮮戰爭」下,沿海編氓視「倭」為「魍魎不可知之物」,促成了神魔化的敘事傾向,有跨海擊殺敵酋的情節產生,代表作品以〈斬蛟記〉、《野叟曝言》為主,豐臣秀吉不僅被想像為中國出身的孽龍,同時帶有異端之傾向,渡海之戰映射著一場「宗教的戰爭」。另一方面,對治「非常」之物亦須有「非常」的方法,翻江倒海的鬥法於焉成為抗倭戰爭中的熱點,包括《升仙傳》、《玉蟾記》、《雪月梅》等作,出現了劍仙、玄女、黃石公,然其由「殺」到「生」的慈悲之念,則又反面訴說著中國面對倭患的「望洋興嘆」。 第五章析論甲午戰前的清代小說,以遺民之思及殖民帝國的登場為主題。明清鼎革,明遺民基於對「倭患」的痛惡及對「日本乞師」的不信任(此三桂之續也),有反寫乞師者為奸佞的文本,如《女仙外史》、《水滸後傳》,乞師者由效秦庭之哭的孤臣,變成「燕藩」及「奸臣」,小說家以「妖婦」、「賊寇」的反反者不為反,控訴滿清入關的不正當性。此外,在甲午戰爭以前的歐洲列強,也在海防經驗的因襲之下被寫成「逆倭」,象徵著中國人面對時代變遷的遲鈍,代表作品為《花月痕》,書中「逆倭」與「太平天國」及西北回亂的勾結關係,不啻為清朝版本的「北虜南倭」。 第六章介紹乙未戰爭相關小說。甲午一役由於大陸戰場乏善可陳,反而是臺灣在劉永福坐鎮之下,拖延住了日軍的接收行動,鼓舞中國大陸人民,有「劉永福」系列小說(《劉大將軍平倭戰記》、《臺戰演義》、〈劉大將軍平倭百戰百勝圖說〉)及《臺灣巾幗英雄傳》的誕生,寫出了「滅倭必矣」的樂觀想像,可謂時事小說之異調。而特別的是,《臺灣巾幗英雄傳》由孤臣遺孀克紹夫志,延續著臺島對抗倭寇的堅決意志,映襯的是淮軍「和倭」的妾婦之容,小說家在「邊疆」、「女性」、「布衣」等不同身份上尋求重振中華乾綱的秘訣,使得「中心」與「邊緣」之間的位置,再度出現充滿張力的辯證。 最後是第七章,甲午戰爭相關小說的理性檢討。早在甲午戰後不久,書坊主即重新刊刻《蜃樓外史》,該書實作於牡丹社事件前後,以嚴嵩、趙文華勾結島夷故事,影射李鴻章父子對日的卑躬屈膝,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再度問世,其諷刺易味不言可喻,卻非直指核心的檢討。在經過時間沉澱以後,小說家方能理性反省中國何以戰敗,日本如何強盛?代表作品為《中東大戰演義》(又名《說倭傳》),透過「中」、「東」的並置,標誌著中國由「天下」到「萬國」的醒覺,至此明清小說「倭患書寫」亦劃下句點。綜合來看,由明至清,「倭患書寫」之相關敘事,除了輻射出海洋視野的社會學材料外,更能映照著不同階段的小說發展,並帶給我們總結歷史教訓的省思。
5

商代征伐研究

李容誠, LI, RONG-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夫上古中原王朝之對外戰事,與其王朝興衰歷程頗有密切關係,則所征伐地區、形態 、及目的等,顯然暗示其王朝上古史上軌.時至今日,諸多先驅學者,研究商代征伐 之事,已有甚大成就,然皆以單篇文章為之,不足為商代征伐之全面認識,故本文綜 合考察商朝征伐之事,欲得上古史中商朝演變之趨勢. 本文首先稽考文獻上征伐之涵義,其自復抽出甲骨卜辭中有關征伐之字,考釋比較各 文字、語法及意義,再者,整理甲骨卜辭中主傲被征伐方國,探索其方國名號、分佈 地域及被征伐過程.最後歸納上述方法之成果,而綜合剖析商朝征伐之目的,結果及 影響,以確定商代征伐之聯串意義.本文內容可分為四部分: 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商朝征伐一般模式,以見本文之梗概. 上編:征伐字考述 第一章:「典籍中征伐字述要」舉述典籍所載戰爭動詞,以闡明其本義. 第二章:「甲骨文中征伐字考徵」考徵以商國為主動攻打他方國時所用征伐字,其字 中別有涵義則加以附述. 下編:商代征伐諸方國 第一章:「商代主要征伐方國考述Ⅰ」考述商朝征伐西方諸方國,並探索其方國名號 、分佈地域及被征伐過程. 第二章:「商代主傲征伐方國考述Ⅱ」考述商朝征伐西方及東方之諸方國,並探索其 方國名號、分佈地域及被征伐過程. 結論:就以上各部分章節之探索,甲骨文所見主要征伐字,除征、伐、□、□外,尚 有十四字;典籍中所見主要征伐字,除入、伐、攻、克、取、征、侵、敗、敗績、圍 、滅、戰、襲外,尚有九字,比較其義異同,而商朝征伐主要方國,除□、土、下□ 、方、羌、盂、人方外,尚有四十多方國,以其征伐主傲方國綜論征伐諸方國之實象 .
6

戰國時期和平與戰爭之研究

陳惠琪, CHEN, HUI-G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篇幅計乙冊,包括六章十八節,共約十萬字。 戰國時期(西元前四七五至二二一年)係一由秦、魏、韓、趙、楚、燕、齊等七個主 要成員組成之國際系統。終其二百五十五年間,各國固以遣使聘弔、結姻會盟方式和 平交好,割地、入質、重賄等亦為戢戰求和手段。當時,以國際社會發展時勢所趨, 各國通商交通日繁,社會流動漸廣,國際互動頻頻。各國雖彼此常年競強征戰,國力 互有消長,然大扺維持一般權力平衡系統成員間關係。此系統平衡穩定之維持要件, 主賴戰爭與同盟手段之靈活運用,做戰國國際活動之另一特色即為策士游走天下說盟 棄約,以及各國爭權攻戰。及至秦國國家權力目標改變,有併吞天下之心,遂以遠交 近攻戰略,於短短十年間(西元前二三○至二二一年),滅亡六國,一統天下。戰國 國際系統短期內由多元轉變為一元統治形態,突其因,部分固以秦國力積聚、權力運 用成功所致,但系統中社會、制度、思想、科技等因素之變化發展,亦為助成秦帝國 統一功業水到渠成之有利環境。
7

後冷戰中共新安全觀對其軍事戰略之影響

史浩誠, Hao-Cheng S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本研究之目的是探討中共倡導新安全觀目的為何?中共新安全觀與其軍事戰略是否互為表裡,為和、戰兩手策略的運用?中共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其內容為何?如何實踐?對世局、亞太及台海情勢有何影響? 二、冷戰時期中共安全觀區分毛澤東及鄧小平兩個時期,在毛澤東時代的安全觀為「戰爭與革命」,加上與美、蘇為敵,乃認為世界大戰迫在眉睫。因國力衰弱,反映在軍事戰略規劃上為全民皆兵的人民戰爭及以劣勢裝備打敗優勢裝備。鄧小平時代的安全觀則認為是「和平與發展」,各國之間的競爭是以經濟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賽。反映在軍事戰略規劃上是,進行和平時期建軍;提升綜合國力為國防建設奠基;質量建軍-精兵、合成、高效;陸權向權傾斜,兼顧空權;遂行積極防禦的現代化戰爭及以劣勝優。 三、中共新安全觀源起為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形成「一超多強」五大中心,除歐盟與中共無直接利害衝突,俄羅斯因內部問題與中共修好。美、日均與中共有利益衝突,再加上印度想成為強國,與中共有衝突。但中共要發展經濟,蓄積國力,需要一個安全、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故中共提出新安全觀。新安全觀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各國相互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及和平共處五原則與其他國際關係準則共處。新安全觀的戰略意圖是要建立有利中共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俾利中共國力發展及國際地位的提升。 四、中共新安觀下的軍事戰略,按中共唯物辯證法的思維,是和戰兩手策略,利用後冷戰有利的國際環境之戰略機遇期,加速經濟發展,帶動軍事力量提升,以軍事力量保障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和平環境。中共認為後冷戰世界局勢的發展是總體緩和、局部動盪,發生世界大戰機率不高,但局部戰爭或武裝衝突為此時期的主要衝突模式。中共要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必需加速軍隊,為趕上與西方發達國家軍隊之差距,必須採取跨越式發展,軍事力量建設的優先順序是人才培育及信息化裝備發展--航天、信息技術及C4ISR的人造衛星網路。並以信息化提升來帶動機械化,實現軍隊現代化的目標。 五、中共新安觀下的軍事戰略對全球戰略佈局可能的影響為中共仍希望持續發展經濟,不主動尋求與美國對抗,故短期內仍是美國主導全球的戰略格局。對影響亞太區域安全的預判是中共以發展經濟為首要,尚能抑制向外擴張的行為。但隨著中共軍事力量的提升,未來有三項事件可能引發軍事衝突:(一)台灣宣布獨立。(二)中共為確保南海主權。(三)美國為維持獨霸地位。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主要是:(一)威懾戰略,遏制台獨。(二)點穴戰:若武力進犯,必速戰速決,以信息戰的軟硬殺武器在太空衛星配合下,癱瘓我軍C4ISR系統使我喪失整體戰力。 六、新安全觀是中共國家戰略中屬安全戰略的一環,其目的是反制「中國威脅論」,獲致良好的國際與周邊環境,以利發展經濟。國家戰略指導軍事戰略,以經濟發展帶動軍事力量提升。故中共軍事戰略是防止戰爭,確保經濟發展。為了防止戰爭,其軍隊力量必須要與西方強權並駕齊驅,為了趕上差距,中共採取跨越式發展。最後是作者個人心得為(一)明確的國家戰略為軍事戰略規劃之依據。(二)運用國際力量制約中共軍事行動。(三)提升經濟實力,確保國力發展。(四)借鑒共軍跨越式發展的不對稱觀念,實施建軍備戰工作。
8

第二次波灣戰爭之研究

陳逸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十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入侵科威特,引起世人關注。美國以國際警察之姿,高舉自由民主與維護世界秩序之大旗,透過外交積極爭取國際正義與國內外輿論支持下出兵,最後速戰速決破敵。在整個衝突與危機處理過程中,美國前總統布希透過決策小組的磋商,交互運用外交與軍事戰略等途徑,期盼達到「以戰止戰」的目的,其過程融合了外交策略與戰爭藝術,也為老布希總統及其班底打響了名號。 本論文之主要研究動機與目的,起於美國自受到「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發動阿富汗戰爭尚未完全結束之際,復以伊拉克總統海珊可能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透過強力運作,於2002年11月8日獲聯合國安理會以15票全數通過1441決議案,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自11月27日前往伊拉克實施武檢,美國同時於波斯灣地區展開大規模的軍事部署。期間經過四個多月的外交折衝,聯合國武檢小組歷次提出的武檢報告,並未發現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具體證據。而伊拉克總統海珊亦宣稱並無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2002年10月,美國主管東亞暨太平洋地區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平壤,凱利向北韓官員表示,美國知悉北韓發展高濃縮鈾的計畫。北韓先承認有此計畫,隨後又否認,辯稱此舉僅係自我防衛,而正處於制訂「核武發展計畫」階段而已。為何美國2003年3月20日執意要對伊拉克發動第二次波灣戰爭,而對北韓卻以談判方式解決。 2003年5月1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在航空母艦林肯號(CVN-76)上,正式宣佈結束對伊拉克的戰鬥,美國海外出兵再次贏得壓倒性的勝利。然而,美國發動這場戰爭在正當性與合法性上卻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9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爭罪問題研究

蕭道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由歷史脈絡,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爭罪問題的由來、發展與爭議及其對戰後世界所造成的影響。 本文的主要觀點認為,一戰中德國戰爭罪爭議的形成,具有法律與政治的雙重原因。在法律方面,戰爭法與戰爭慣例對現代武器的限制有其侷限之處。工業革命以後,軍事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戰爭法的原則主要來自於歷史經驗,在現實運用上有時會出現落差或不足的問題。戰時敵對的雙方又常選擇性的利用戰爭法做為己方的戰術手段,這破壞了戰爭法的公正性,徒使戰爭法引起更多爭議。在法律標準未明的情況下,戰爭罪又受到宣傳、輿論與外交等政治因素的影響,使問題更形複雜。 戰時各國為動員人民戰鬥意志,皆發動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這類宣傳常以傳播敵人暴行做為主軸。宣傳活動為求效果,其內容常屬誇大,但是當民意輿論將戰爭宣傳認知為歷史事實時,民意又反向成為本國政府執政的壓力。在戰後的和會中,國內輿論對決策官員形成壓力,促成了和約中有關審判與賠償的內容,和約要求德國與其盟友負起戰爭的全部責任。德國不接收和約中有關懲罰戰爭罪的規定,戰後德國不斷拖延、抵制執行和約中有關交出戰爭罪嫌犯的規定。戰勝國雖感不滿,卻因各自國策的不同,未能就解決方法達成共識。這樣一部不能完整執行的和約既不能滿足戰勝國民意對伸張正義的期待,也不能減輕德國輿論所感受的剝削感。和約在雙方累積的民怨,最終成為歐洲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10

閻錫山與抗戰

陳曉慧, CHEN, XIAO-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抗日戰爭動員全國、悲壯慘烈,使得許多地方軍人捐棄成見,一致投入這民族共同禦 外的戰爭。其中最顯而得見的是山西的閻錫山,他在抗戰中的表現與頁獻,是應該為 歷史所肯定的。 抗戰時期閻錫山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無論在山西或是對於全國局勢,均有重 大的影響,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非常值得研究。本論文擬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 ,藉著分析事件的過程及影響,以突顯人物的重要。全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敘述閻 錫山崛起山西的經過,在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北伐、中原大戰各時期他所扮演的角 色,可說是抗戰以前背景的描述,有助於以下數章的發展。第二章申述自九一八事變 至七七抗戰爆發期間,閻氏面對日軍積極侵華的應付、準備,及其抗日的決心,另亦 述及其建設山西的成效。第三章以第二戰區為主,說明閻氏在山西如何領導軍民抗戰 ,在困厄的環境中,支持到抗戰最後,始終未讓日軍渡過黃河。 第四章探討閻錫山與中共的關係,說明中共利用犧盟會和決死隊叛變,打擊閻氏,並 得以迅速擴張其勢力於華北的經過。第五章則研究抗戰時期日本對閻錫山「合作」的 試探,閻氏如何運用策略以保生存等。最後綜合各章節所舉事件之分析,在結論中為 抗戰時期的閻錫山做一整體性的評論客觀地給予歷史上的地位。 本論文所引用的資料,以國史館典藏「閻故資政錫山遺存檔案」為主,其次是閻錫山 的年譜、回憶錄、傳記,戰時出版品及有關的論著、報紙、期刊等,希望有助於對抗 日戰爭史的探究及對於閻錫山有更深刻的了解。

Page generated in 0.03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