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金融業營業稅徵免政策之股市反應

不論在台灣或是世界各國,金融業之營業稅稅制皆是個饒富爭議的問題。就我國而論,在短短的七年之內(民國八十八年至民國九十四年),對於金融業所採行的營業稅稅制就已歷經四次重大更動。與國外不同的是,我國之金融業營業稅稅制實富含經濟政策之目的性,亦即我國一方面以減免稅款等稅式支出方式,冀求提昇金融業之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亦以稅款撥充金融重建基金及強制提列壞帳等方式,期能達成金融改革之成效。此等措施使得我國之金融業營業稅稅制,有著與他國不同之特質,而本研究即以此特質為基點,觀察我國歷次稅制變動中所引發之股市反應,並進而探究該股市反應與金融監理政策間之關聯。
研究發現,稅負政策之更動的確會影響金融類股之股價,不過市場之反應方向似乎與稅負效果之預期結果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可能係因我國金融業營業稅政策所具有之特質使然。以營業稅徵免為手段之金融監理政策主要可區分為兩方面,即金融重建基金之建立(此關係2%續徵部分之營業稅稅款),以及強制打銷或提列呆帳之規定(此關係3%免徵部分之營業稅稅款)。研究顯示,此兩者的確對於市場產生了不等之影響。就前者而言,稅款之續徵提昇了體質不良之金融機構日後獲得救援的機會,使得市場對於稅款之續徵採取了正面評價之態度;而後者則迫使銀行承認其以往所低估之壞帳,並將其呈現予投資大眾知曉,此將使得市場對之採取負面之評價。由於同時存在此兩股方向相異之力量,故市場對於營業稅稅制改變之反應方向將變得極具不確定性。即使在稅負增加之政策演變事件中,市場亦可能考量金融重建基金在未來所可能產生之保障,而未必呈現負面之評價;而在稅負減少之政策演變事件中,市場亦可能因洞悉銀行以往所進行之盈餘操縱,而給予負面之評價。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353045
Creators蔡文浩, Tsai, Wen-Ha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