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東協對柬埔寨問題之政策研究 / The Study of ASEAN's Policy to the Kampuchean Problem

諸多原因使東協成為區域主義成功典型的範例,但無疑的其中最大因素當歸功於柬埔寨問題造成的結果,柬埔寨的衝突使東協各國之間建立緊密的凝具力,為東協帶來區域主義的基礎,本文研究目的即運用歷史與文獻分析法,探討東協是如何群策群力,建立共識,首先予柬埔寨問題對東協之不利影響層面減免至最小,最後並化此危機為轉機,促使其得以早日解決,東協此等靈活婉轉的外交手腕,是在何種背景下孕育運用達成的,也是引起吾人興趣,撰寫本論文之動機所在。
  緣於柬埔寨問題係歷經冷戰與後冷戰兩段時期,在不同國際環境,東協有著不同的因應對策,因此,本人遂大膽將東協對柬埔寨問題之政策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為柬埔寨問題事起的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此時期適逢美、蘇重新展開冷戰對立,配合此種情勢,東協尋求西方國家和中共的援助與越南從事強硬的外交對抗。第二階段為東協對柬政策的持續與轉變時期,從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止,此階段雙方仍呈現僵持敵對的局面,唯在對峙的背後,雙方出現若干彈性的作法。第三階段為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一年,柬埔寨問題邁向全面政治解決的僵局突破時期。據此分期架構,全文計分六章十八節,茲摘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概述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限制。
  第二章:歸納凝具東協對共識之根源,分三節述之,為維護東協傳統之安全構想,地緣政治與骨牌效應之考量,及難民問題之嚴重衝擊等。
  第三章:論述東協對柬問題之強硬政策,分析東協在何種國際背景下,展開外交出擊,其次說明東協外交運用實例與獲致之成果,再則剖析東協對柬政策之制約因素。
  第四章:敘述東協對柬政策之第二階段持續與轉變時期。
  第五章:柬僵局突破時期,為因應國際環境之劇變,東協於柬問題中扮演之角色與功能亦有變遷,本章即歸納影響東協角色變遷之因素,並回顧角色轉變後之政策作為。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將東協對柬政策作一評估,並由東協對柬政策的經驗中,展望東協於冷戰後時期如何因應與調整其安全政策。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189
Creators林宗輝, Lin, Tcung Hu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