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公債與租稅之效率面分析-兼論其穩定條件的差異 / On the Efficiency Effects of Public Debt and Taxation

租稅和公債是政府籌措財源最主要的兩種方式。然而不同的財源籌措方式將產生不同的影響效果,因此評價並比較各種融通工具的相對優勢,是政府選擇融通方式時,所必須考慮的一個基本且重要的問題。如何籌措財源以舒緩財政窘迫的壓力,是當前政府最急切的關鍵和挑戰。因此本文探討由效率面以租稅或公債融通政府暫時性與永久性支出增加的相對優勢,提供若干理論研究,作為面臨融通工具選擇時的考量因素。
  關於融通政府暫時性支出增加的分析,M.Feldstein(1985)認為只有利率等於時間折現率的條件下,公債優於租稅:若時間折現率低於利率時,公債未必優於租稅。本文修正M.Feldstein(1985)模型,進一步考慮公債的債息融通方式及還本期限等問題,計算公債融通的負擔並與租稅負擔相較。
  關於融通政府永久性增加的分析,S.J.Turnovsky(1992)比較分別以定額稅、工資稅和資本稅融通對即時效用和福利的影響,認為以短期而言,較佔優勢的融通工具,就長期觀點來看未必如此。其亦注意各融通工具間就穩定性的不同。本文以Turnovsky(1992)模型為分析基礎,加入公債融通的考慮,著重於對公債與定額稅穩定條件差異的強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341
Creators吳佩凌, Wu, Pei L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