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不同的目標設定方式:指派式、參與式、及指派式配合獎賞對社會閒散之影響

「社會閒散」是一種當個人處於團體中,由於努力和結果之間的聯結不緊密,個人易躲過因偷懶所帶來的不好結果,也易失去因努力而應得的好結果,而引發的動機性損失。此種混水摸魚的現象無所不在的侵蝕團體績效,使得人力資源未能發揮最佳水準,導致生產力降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指派式目標設定」、「參與式目標設定」及「指派式目標設定配合獎賞」三種傳統管理上常使用的激勵策略,對於減低「社會閒散」的效果。
  本研究採實驗室研究法,以144位大學女生為受試,研究中採2(工作情境:個人組、團體組)X4(激勵策略:無激勵策略之控制組、指派式目標設定組、參與式目標設定組、指派式目標設定配合獎賞組)設計,分析各組受試在剪紙片作業上之工作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在沒有使用激勵策略的控制組中,團體組受試的工作表現顯著低於個人組受試的工作表現,亦即確實發生了典型的社會閒散現象,而不論在加入指派式目標設定、參與式目標設定或指派式目標設定配合獎賞這三種激勵策略的狀況下,團體組受試的工作表現均和個人組受試的工作表現沒有顯著差異。顯見此三種激勵策略均可有效地減低社會閒散現象。唯可能因天花板效應,僅一般的「指派式目標設定」即已完全消除了社會閒散現象的發生,而導致在本研究中無法清楚比較出此三種激勵策略對減低社會閒散之效果的高低。研究者依研究結果做進一步討論,並對社會大眾及後續的研究提供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616
Creators張國義, Chang, Cou 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