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形式的國際合作,然而直至1980年代以前,中國與各種貿易自由化的形式都保持著一定距離。1980年代後,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開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貿易自由化的浪潮當中。1990年代以來,「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做為貿易自由化的具體形式之一,亦成為中國所積極關切的目標。至2014年,中國已與十二個國家、經濟體完成了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同時也正與許多國家進行相關商議,欲求建立更多、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
本研究乃是從上述的背景中提出欲探討之主題:「哪些因素使得中國能成功地與其它經濟體建立自由貿易協定?」應此,本研究的內容主要分成以下部分:首先,本研究提出以「貿易緊密度、貿易型態距離、議題設定」三個自變項綜合而成的研究設計,用以檢視並研析中國的各個自由貿易協定。其次,本研究選定中國與巴基斯坦、東協、新加坡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做為重點個案,以上述的研究途徑分別研析此三個個案。最後,本文在整合並比較對此三個個案的研究結果後發現:第一,「貿易緊密度」為中國得以順利與他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基礎;第二,中國能否與他國成功建立自由貿易協定,亦取決於雙方在「貿易型態」上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動機與偏好;第三,雙方在自由貿易協定建立中的「議題設定」,有助於強化及鞏固雙方貿易深化的政治正當性。本研究乃希望能藉由上述的論述鋪陳,進一步豐富對於中國融入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相關研究成果。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1002600211 |
Creators | 王議賢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