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影響國際合資非主導性業務管理涉入與管理機制因素之研究官志亮, Guan, Jyh-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科技不斷創新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下,企業透過合作方式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求取資源或優勢的互補與風險與利益的共享,已成為現代企業的主要趨勢與成功的要件之一。對多國公司而言,全球化是相當昂貴的過程,必須要有效地整合許多資源才可能成功,而國際合資便是企業因應未來挑戰極為有效的競爭方式之一。
國際合資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母公司共同投資,所組成的一個獨立的跨國組織,具有跨文化、跨國界,以及共同管理的特質。在國際合資企業中,各母公司通常會因所提供資源與能力之差異而負責不同功能領域,母公司對自己所主導業務之管理方式較類似於一般母子公司間的管理,此過去已有諸多文獻討論;但對於由他方母公司所主導或負責業務(非主導性業務)之管理,則尚未有研究加以探討。國際合資企業的非主導性業務除經常為滿足我方母公司學習動機之所在外,我方母公司也會因受限於能力與專業,而使得該業務有較大的投機空間,因而暴露於較大的投資風險中。然而,各合資夥伴常會礙於合作氣氛的維持而不願對非主導性業務有過多的干預,因而使得合資母公司常陷於管與不管的兩難之中。因此,合資企業之非主導性業務管理的重要性便不言可喻。
本研究以非主導性業務為分析單位,從學習與防衛投資的觀點,提出一個創新的理論性架構,探討國際合資中,影響未握有該業務主導權之母公司(我方母公司),對該業務管理涉入必要性之情境因素,並以價值差距管理-資訊差距管理-潛在懲罰力運用模式(VIP模式)為分析架構,說明在不同情境因素下,我方母公司管理機制的選擇。其中管理涉入必要性的觀念便強調,在合資管理上,任何一方母公司不必要求有過大的業務控制權,適度的管理程度反而有助於在維護我方利益與維繫雙方合作氣氛下取得平衡,如此也才有助於雙方共同價值的創造,真正達到合資的利益。
藉由110家國際合資企業的實證資料分析發現,「策略重要性」、「資訊封閉性」、「業務連結性」、「心繫他方母公司」是影響我方母公司管理涉入必要性的情境因素。但該業務的過去績效會對因業務的資訊封閉性、業務主管高心繫他方母公司與高附屬利益的特質,而提高的管理涉入必要性產生負向調節效果。在管理機制的選擇上,當鑲嵌於非主導性業務上的知識為我方重要學習焦點時,建立可降低雙方資訊差距的學習機制常是我方母公司所採行的主要管理作為;當非主導性業務的資訊封閉性高時,我方母公司會提高資訊差距管理機制的比重,以降低我方母公司與該業務的資訊不對稱性;而當非主導性業務與他方母公司的業務連結程度高或該業務具有較明確的回派性時,我方母公司在管理機制的選擇上,會提高運用潛在懲罰力的比重。
本研究深入合資企業內部,探究合資企業管理的內涵,透過理論推理與實證分析,明確說明在何種情境下管理涉入必要性與管理機制之選擇,並提出鑲嵌於各非主導性業務情境下,所衍生之潛在圖利母公司行為與管理機制,有別於過去僅從雙方母公司或以單純母子公司間管理的角度,來探討國際合資企業的管理。本研究結果有助於進一步延伸過去國際合資管理理論的觸角,為複雜的跨國合資管理提供更具管理意涵的理論。
|
2 |
中外合資事業股權比率變動影響因素之研究 / Changes of Equity Holdings - The Case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Taiwan龐旭斌, Pang,Shiu B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來說,有關國際合資研究的文獻相當多,但大部分多在探討國際合資
的形成與動機、合資事業的績效或者是對於合資事業管理與合夥人選擇的
研究,而對於有關合資事業股權比率變動的各種影響因素,例如談判力(
bargaining power)、參與公司的特質、地主國的產業因素以及參與雙方
文化上的差異等,幾乎很少加以深入的探討;另外,參與雙方對於合資事
業不同型態的貢獻,也會改變彼此股權的持有比率,進而影響合資事業本
身的穩定性。在臺灣逐漸邁向已開發國家之林的過程中,需要由國外引進
各種資源來強化本身的實力,並且也需加強國內廠商間的合作以促進產業
升級,提高本國廠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目前臺灣企業面對外國企業
的激烈競爭,對內受限於市場的規模較小,對外又受限於關鍵技術或國際
行銷等方面的掌握能力,因此,和外國企業的合作(尤其是合資)益顯重
要。國際合資成立後的股權持有比率會受許多因素影響而改變,股權的穩
定與否又可能會影響合資事業的績效。因此,研究合資股權比率變動的影
響因素,來達成參與雙方間的進一步瞭解,以減少彼此的衝突是必需且非
常重要的。
|
3 |
貨幣政策之財政效果研究蔡佩陵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府解決經濟問題的工具有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一般而言,貨幣政策多是用以解決金融問題,然而,該政策對政府財政方面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但由於現今民主代議制度的採行,社會大眾的意見與選票的壓力,迫使政府不得不放棄引起一般大眾不滿的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更是受到嚴重的干預,進而產生了政府財政政策優於貨幣政策之情況。
本文主要是探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主導性的問題,強調只有嚴格維持央行的主導性,才能確保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才能真正解決經濟與金融問題。論文內容所提及之貨幣政策皆是以公開市場操作來實現,透過緊縮貨幣政策之採行,分別利用一些簡化的模型,來探討其對政府預算赤字、通貨膨脹與財政政策(即公債)之效果,並將模型修改後應用至EMU體系之中加以分析說明。
在對預算赤字之影響方面,緊縮貨幣政策會造成(1)價格效果;(2)支出效果;(3)收入效果;(4)債務效果;(5)鑄幣效果;(6)沖銷效果;(7)套利效果等七種效果,且隨著政府的反應函數、在社會中所擔任之角色以及貨幣政策有效性之不同,而對各項效果之大小有所影響。在通貨膨脹方面,則引用了學者Sargent與Wallace的「Unpleasant Monetarist Arthmetic」模型來分析說明,結果發現,當央行無法維持其政策主導性時,緊縮貨幣政策根本無法降低通貨膨脹率,無論是當期或是未來皆是如此;此外,並引用了學者Darby的看法作為一項另類思考。在與財政政策之關係方面,則將UMA模型作一些修正,並將之套用至EMU體系中加以證明;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將可得到只依賴財政政策便可降低通貨膨脹之結論。
從論文內容中不難發現,唯有確保央行政策之主導性,才能有效達成貨幣政策之目標。本文的政策建議主要是強調須有效控制預算赤字,才得以降低公債存量,並繼續維持央行之主導性。
第一章 目錄..............................................1
第一節 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3
第二章 緊縮貨幣政策對政府預算赤字之影響..................5
第一節 在資本不能移動下之情況..........................9
第二節 在資本可完全移動下之情況.......................16
第三節 貨幣政策可靠性對預算赤字之影響.................24
第三章 公開市場操作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搭配
----Sargent-Wallace模型之詮釋..............29
第一節 貨幣政策以公開市場操作之性質...................31
第二節 當期越緊縮貨幣,未來通貨膨脹越大之情況..........33
第三節 當期越緊縮貨幣,當期通貨膨脹越大之情況..........44
第四節 Darby對Sargent-Wallace模型之另類思考...........48
第四章 公開市場操作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調整
----以EMU為例..............................61
第一節 在EMU體系,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相互關係.........63
第二節 在開放體系,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理論關係........67
第三節 財政政策之因應調整.............................78
第五章 結論.............................................86
第一節 本文主要發現...................................86
第二節 本文政策性內涵.................................88
參考文獻..................................................90
|
Page generated in 0.13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