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毛澤東形象之建構黃淑嫆, Huang, Shu 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毛澤東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建後的第一位最高領導人,自他崛起以至逝世為止,被建構出的形象若說沒有任何變化,那是匪夷所思的事。本論文以創作於1929年的目前所知最早論及毛澤東形象的小說為起始,以1976年毛澤東逝世這一事件為終點,從版畫、油畫、年畫、宣傳畫、雕像、像章、郵票等圖像,以及小說、民歌、中共黨史編纂學等與毛澤東相關的媒體,較全面地探討他於這段時期的公眾形象。
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隨著毛澤東權力的擴張、整風的進行以及國共關係的變化等,毛澤東被形塑成可與蔣介石相抗衡的新領袖人物,而其「救星」形象也使傳統對神靈的崇拜轉移到了毛澤東和其領導的黨身上,使毛澤東像代替了農村家庭中供奉的神像。1949年以後,中共傾國家之力,逐步建構起一套關於毛澤東的新信仰體系,最終並演化成文革時期的造神運動。在這過程中,各式各樣的稱號、形容詞被冠冕在毛澤東身上,他的形象逐漸被加載了更為繁雜的政治符號,並以各種物化的樣貌展現在眾人面前。
|
2 |
後現代主義浪潮下之解烏托邦小說《莫斯科二O四二》施秋吟, SHIH,CHIU-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烏托邦體裁文學的創作自托瑪斯•摩爾(Thomas More)時代至今,已有近五百年歷史。在這一漫長的進程中,由於受到不同社會文化思潮影響,使得烏托邦文學呈現多元的面貌。二十世紀前半葉,烏托邦文學中發展出反烏托邦與解烏托邦形式的小說,例如:薩米爾欽(Е.И. Замятин)的《我們》(Мы)、赫胥黎(A.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與歐威爾(G. Orwell)的《一九八四》(1984)。二十世紀後半葉,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烏托邦文學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風格。前蘇聯第三波流亡作家沃伊諾維奇(В.Н. Войнович)於一九八六年完成的解烏托邦小說《莫斯科二O四二》(Москва 2042),無論是體裁、語言以及文本中的個人崇拜神話結構,皆表現出濃厚的後現代主義徵候。本論文將以沃伊諾維奇的《莫斯科二O四二》為例,分析後現代主義浪潮下解烏托邦小說的特點。
關鍵詞:後現代主義、烏托邦文學、烏托邦、反烏托邦、解烏托邦、個人崇拜神話、狂歡化、戲擬
|
Page generated in 0.035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