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海上保險有關「全險」(All Risks)概念之研究 / All Risks in marine insurance

蔡淑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危險因素不斷增加與變異,海上保險人為因應被保險人要求擴大承保 範圍之趨勢,除增列保險事故之項目外,亦逐漸於海上保險領域內運用所 謂「全險」(ALL Risks) 概念以資配合。本論文即就「全險」概念於海上 保險之定位與各險別實際運作情形加以探討,全文概分為六章: 首章 為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及大綱。 第二章為「全險 」概念於海上保險之定位,自其發展沿革闡明意義、可能之範圍及舉證責 任之分配,以有別於一般特定危險(Specified-risk)型保單。 第三章 為貨物保險關於「全險」概念之運用,除比較英、美二國協會貨物條款運 用「全險」概念之差異外,並探討我國使用貨物「全險」保單時可能遭遇 之問題。 第四章論及聯合國貿易暨發展委員會(UNCTAD)就船體保險草 擬「全險」建議條款,除介紹其內容與市場反應外,並試與現行倫敦保險 人協會船體時間條款作一比較。 第五章則為探討防護與補償保險中是 否有「全險」概念之運用,及其實際運作之情形。 第六章為結論與建 議,將全文作一總結,並就海上保險「全險」概念於我國法律定位與實務 運作提出若干建議。 all risks
2

自國際規範FIDIC標準契約條款論我國工程保險—以保險責任期間為重心

林幸頎, Lin, Hsing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以工程風險及我國工程保險之現況與發展作為基礎,先予敘明目前當代工程保險的起源與趨勢,鑒古知今,推論出工程保險應回歸以安全檢查與損害防阻作為思考核心,並強調工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進而有發展工程界與保險界聯合行動模式之可能性,使工程從策劃階段即獲得風險管理,而保險人亦得依保險法第九十六條以下之規定,於施工過程中介入安全檢查措施,共同防範出險。 再者,就工程保險之本質以言,應強調工程保險係屬於損失填補保險,故於處理相關實務爭議時,必須考量到工程保險應受到損失填補原則之限制。且因工程保險係採取全險保單的方式為之,是以,本文認為應得參酌美國立法例,而特別強調保險利益有無之判斷。 此外,現今工程保險實務上所面臨之諸多爭議,實得以「保險責任期間」作為軸心而貫穿之。即本文認為,應辨明保險期間並非完全等同於保險責任期間,而於探究保險人是否應負理賠責任時,其重點之一應係在於保險責任期間是否開始、終止或延長。對此,本文認為,應可從下列幾個主要之面向加以觀察:一者,若自工程契約之關係以論,首須探討者,係民法相關概念(如交付、受領)與工程實務上所使用之「啟用」、「接管」、「驗收」之概念是否相同?有無歧異之處?更為重要者,係工程風險究應如何合理分配?二者,若自工程保險契約之角度以觀,則需分析保險契約所承保的危險是否增加?保險利益是否變動?具權威性之地位,而被譽為工程契約「聖經」的國際規範FIDIC標準契約條款之相關內容為何? 本文認為,由於判斷工程保險契約時往往將受到工程契約內容之影響,而工程契約又多係由定作人一方所主導擬定,故而在判定保險人是否應依工程保險契約負擔理賠責任時,毋寧應本著公平合理之精神,配合工程慣例,從工程契約、工程保險契約所關涉之定作人、承攬人,以及保險人三方關係而為綜合審酌認定。換言之,不應使業主人有機會利用工程契約之約定,而將本應由業主承擔之風險移轉至承包商一方,進而間接地影響保險人應否理賠之判斷。 歸納以言,本文認為,我國工程保險實務爭議的解決方向,應以保險責任期間作為保險人是否需予理賠的主要判斷基準之一;再者,並應認知到工程保險本質上係屬於損失填補保險,而需受到損失填補原則之限制;另參酌美國立法例,需強調工程保險之保險利益有無之判斷;又於配合我國國情之前提下,應得適時適度地引進國際規範FIDIC標準契約條款之相關內容,以使我國與國際之接軌能更為緊密切實。

Page generated in 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