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蠟燭兩頭燒?-台灣不同世代女性的生命圖像 /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women's life image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 Taiwan.羅舜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半世紀的台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社會變遷,使得人們的生活條件與行為隨之改變。於此同時,社會價值觀與經濟條件的差異,也使得台灣女性的社會地位與人力資本逐漸提升、在社會中所被賦予的社會期待與責任也與五十年前不同。台灣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已經從鑲嵌在家庭的「照顧者」之中脫離,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卻形成女性必須兼顧家庭與工作的責任,而產生「蠟燭兩頭燒」的現象。有鑑於此,本文藉由整理並討論過去台灣社會當中,女性在家庭照護與勞動參與之間的變化,以了解「蠟燭兩頭燒」此一情形是如何體現在台灣女性的生活之中。
本文以「人力資源調查資料庫附帶之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作為基礎,整理1950至1974出生年次的台灣女性,其生、養育行為及勞動參與資料,分析不同出生世代的女性在教育、家庭與工作等行為之間的差異,以及已婚婦女是否因為工作身分及生、養育狀態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蠟燭兩頭燒」程度。結果發現:「蠟燭兩頭燒」的現象,來自於女性意識抬頭後,台灣女性希望能在職場上有所成就,卻仍被傳統的社會價值觀所束縛,造成已婚婦女在家庭與工作兩邊都不討好。雖然孩子的照顧壓力能由家屬協助分擔,然而,職業婦女的小孩若交由保母照顧,卻可能由於對外人的信任度不足,使得母親的負擔不減反增,最終形成近年來,台灣晚近出生世代女性「不婚」、「不育」的現況。
因此,政府若欲尋求生育議題的解決之道,建議從延長父母親留職停薪(育嬰假)時間,或是擴大托育補助對象至實際協助照顧孩子的家屬,才能真正減少台灣已婚婦女「蠟燭兩頭燒」情形發生。
|
2 |
台灣地區女性勞動參與在生命歷程之變異-APC模型之應用郭雅婷, Guo, Ya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歷年來台灣地區女性整體勞動力參與率持續上升,今時今日,在所有適合工作的女性中,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女性有意願、有能力投入勞動力市場,但是在整體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量」的提升之外,其中歷年趨勢所呈現的形態也有所不同,本研究將要探討的主題即為此趨勢改變的原因,分析研究在年齡(Age)、時期(Period)與世代(Cohort)相互作用下,台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模式改變的背後,這三者所扮演的角色。
經由採用APC模型,控制1978年與1979年的迴歸係數相等,以此來分解出當Age、Period與Cohort同時對於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產生影響之下,它們分別對於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的淨效果。在分析的最後,本研究亦加入女性的婚姻狀態和教育程度作為控制,並以出生世代作為分類,除了試圖分析個人條件的不同會造就不一樣參與勞動的機率之外,也可以觀察到不同出生世代的女性之間有什麼差異。
研究結果:(一)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的整體提升是受年代效應所影響;(二)女性參與勞動的生命歷程深受年齡效應影響,每一個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年齡效應,當女性走到某一年齡時,便會有遵循同樣模式,也就是年齡規範(Age Norm);(三)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形態的「變形」是受出生世代效應差異所影響,2006年的女性較1978年受到出生世代效應影響減弱,從高同質性轉變為高異質性的勞動參與行為;(四)女性的婚姻狀態與教育程度對於其勞參率的影響會隨著世代改變:當女性教育程度提高時,其世代間參與勞動的機率變異則縮小;不同出生世代的未婚女性其參與勞動的機率變異最大;未婚女性隨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出生世代越年輕,其參與勞動的機率越高。
|
Page generated in 0.018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