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3
  • 1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4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地區勞動力統計之研究分析

易小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台灣地區勞動力之一般概況 1.台灣地區人口增加率逐年下降,六十三年底人口總數為15,852,224人,其中男性8,317, 967人,女性7,537,257人。 2. 人口出生率降低,國民壽命延長,使十五歲以上工作年齡人口比重逐漸增加,六十三年時共有9,114千人入武裝勞動力除外,佔58,13% 3. 六十三年平均勞動力達5,383千人,勞動參與率為59,06% 4. 六十三年平均潛在勞動力作十五歲以上人口之32.31%,多因家務□課業太忙而無法參與勞動;因衰老□身心有殘疾之不能勞動人口則佔8,647% 第二章 台灣地區勞動力之就業狀況 1. 六十三年平均就業人口有5,301千人,就業率高33,81%,失業人口有146千人,失業率為1.52% 2. 近年來就業人口逐漸由農業部門轉向工業部門,表現出經濟型態之改變。六十三年十月之就業人口中,屬第一類行業者佔30,37%,第二類門業者佔34,47%,第三類行業者佔35.16% 3. 從事生產作業,運輸設備操作及體力方面之職業者快速增加,六十三年十月達一百八十九萬人,佔就業總數之36.37%,多屬於最近新興之製造業,農業工作者漸減,佔30.17%;管理人員及□技人員比率低;各佔1.870%及4.42%,均有待訓練培養。 4. 自營作業者及無酬家屬工作者所佔比重大,近年雖已逐漸減少,但六十三年平均仍達41.70%,可先台灣地區小型家庭企業組織及自耕農者極多,而一般企業規模亦小,平均一雇主僅雇用19人,今後當積極發展大規模企業經營。 5. 自各區織就業人口者第一類行業偏重於西南部,第二類行業集中於北部,第三類行業以北部,東部較發達。 6. 歷年來失業率顯著降低,六十三年下半年因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失業情形較為嚴重,十月份失業率增至2.31% 第三章 台灣地區勞動力之年齡組合分析 1. 台灣地區人口年齡結構*,屬增進人口型,主要工作年齡人口之負擔員相率,因人口出生率之降低而漸減,六十二年時為167.54 2. 六十三年十月就業人口之年齡中位數為32、21歲,失業人口大多為年輕人,約有百分之八十在30歲以下 3. 製造業之就業人口平均年齡最低,中位數為23、73歲,農業最長,中位數為38、88歲,商業35、40歲,服務業30、21歲 4. 各職業中,以管理人員平均年齡最長,中位數為40歲,生產作業等人員及體力工人最年輕,中位為26,12歲 第四章 台灣地區勞動力的教育程度分析 1. 台灣地區近年來教育日漸普及,學校增設,學生增多,國民教育程度日漸提高,尤以職業教育發展最為迅速 2. 各級教育程度人口,參與勞動情形,以師範畢業生之勞動參懷率最高,達80,85%,不能讀寫者參與率最低,僅30.44% ;另與大專以上程度者為53.51%;小學程度者則為 69.21% 3. 大專以上程度之就業人口,大多擔任管理,經理或專技人員,小學以下程度者,則大部份為農業工作者,生產程序工作體力工人等。 4. 小學程度以下者失業率低,高中生因無專長,職校生因未臻標準,大專則無文法科學生多,均不易順利就業而失業率反高 第五章 台灣地區婦女勞動力分析 1. 婦女之勞動參與率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逐年提高,六十三年平均達40,23% 2. 婦女勞動參與率,自年齡方面看,以20∼24歲者為最高15∼20歲次之;自婚姻狀況看,乃以未婚者之80.95%為最高,表現出婦女之參與勞動往往受婚後家務的牽制。 3. 婦女所受教育程度越高者,勞動參與率亦越高,師範畢業者更因職業之關係,潛在勞動比率最低 4. 開發運用婦女潛在勞動力,可調節勞動巿場中之勞力供需,有助於經濟成長。 第六章 未來十年勞動力的推計 根據過去十年勞動力的增長狀況及針對其未來發展趨勢,推計台灣地區之勞動力,於民國六十七年時,將超過六百萬人,民國七十三年時,達約七百三十萬人
2

台灣股票市場對勞動參與之影響 / The Effect of Stock Marke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童偉碩, Tong,Wei-Sh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相關數據可知,台灣民眾涉入股市甚深,故股市的榮枯將直接影響到財富高低,也直接的影響消費與勞動參與的變化。當股市大幅上漲,理論上會出現三種效果。第一種為財富效果,當股市上漲,投資股票的勞動者之財富大幅增加,將會產生財富效果,進而使勞動者退出勞動市場不再工作,導致勞動參與率之下降。第二種效果則為正向之替代效果,當股市上漲,將會使大眾預期未來工資上漲,而使得未來休閒之機會成本上升,而決定重新回到勞動市場中工作,導致勞動參與率上升。第三種效果則為負向之替代效果,因股市上漲,部分民眾會認為投資股市將可在短期內獲取高額報酬,而退出勞動市場以專心買賣股票,此舉將導致勞動參與率之下降。 綜合上述,股票市場之榮枯將反映在總體勞動參與的變化上。故本文研究目的即為探究台灣股票市場的榮枯對勞動參與之影響為何。本研究使用1978年1月至2004年12月之時間序列資料,並以加權股價指數、勞動參與率、經濟成長率與一般生育率為內生變數,以Pesaran and Shin(1998)與 Pesaran et al.(2001)所提出來自我迴歸分配落後加共整合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pproach to Cointegration, ARDL + cointegration),來檢驗上述的關係。 主要的發現分為長期與短期兩部分。先就長期而言,當股票市場上漲時,不論對男性或女性的影響皆為正向關係,且影響的程度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再就短期而言,當股票呈現多頭格局時,可發現股票上漲對男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為正,但其效果非常小,幾乎為零。但股票上漲對女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則是負向關係。除此之外,股票市場榮枯對男性與女性勞動參與之影響效果隨年齡上升而增加,亦即對越接近退休年齡層的勞動力影響越大。最後,為了降低實證模型發生錯誤的機會,並使研究過程更為嚴謹,於是對本文模型和估計結果使用更多的方法加以檢定。 / The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market an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This study adopts official time series data of monthly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weighted stock index, general fertility rate, real GDP growth rate from 1978 to 2004, and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approach to cointegration proposed by Pesaran and Shin (1998) and Pesaran et al. (2001).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study is that stock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Taiwa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in the long run. In the short run, stock market has a slightly positive effec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male, but negative effec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The result is reasonable but not similar with the finding in America provided by Chen and French (2000).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the stock marke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creases by age. Final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istakes occurred in positive models and enable the study more rigorous, then uses more methods to test the models and the result.
3

婦女勞動參與與青少年犯罪- 臺灣實證研究 /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the case of Taiwan.

施佩姍, Shih, Pei 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 1998 - 2010 年臺灣五都改制前 25 縣市的追蹤資料 (panel data) ,探討婦女勞動參與與青少年犯罪的關係。估計方法方面則使用 OLS 與固定效果模型。 實證結果顯示,於控制時間趨勢後,婦女勞動參與率對少年竊盜犯罪人口率有顯著正向影響,符合我們的預期,雖然在大多數的模型中影響幾乎都不顯著,但婦女勞動參與的確對部分的青少年犯罪產生影響。因此,政府應該多提供職業婦女一些社會性的扶助,令婦女在參與勞動時能兼顧家庭照顧與監督的功能。此外,教育程度對犯罪人口率的影響,在有或沒有控制時間趨勢的結果一致。在大多數的模型中,相對於國中及以下的教育程度而言,高中職教育程度和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越高,犯罪人口率則越低。因此,若欲改善青少年犯罪的問題,應可從提高國民平均教育程度著手。
4

勞動參與的決定因素: 以台灣中年已婚男性為例 / Determinants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 analysis of older married men in Taiwan

邱創毅, Chiu, Chuang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面臨了人口高齡化的現象,有關中高齡人口的議題成為了學者與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其中,自1988以來中高齡已婚男性勞動參與率至2008年為止已下降了約十個百分點,這個現象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本篇論文主要在探討中高齡已婚男性勞動參與的決定因素,研究的資料來源為1988至2008年的人力資源及人力運用調查。其中,我選擇了55至64歲的已婚男性為對象,而總樣本數為51,730,本論文先以probit與bivariate probit模型估計每一個變數對中高齡已婚男性勞動決策的邊際影響效果,再以Oaxaca與DiNardo, Fortin, and Lemieux (DFL)分解模式,試著拆解每一個變數對整體中高齡已婚男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性。 此篇論文著重在兩個主要變數對中高齡已婚男性勞動參與的影響:妻子的勞動參與以及地區性的失業率。近年來越來越多已婚婦女投入職場,我想了解婦女勞動參與率的上升,對整體丈夫勞動參與率的影響;另外地區的失業率是表現出地區勞動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過去的文獻提到失業嚴重的地區可能使當地勞工失業後找不到工作,或使想進入職場的勞工卻步。此篇論文研究結果顯示妻子的勞動參與會顯著的影響先生對勞動市場去留的決定,妻子影響個人的勞動參與機率6~18%左右,而1%地區性失業率的上升,則是對個人的勞動參與機率下降的影響約1.5%左右。在1988年至2008年整體中高齡已婚男性勞動參與率的分解中,勞動參與率下降了3.5%(占整體變化40%),可歸咎於地區失業率的升高。而若妻子的勞動參與沒有提升,仍維持1988年的水準,整體丈夫的勞動參與率將會下降1%(占整體變化10%)左右,本論文認為若政府能維持良好的就業市場環境,將有助於提高中高齡已婚男性人口勞動參與的比率,進一步能有效提高勞動生產力及降低社會負擔。 / 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old population increases in Taiwan, issues of older individuals’ behavior attract public attention. During 1988 to 2008,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of older married men declined over 10 percent. What can explain this decline? This thesis tries to find out the determinants of older married 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I use the data from Manpower Survey and Manpower Utilization Survey from 1988 to 2008, conducted by 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DGBAS). The sample comprise 51,730 observations of married men aged 55-64. Older married men’s labor participation decision is treated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and estimates are made with a probit and a bivariate probit model. Decompositions with methodology of DiNardo, Fortin, and Lemieux (1996) and Oaxaca (1973) are conducted for explaining the decline in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of older married men between 1988 and 2008.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in wive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creases husband’s likelihood of participation and prevents aggregate husbands’ participation rate from declining about 1 percentage point (-8 percent of total decline). However, regional unemployment rate negatively affects husband’s likelihood of participation and can explain at least 3.5 percent (40 percent of total decline) of the decline in husband’s participation rate. This thesis suggests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could be stopped from declining if the government maintains good labor market condi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1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