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型匯率連動選擇權之設計與評價李佳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投資人對外國金融商品的投資需求日亦強烈,以不同計價幣別之外國商品為標的資產的匯率連動選擇權,也逐漸受到市場極大的重視。本論文提出了兩種新型匯率連動選擇權模型,分別為「匯率連動雙重選擇權」及「匯率連動互換選擇權」。首先,在「匯率連動雙重選擇權」的探討中,我們除了完成歐式封閉解及避險參數的推導外,亦有以下的研究結果:
(1)此型選擇權可配合各種外國資產與匯率走勢的預期下獲利,且成本低廉,因而可彌補Reiner四型匯率連動選擇權的不足。
(2)Reiner模型中部分匯率連動選擇權為此型選擇權特例。
(3)此型選擇權與Reiner四型匯率連動選擇權存在對應的平價關係,因此兩組選擇權之間可相互複製或套利。
(4)此型選擇權若與Reiner四型匯率連動選擇權互相組合,可再創造出其他創新型態的選擇權,這是無法由Reiner模型中四型匯率連動選擇權互相組合中辦到的。
(5)此型選擇權可作為Reiner四型匯率連動選擇權間的轉換工具。
而在「匯率連動互換選擇權」的研究中,本論文推導出其歐式封閉解及避險參數,並發現固定匯率型互換選擇權具有「零避險成本」的特性;此外,本論文亦提出可減少計算維度的數值方法-轉換機率測度法,運用此法,可將原本應運用兩變數樹型法計算的美式或其他路徑相依型匯率連動互換選擇權,簡化成只需在單變數二(三)元樹上運算,不但可大幅減少運算時間、加快收斂速度,亦可算出避險參數等重要的參考指標。
|
2 |
兩種匯率連動金融商品之研究姜一銘, Jiang, 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Reiner(1992)說明投資人對他國投資股票時,除了關心外國股價風險外,也關切匯率變動的風險,所以他提出了匯率連動選擇權,來規避匯率風險。另外,對於規避股價風險方面,Bouaziz, Briys and Crouhy(1994;以下簡稱BBC(1994))為了防止商品受人為操縱或其他原因而產生不合理的股價風險,提出遠期生效亞洲選擇權。以及Gray及Whaley(1999)提出了重設型賣權,它不但具有一般賣權的基本特徵,也能使投資人於購買股票時,同時買進一個重設型賣權。它不但可規避股價下跌的風險,在股價上升時,因賣權的重設使得保險的底值(Floor)向上提昇而鎖住股價上漲的資本利得。
本論文分別結合上述兩種選擇權的特徵(規避匯率風險與股價風險)而設計出兩種新金融商品,分別是:「匯率連動遠期生效亞洲選擇權」與「匯率連動重設型賣權」。它們的優點為:(1)可提供投資人同時對外國股價風險及匯率風險進行避險。(2)同時,評價模型的簡單化(類似Black-Scholes模型)以及避險操作的簡易性,使發行券商(或銀行)可獲得風險控管,因此可降低避險損失,提昇利潤。
|
3 |
隨機利率下選擇權定價與避險吳庭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推導了四種隨機利率下匯率連動選擇權評價模型及其避險比率,其依序為匯率連動選擇權、匯率連動交換選擇權、後定選擇權與匯率連動遠期契約,並比較上述選擇權在隨機利率下與固定利率下評價模型與避險比率之差異。在固定利率下的評價公式與避險比率,其折現因子為固定利率,然而在隨機利率下的評價公式,是以零息債券折現,因此能反映未來利率波動。若發行券商預期未來利率有大幅波動或選擇權的到期日較長時,應使用隨機利率下的評價公式,方能得到較合理的價格。
|
Page generated in 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