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 A study on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effect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柯伯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一次開發工業區後的租售策略成敗,涉及政府對每一個企業設廠機會的掌握,使決策者採取恰好的策略,但這不容易。政府為了順利出售土地而採取價格補貼策略,在台南的實踐卻落入困境也需要進一步討論。緣此,本研究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博弈理論觀點,解釋政府對工業區的治理,促進公私合作的條件是什麼?合作需要怎樣改變制度?而檢視各種制度之間的互補與替代關係是重要的。本研究目的,首先,解釋政府需要新的分工及策略,其次,運用博弈理論觀點解釋新策略的發現,再者,運用實證研究解釋企業實踐區位選址的策略,最後,提出政府可發展的新策略及引導企業的制度創新。本研究以台南科技工業區(南科工)為案例,將Hotelling模型延伸為空間博弈的情境,探討企業如何思考進駐南科工的決策?基於探討企業家的決策模式而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並且運用量化研究的AHP法,將企業家的決策因素進行權重分析及排序。
本研究的重要結論與發現,首先,政府在工業區治理的分工角色,是建立產業發展的遊戲規則,但它在挑選贏家策略是以高科技產業為目標,使得目標外的企業需求被忽略。其次,政府運用在工業區治理及租售的策略,關注在土地價格補貼策略,而忽略了非價格策略,進而使自身陷入租售困境。同時,政府策略確實會影響企業為了優化營運而選擇進駐南科工,而其中新舊顧客的成功轉換是改變區位的關鍵。再者,企業進駐南科工的選址策略,顯示企業追求規模的優化、運用制度互補來發展新機會、以及尋求產業價值鏈的垂直分工與技術進步,是重要的策略思維。在企業是否改變區位選址的策略與權重分析方面,區外企業維持原址,在於未意識到經濟動機及機會因素下的新利益,也忽略新制度可對應新市場機會。而企業選址進駐區內的策略,主要是經濟動機上十分重視潛在利益,也學會運用認證制度及結合政府資源來改造產品品質及形象。最後,受限於新機會出現的不確定性,區外企業的區位會更鄰近夥伴企業,形成地理群聚下的比較利益。而來自顧客的訂製要求、挑剔與議價,使他們發展良好的交貨承諾與執行能力,為大廠確保生產連續性而取得新訂單,這增強了他們的生存機會。本研究建議,政府可運用工業區制度結合相關認證制度,輔導區外企業成長,協助區內企業建立網際網路交易平台,新的制度安排及交易平台,為區外企業成長形成新的推力,企業更願意改變區位選擇進駐南科工與政府合作。這些新的討論與博弈理論的觀點,對於補充南科工的租售策略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2 |
骨灰拋灑或植存專區劃設評估準則之研究 / A study on loc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he bone ashes sprinkling or planting area連容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2002年《殯葬管理條例》將骨灰拋灑或植存納入明文以來,不僅相關實施規定未臻完備,推動成效亦屬不彰,迄今全台僅台北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一處劃定實施骨灰植存。基此,本研究希望建立一套周全的骨灰拋灑或植存專區劃設評估架構,作為未來規劃設計之衡量依據,俾供相關單位參考應用。
首先,以環保自然葬及殯葬設施相關文獻為基礎,並參考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案例經驗,初步擬定骨灰拋灑或植存專區劃設時,必須審慎考量的各項原則性評估因子。其次,採用模糊德爾菲法整合產、官、學各領域專家之意見,修訂初擬之評估準則,確立骨灰拋灑或植存專區劃設評估架構。最後,依據網絡層級分析法建立網絡層級架構,將影響因素間存在的交互性質納入考量,並整合產、官、學各領域專家對要素相對重要程度之判斷,求解其準則權重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骨灰拋灑或植存專區之劃設,應落實環境永續發展之理念,並達成社會調和共存之理想。在環境永續方面,以「植被完整性」最為重要,其次為「管理完善性」、「水土保持性」、「土壤適宜性」,最後是「動物保護性」;在社會調和方面,以「居民接受性」最為重要,其次為「聚落市街距離保持性」、「使用相容性」、「飲用水源距離保持性」,最後是「遺族接受性」。
|
Page generated in 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