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Tagged with
  • 5
  • 5
  • 5
  • 5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穩定度的分析

蕭柏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黨認同是選民對某一政黨的長期心理依附情感,是選民瞭解複雜政治世界的指引,並會影響選民的政治態度。以往選民政黨認同的測量大多是選後所進行的訪問,對於台灣選民在選舉活動頻繁且選舉過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選民政黨認同是否會受到投票抉擇的影響而發生變動是較無法掌握。因此本研究試圖藉由短期選舉前後所測量的定群追蹤資料,來瞭解在選舉期間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是否穩定?並探討投票抉擇是否會對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與變遷有所影響? 研究發現,在選舉期間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是屬穩定,隨著選舉時程的進展,選民政黨認同有逐漸強化的情形,將近有七成的選民在訪問期間皆維持穩定政黨認同,大約三成的選民在選舉期間中,至少改變過一次政黨認同。政黨認同不穩定發生變動的情形,中立無傾向選民為最主要變動來源。且在選舉過程政黨認同發生改變的選民中,有一半的選民其政黨認同會與投票對象相符,是反映當前的投票抉擇。關於投票抉擇對於選民政黨認同穩定與變遷的影響,我們發現,在維持政黨認同穩定方面,選前有明確政黨認同的選民,當其投票抉擇方向與所認同之政黨相一致時,其是較能維持政黨認同的穩定性,但若選前有明確政黨認同的選民,當其投票抉擇方向與所認同政黨不一致時,此時是較不容易維持原先政黨認同。在政黨認同變遷方面,選民政黨認同轉變的方向則是會投票抉擇方向一致。 本文僅以初探性的研究出發,期許透過本文的發現,使得相關研究學者能夠注重台灣選民政黨認同可能會受到短期因素影響,在選後所測量的政黨認同,其中可能包含了中立無傾向選民所反映出的投票意向,並非內心對於政黨的心理依附情感。
2

大眾傳播媒介對大學生政治支持的影響:一項定群追蹤的研究

劉嘉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大學生政治支持的持續與變遷,並分析大眾傳播媒介為何與如何影響大學生的政治支持。本研究從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的角度,討論大眾傳播媒介對於政治支持究竟是正面的影響或負面的影響,「良性循環論」與「媒介抑鬱論」兩個理論對這個問題的論點分庭抗禮。前者認為媒介具有公共服務、提高政治涉入感的功能,因此稱為「良性循環論」;後者則認為媒介具有許多負面內容和不公正的報導,因此稱為「媒介抑鬱論」。本文認為大學生教育程度較高,應較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因此應較不受媒介負面內容影響,良性循環論解釋力應較高。再者,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的政治支持除了受到傳播媒介良性循環的影響,政黨認同也是其形成政治支持的重要影響因素。 有別於一般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的研究設計,本研究採用定群追蹤研究法,以貫時性的資料型態更能瞭解政治支持如何持續與變遷。本研究發現,在大學生的政治支持中,對政治社群與典則的支持相對穩定,但對於政治人物、政府的支持較不穩定,且逐年下滑。在傳播媒介對政治支持影響方面,政治媒介注意程度、政治媒介公正性評估對政治支持具有正向影響,符合良性循環論。 再者,媒介抑鬱論與良性循環論分別在政治媒介暴露程度與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對政治支持的影響中成立。政治媒介暴露程度與媒介認知交互作用對政治支持的影響為負向,而政治媒介注意程度與媒介認知交互作用對政治支持的影響為正向。因此暴露程度與注意程度具有相當不同的內涵、意義與影響,值得研究者注意。最後,不同政黨認同者在政治媒介使用與媒介認知不同時,其對政治支持影響的差異如何?本研究發現,泛綠認同者對政治社群與權威當局的支持較泛藍認同者高,可見政黨認同是政治支持的影響因素。
3

女大學生政黨認同之變遷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政治大學學生為例 /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ang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arty identific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林惠香, Lin, Hui 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採用定群追蹤研究方法,從社會化機制家庭及學校環境的角度,與個人政治態度中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二個重要變數,研究女大學生政黨認同的變遷與其影響。傳統學派學者及修正學派學者,對於社會機制影響政黨認同有不同之見解。前者認為,政治社會化在幼年期即形成,且具穩定性。後者則認為,政黨認同在孩童時期即固定形成,但在成長期受重要的議題影響,多少會反映出在政黨認同上的判斷。 本研究發現在家庭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女大學生的父母政黨認同為同質性者,政黨認同呈一致性且穩定現象;父母親政黨認同為異質性者,則女大學生的政黨認同較會偏向與母親相同;再者,父母親政黨認同為異質性者,但若認同「泛藍政黨」與「泛綠政黨」二大類政黨者,其女兒仍會支持二大類政黨其中一類政黨;但父母親皆為「獨立選民」或其中一方為「獨立選民」,其女兒成為「獨立選民」比例較高。 學校環境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本研究發現女大學生較不會因學校環境,其政黨認同有所變化。 政治信任感一直是學者在研究民眾政治態度的重要主題。政治信任感的高低亦會影響政權或政府的正當性。施政滿意度是民眾對於政府施政的滿意度評價,理論指出,施政滿意度愈高者,支持執政黨者的比例愈高。本論文發現,民進黨執政時期,女大學生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愈高,支持「泛綠政黨」的比例愈高;反之,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愈低,支持「泛藍政黨」比例愈高。 由上可見,政黨認同在社會化機制中,主要受父母親的政黨認同所影響;而個人政治態度中,對執政黨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愈高,支持執政黨比例愈高。 兩性差異是後天社會化所形成,在社會結構變化,兩性差異逐漸消失。本論文發現,大學生在性別差異驗證,無統計上的差異;由此筆者推論民主化過程與政治社會化過程中,女大學生在教育程度的提升,政治知識及政治參與的增加,以致本研究除學校環境中老師的政黨同因素外,其他因素並無性別差異的情形。 關鍵字:政黨認同、政治信任感、施政滿意度、政治社會化、定群追蹤
4

大學生政黨認同持續與變遷之研究 / The change and continu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identification

陳麗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黨認同是影響選民行為的重要變數,對於選民的投票決擇深具解釋力。家庭的政治社會化是子女習得政黨認同最初的管道,然而隨著子女年歲漸長,子女本身的政治態度可能逐漸削弱家庭的影響力,尤以甫屆投票年齡的「首投族」最易改變其認同。大學生恰為20 歲「首投族」的年齡層,研究其政黨認同對於政黨的政治版圖和選舉成敗皆有其重要性。因此,本研究試圖藉由大學生四年間的定群追蹤資料,探討大學生政黨認同在成年前後是持續穩定抑或發生變化?父母政黨認同與大學生的施政滿意度對其政黨認同又有何影響?   研究發現,在2004年至2008年的各波訪問之間,政黨認同維持穩定者佔多數,有逾七成的大學生保持一致,而改變政黨認同的兩成大學生中,大多朝向泛藍移動,但泛藍認同者的增長主要是從中立者流入,泛綠認同者的流失則是向中立轉移,在藍綠兩極端之間轉移者並不多見。   進一步探究父母政黨認同與大學生施政滿意度的影響,則發現父母雙方的政黨認同是否一致,以及家庭的政黨色彩深淺,對於大學生的政黨認同傾向甚或改變與否,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若在政黨色彩愈濃厚的同質性家庭,大學生子女最易與父母政黨認同一致,也愈有可能成為穩定的政黨認同者;若為無特定政黨色彩的父母中立家庭,子女不但較有可能改變政黨認同,也很難持續認同某個政黨。另一方面,施政滿意度愈高的大學生,愈有可能認同執政的泛綠政黨,也愈有可能成為穩定的泛綠認同者,反之亦然。最後,本研究將父母政黨認同、大學生施政滿意度與其他變數一併放入模型時,兩者對大學生的政黨認同變化仍有顯著的影響,顯示家庭政治社會化與大學生自身的政治態度均為影響政黨認同持續與變遷的重要變數,政黨認同的形成不只是先天習得,亦可能為後天因素所改變。
5

兩岸經濟整合與簽署ECFA對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影響:2008至2012定群追蹤樣本的實證分析 / The Impact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CFA on the Public’s Attitude toward the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Issue in Taiwa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anel Survey Data from 2008 to 2012.

李冠成, Lee, Kuan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和中國大陸於2010年六月正式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無疑地,這是兩岸交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具官方性質的制度性協商。在象徵意義上,意味著兩岸經濟整合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在實質意義上,透過早期收穫計畫的制度安排,使得兩岸之間的部分貨品和服務享有關稅調降的特殊待遇,對於台灣的整體經濟和部分產業具有立即性的影響。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兩岸簽署ECFA前後,台灣民眾的統獨態度有無發生變化?在影響選民統獨態度因素中,有長期穩定與短期變動,也有感性與理性面向,選民對於兩岸簽訂ECFA的經濟效應評估又扮演了何種角色?最後,隨著兩岸經濟整合的腳步加速,理性層次的麵包效應又是否可能抵銷情感認同的作用? 本研究使用2008年到2012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定群追蹤資料(panel data),並以「固定與隨機效果並用法」(hybrid method of fixed and random effect model)來分析兩個時間點民眾統獨立場的動態變化。研究結果發現從08年到12年這段時間,民眾的統獨立場呈現往現狀/統一方向移動的趨勢,儘管變化的量不大,但在統計上卻是顯著的。在兩個時間點的動態架構中,選民對於ECFA經濟效益評估的態度變化,不僅與統獨立場的變遷模式與變化方向互相連動,在控制其他變數之後,ECFA經濟評估的態度變化對於統獨立場也有獨立性的影響效果。最後,當短期經濟利益和情感認同相互牴觸時,ECFA經濟的效果甚至會削弱感性認同的作用力。這意味在給定台灣人認同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民眾仍有可能因為簽署ECFA的經濟因素而移動其統獨立場。因此,隨著兩岸經濟整合日益加深,影響個人統獨態度中理性層面利害考量的因素應該予以重視。 /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has signed the ECFA with China in June 2010. Undoubtedly, ECFA is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official institutional negoti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cross-strait interactions and exchanges. Signing ECFA with China not only represents that cross-strait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entered into a new stage, through the arrangements of early harvest program, its impacts on Taiwan’s economy and industry are also immediate. Accordingl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aiwan people’s attitude toward the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changed or not after signing ECFA? How the economic inducement from China affect Taiwanese voters’ policy stances on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issue? Finally, as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integration, whether 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ECFA evaluation may offset the effects of emotional identity on the issue of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By using individual panel data from ‘Taiwan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hybrid method of fixed and random effect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respondents in 2012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more inclined to maintain status quo or unific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attitudes in 2008. Moreover, the attitudinal change of ECFA evaluation are not only systemat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 of policy stance on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issue, it also reveals independent effect in the statistical model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variables. Finally, although emotional affective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termine public’s policy stances on the issue of Independence/Unification, its effects have begun to weaken especially when the economic interests are large and visible.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we shouldn’t underestimate the logic importance of political economy played in the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short-term economic fluctuations may have influence on long-term affective identity.

Page generated in 0.33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