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7
  • 26
  • 1
  • Tagged with
  • 27
  • 27
  • 27
  • 27
  • 27
  • 10
  • 9
  • 9
  • 8
  • 7
  • 7
  • 7
  • 7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共對兒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內容分析

盤治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治學自行為論與起後,強調政治研究要應用乎學方法去彙集經驗資料以探求行為的規律,然後去解釋以及預測政治現象。這種觀點,運用到中共問題的研究,可能是一件吃力而不討好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要使中共問題的研究成為一個較有系統與科學的知識,作為描述、解釋、預測的工具,這仍不失為一個可行而值得嘗試的途徑。 依據政治社會化的理論,一個人的政治行為模式是經過學習的過程而來的,透過社會化的過程,政治文化內到個人的人格當中,形成個人政治行為的取向與模式。因此,政治社會化對個人來說,是個人獲取政治行為取向及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對一個政治社會來說,它是政治體系之維持,穩定與變遷的重要的因素。 中共自一九四九年在中國大陸建立政權,它引進了十九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反動的產物--共產主義,它不僅與中國傳統文化澈底衝突,並且以強烈的政治教育手段,意圖改變中國大陸人民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模式。這牽涉億萬同胞內在凡理的深刻變化,其內容與過程,特別值得我們關切。 本文即嘗試透過中共小學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來了解其如何塑造下一代大陸兒童的政治人格及其行為,由於中共有意的貶低家庭對社會化的功能,學校即成為最有系統以及最容易控制的媒介,教科書雖然只是構成兒童社會化經驗的一部分,但是,教科書的內容,反映出中共政權政治社會化的目標與策略。也就是說,中共要塑造怎樣的一種典型人格與其政治行為模式,俱反映在教科書的內容之中。 對於教科書的研究分析,本文採用「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研究方法,以客觀的、系統的定量分析從中共一九七○--七二、一九七四--七五以及一九七七年語文教科書的主題,分析探討中共所期望的下一代兒童的政治人格形象。然而,由於學識淺薄,疏漏錯誤,必定難免,尤望師長及專家學者的指教。 本文在蒐集資料及寫作過程中,承蒙師長袁頌西教授的細心指正,曹伯一教授以及東亞所師長的指導,長官吳俊才先生、丁懋時先生、楚崧秋先生、蔣廉儒先生、陳濟民先生給予的指導與協助,同事項紀臺小姐,以及同學朱應斌、洪孟啟、朱新民、齊茂吉、丁秀芝等在資料蒐集、統計、騰寫方面等的協助,十分感激。同時內人宋美慧女士的鼓勵與體諒,謹此深致謝忱。
2

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觀之研究

王美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分布狀況,探究何種社會背景因素會影響其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形成,並分析後物質主義價值的不同是否造成大學生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差異。 Inglehart研究發現西方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教育水準提升,大眾傳播媒體盛行,人民不再受到戰爭的威脅,這些政治經濟等系統層面的變化,促使個體層面發生改變,人們的對歸屬感、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人擁有處理政治事務的技術,群眾對政治參與的程度增加,價值觀也由物質主義價值朝後物質主義價值變遷。Inglehart對後物質主價值的興起提出兩項假設:稀少性與社會化。根據Maslow所提出的「需求階層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各種需求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只有在低層次的生理、安全等需求獲得滿足後,才會去追求較高層次的審美、自我實現等需求。個人對於那些相對匱乏的事物會優先去滿足,個人價值優先順序反映其所處的社經環境,但兩者間並非直接關連,而是包含了時間的延滯,個人基本價值觀受到青少年時期和成年初期時生長背景與歷史經驗影響,長期反覆不斷的社會化,至成年前期以後,重要價值取向發展才算完成。 本文以西方研究理論為基礎,透過「我國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二十五年來政治價值與態度之變遷」面訪調查的資料,來探究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結果發現我國大學生擁有後物質主義價值的比例偏低。藉由迴歸模型分析,得知影響我國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形成的因素主要為性別、修讀學科與權威性人格,而非西方學者認為的成長時期之社經環境。整體而言,性別為男性、修讀人文社會學科,以及權威性人格低的大學生較傾向後物質主義價值。 至於在大學生政治態度與行為方面,有影響的變項主要為民主價值取向、政黨認同與政治興趣等變項,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太明顯,只有在社會改革與安定的議題立場和對政治媒介的參與面向上達到顯著。大學生後物質主義價值的比例愈高,愈不安於既有現狀,愈偏向追求社會改革,對於政治參與的意願也較高,會抱持較正面肯定的態度,積極的透過各項可能的管道來參與政治,發揮自身對政治的影響力,因此對政治媒介參與的頻愈也會愈高。後物質主義價值對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影響之所以有限,可能與目前我國大學生具有後物質主義價值的比例普遍偏低,社會上後物質主義價值尚未普及有關。
3

接觸大眾媒介行為與政治社會化關聯性之研究--以政大學生政治容忍度為例

田秀萍, TIAN, XIU-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眾媒介一直被視為政治社會化的學習機構之一。國外曾有相當的研究探討,媒介功 能者。本研究即是以政治容忍度為研究主題,探討大眾媒介與政治社會化的關聯性。 並試圖以因徑分析驗證研究架構的解釋力。 本論文共一冊,約三萬字。分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研究方法,第三章大學生個人及 社會屬性與權威人格、政治知議及政治態度關取性分析。第四章接解媒介行為與政治 容忍度因徑分析。第五章結論。 論文第一章分三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理論;及相關文獻。 第二章分四節為:研究架構;研究運作界定與假設;問卷;及抽樣。 第三章分三節,以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之統計方法,探討大學生個人及社會屬性與權 威人格及政治知識、政治態度之關聯性。 第四章分四節,以逐步多元迴歸之統計方法,驗證研究架構。 第五章分兩節為:研究主要發現、檢討與建議。
4

大眾傳播媒介對大學生政治支持的影響:一項定群追蹤的研究

劉嘉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大學生政治支持的持續與變遷,並分析大眾傳播媒介為何與如何影響大學生的政治支持。本研究從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的角度,討論大眾傳播媒介對於政治支持究竟是正面的影響或負面的影響,「良性循環論」與「媒介抑鬱論」兩個理論對這個問題的論點分庭抗禮。前者認為媒介具有公共服務、提高政治涉入感的功能,因此稱為「良性循環論」;後者則認為媒介具有許多負面內容和不公正的報導,因此稱為「媒介抑鬱論」。本文認為大學生教育程度較高,應較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因此應較不受媒介負面內容影響,良性循環論解釋力應較高。再者,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的政治支持除了受到傳播媒介良性循環的影響,政黨認同也是其形成政治支持的重要影響因素。 有別於一般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的研究設計,本研究採用定群追蹤研究法,以貫時性的資料型態更能瞭解政治支持如何持續與變遷。本研究發現,在大學生的政治支持中,對政治社群與典則的支持相對穩定,但對於政治人物、政府的支持較不穩定,且逐年下滑。在傳播媒介對政治支持影響方面,政治媒介注意程度、政治媒介公正性評估對政治支持具有正向影響,符合良性循環論。 再者,媒介抑鬱論與良性循環論分別在政治媒介暴露程度與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對政治支持的影響中成立。政治媒介暴露程度與媒介認知交互作用對政治支持的影響為負向,而政治媒介注意程度與媒介認知交互作用對政治支持的影響為正向。因此暴露程度與注意程度具有相當不同的內涵、意義與影響,值得研究者注意。最後,不同政黨認同者在政治媒介使用與媒介認知不同時,其對政治支持影響的差異如何?本研究發現,泛綠認同者對政治社群與權威當局的支持較泛藍認同者高,可見政黨認同是政治支持的影響因素。
5

台灣地區「國中歷史課程」對國中生兩岸關係看法之影響--以台北市國中生為例 / Shaping the next generation:influences of Taiwan’s “course of history”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view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take junior-high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李淑芸, Li, Shu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兩岸關係對台灣政治、經濟之影響甚鉅!台灣地區國中生對於兩岸關係之看法主要是受到大眾媒體之影響,其次則為家庭之影響,歷史課程對於國中生兩岸關係之看法的影響僅次於傳媒及家庭。根據統計分析,對歷史課程興趣越高、成績越好的學生對中國大陸之看法越正面,同時也較支持兩岸更積極之交流。此外,公民課程及同儕對國中生兩岸關係之看法也有影響,但不如傳媒、家庭及歷史課程重要。 /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s considerably affected Taiwan’s politics as well as economy for decades. Therefore, it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of people’s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in Taiwan.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Taiwan mainly cultivate their view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family, mass media, peers and school education. Findings of the survey conducted for this thesis reveal that the mass media is the main source of influences on students’ views about cross-strait relations.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party identification, ethnic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lso affect students’ views on the same issue remarkably. Regarding influences of course of History, it ranks the third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cross-strait relations. Students with higher interest in history and better grades of history tend to have more positive impressions on China (except for its democratic development) and take a more open stance toward Taiwan’s cross-strait policies. Besides, they are more enthusiastic about interac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s for peers and course of Civics, they are able to affect students’ view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 well, yet, not as influential as mass media, family and course of History. In addition to these factors, whether students have visited China or have family in China also influences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In general, mainland experience increases students’ good impressions on China along with will to have interaction with Chinese people.
6

中國大陸「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之研究 / Legitimization and Sinicization: A Study of Mainland China's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湯斌, Tang, 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以來,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重大成就,同時也帶動社會、文化、思想及政治等領域的變遷。不過,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相適應的矛盾,譬如貪污腐敗、道德淪喪與治安不良等問題,加上現實、功利的價值觀湧現,造成社會大眾無論在精神、思想、道德等方面都產生失衡現象,因此需要以提倡精神層面的變革去改變這些現象,這也就是中共近年來頻頻呼籲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指適應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起來的精神文明,也就是中共所指的社會主義精神生活、思想、道德觀念的進步狀態,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因此「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不脫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這兩大部分。 本論文藉由撰者所蒐集的文書資料,以及實地到中國大陸進行參觀訪問的所得,論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和中共推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歷程,並且透過政治社會化的概念架構,以家庭、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軍隊和傳播媒體等六個媒介,論述中共在推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實際作為。 本論文認為,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是一種顯性的、計畫性的、直接的,且由官方發動的政治社會化工作。而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中共也借用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逐步建立起新的道德理論,希望從中汲取能夠被群眾認同的精神,並將它和中共既有的意識形態內涵相連結。 另一方面來說,中共推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際目的,就是希望在意識形態的基礎上,從文化、思想、道德等層面,為中共官方奠立一個可長可久的辯護機制。中共試圖讓民眾、社會、甚至自己真正相信,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可以對抗資本主義、封建思想帶來的不良影響,並減少現代化所帶來的惡果。 / Since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policies first initiated two decades ago, China has been astounding the globe by i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ransformations in social, cultural,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strata have also been brought about. However in the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which aims at establishing “the capitalist economy in the socialism”, several significant issues such as bureaucratic corruption, deteriorating social morality and worsening public security have been consecutively emerging one after another. Moreover, the prevailing self-interest and utilitarianism have further devaluated the traditional merits in Chinese society. Within this context, to tackle such a social imbalance at spiritual level has become the Chinese authority’s first priority in the proj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so-calle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socialism” intends to build up a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line with the establishing of socialism in Chinese society. This campaign contains two major parts: Firstly, the PRC government envisions achieving a progressive status of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ethical life with socialism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the ultimate objectives of this campaign are to educate new socialistic people with social morality and discipline; and thereaft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of quality of people’s intellectual ethics, and to enhanc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velihood. In this dissertation, documentary archive researches and field studies in Mainland China have been employ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se approaches, the author on the beginning describes the the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ic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this campaign. Furthermore, withi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which contains six subgroups such as family, school, community, state-own-enterprises, military and public media,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PRC government’s practical achievement in this campaign.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the campaign” is obviously directed by the PRC government with its particular political purpose behind. The CCP is trying to make the public believe that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ic spirit can avert downsides of modernization and prevailing capitalism. Meanwhile, the authority employs Chinese traditional relics in hope of establishing a new framework of social ethics and linking it with the CCP’s own ideology, in order to gaining legitimacy and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public. Only in this way, the CCP’s legitimate status and political power can be then secured.
7

吞世代政治態度之分析 / 以臺北縣樹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

李玉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吞世代學童的個人背景與社會化機制及其政治態度的關係。研究母體為臺北縣樹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研究方法採取量化與質性兩種,在量的方面,採用問卷調查法;在質的方面,則採取深度訪談法,分為學校老師訪談及兒童訪談二種,蒐集本研究所需的資料後,先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再與訪談資料所推論的結果做比對分析,以瞭解臺北縣樹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的國家認同、族群意識、統獨立場、對政治、政黨、政府的認知、政黨偏好五項政治態度。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女生在國家認同上較傾向認為我們的國家名稱是臺灣。 二、父親學歷在國中以下的兒童,其政黨偏好傾向泛綠。 三、兒童不論有無擔任班級幹部的經驗,在族群意識上普遍覺得自己是臺灣人。 四、父母皆為本省人的兒童,在國家認同上有較高的程度認為我們的國家名稱是臺灣;在族群意識上絕大部分認為自己是臺灣人;在統獨立場上以傾向臺灣獨立者居多,且超過傾向維持現狀的比例;在政黨偏好上則傾向泛綠。 五、父母政黨傾向為泛綠的兒童,在族群意識上八成以上覺得自己是臺灣人;在統獨立場上比較傾向臺灣獨立;在政黨偏好上亦傾向泛綠。父母政黨傾向泛藍的兒童,在族群意識上較有「雙重認同」的看法;而在政黨偏好上則傾向泛藍。 六、生活在學校氛圍低度民主的兒童,政黨偏好比較傾向泛綠。 七、覺得自己是臺灣人、傾向「臺灣獨立」與「維持現狀」以及不論政黨偏好傾向「泛綠」或「泛藍」的兒童,在國家認同上大多數認定我們的國家名稱是臺灣。 八、傾向臺灣獨立、政黨偏好傾向泛綠的兒童,在族群意識上大多數覺得自己是臺灣人;而傾向兩岸統一及政黨偏好傾向泛藍的兒童,則較有「雙重認同」的看法。 九、政黨偏好傾向泛綠的兒童,在統獨立場上比較傾向臺灣獨立。
8

我國中學生民生價值取向 十年來之變遷

高泉金, GAO, GUAN-J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壹冊,約六萬字,分四章十二節。 第一章:緒論。下分四節;內容為:ぇ研究動機與目的,え政治社會化與基本概念。 ぉ政治社會化的研究途徑。お分析架構與假設。 第二章:政治社會化的效果。下分三節:內為:ぇ政治認知層面效果。え政治情感層 面效果。ぉ政治行為傾向層面效果。主要討論中學生個人基本特徵,與政治態度各層 面之相關。 第三章:政治社會化的機構。下分三節:內容為:ぇ家庭。え學校。ぉ大眾傳播媒介 。主要討論該社會化機構與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相關。 第四章:結論。下分二節;內容為:ぇ主要研究發現,え討論與建議。
9

台灣海峽兩岸兒童政治社會化研究

許秀容, XU, XIU-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海峽兩岸兒童政治社會化研究 一小學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 本論文全一冊,分五章十四節,共五萬餘字,概略敘述如下: 第一章緒言。闡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並於第二節中探討以往學者做過 的類似研究,以明優缺點,做為本研究的參考。 第二章敘述政治社會化的涵義與理論。 第三章首先闡述學校的政治社會化功能,再論述台灣海峽兩岸的教育理論基礎及雙方 的小學教育目標、小學國語教學目標,並加以比較,以視雙方教育的差異。 第四章用內容分析法的頻數、百分比率量化台灣小學國語課本及大陸小學語文課本, 分析其內容說些什麼;並利用方向模型探索雙方教科書內容如何說;然後加以比較, 印證四項假設:(一)大陸教育政治性高於台灣。(二)大陸教育政治方面偏重意識 型態的灌輸。(三)台灣教育政治方面注重權威角色的認同,所以強化兒童的政治社 群概念。(四)台灣教育重視倫理道德,因此德育類佔的比例較大陸高。 第五章結論。除了說明研究發現外,並檢討研究缺失,進而提供意見予今後有心做這 方面研者的參考。
10

中共正式與非正式大眾傳播媒介政治社會化功能之比較分析

邱淑容, Qiu, Shu-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擬以中共紅旗雜誌和民辦刊物為對象進行內容分析、並加以比較。研究方式有二 : 一、靜態分析─比較二者在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信仰、改革層面上的主張,以 明瞭二者對人民政治社會化功能的異同。 二、動態分析─以紅旗為根據,對鄧小平政權的政策與路線作趨勢分析。 本論文共一冊,九萬字,分六章十五節。 第一章 導論─研究背景之敘述 第二章 研究理論、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第四章 敘述研究成果(定量分析) 第五章 敘述研究成果(定質分析) 第六章 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019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