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不同性別消費者在正負面心情狀態下對於零食類型的選擇差異─心情修復觀點

陳祐嘉, Chen, Yu Ch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從心情修復觀點出發,探討不同性別消費者在正負面心情狀態下對於零食類型的選擇差異。從各種心情修復與商品享樂性相關文獻可知,消費者會藉由消費各種商品或服務來改善不好的心情,本研究鎖定零食為心情修復的商品,將零食的鹹、甜口味既存喜好與熱量高、低納入判斷零食享樂性高低之依據,並嘗試用心情修復理論(mood-repair)與補償性消費(compensatory consumption)來解釋零食作為心情修復商品的原因。 本研究將消費者對於鹹、甜口味的個人既存喜好納入考慮,發現零食的享樂性確實會受到消費者個人偏好所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熱量高的零食帶給消費者較高的享樂性感受,而個人對於鹹、甜口味的偏好,也會直接影響消費者對零食的享樂性高低感受,因此不能概括論定甜(鹹)一種口味就具有較高的享樂性。此外,本研究也發現男、女消費者在零食的選擇上是有所差異的,表示在消費者需要用零食進行心情修復時,性別差異其實也可能影響其零食選擇。本研究也針對熱量資訊,探討熱量呈現的有無是否有調節消費者選擇的效果,發現心情不好時,消費者的零食選擇會有受到熱量資訊影響的趨勢。 因為消費者可能會在「享樂、放縱自己」與「健康、愛護自己」之間加以取捨,所以如果想要在市場上推出新零食,可考慮消費者日益重視的健康因素,在零食產品面朝向低卡、低脂或低糖、低鹽等方向加以調整,而且,健康的零食老少咸宜,不限於年輕族群,未來將可能會有更大的市場。
2

大學生的心情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性別、心情經驗與幽默感、創意、學業成績之關係 / College students' mood experience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ender, mood experiences, and humor, creativity, academic performance

李毓娟, Li, Yuh Ji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之目的在探討大學生的性別、心情經驗與幽默感、創意、學業成績之關係。內容可分為三部份:(1)大學生的各種心情經驗之現況(2)探討性別在各種心情上的差異(3)大學生的各種心情經驗與幽默感、創意和學業成績等變項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各公私立大學院校學生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計有858人(男421人,女437人)。所採用的取究工具包括「心情經驗量表」、「幽默量表」、「創意經驗量表」、以及針對各依變項所設計的單一題目。研究中所使用之統計方法包括皮爾森積差相關、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等。   本研究主要的結果如下:   一、整體而言,台灣地區大學生的心情還算好,而女生的心情又比男生稍微好些。大學生最近的心情較差。   二、心情不佳的感受,經因素分析的結果共得「身心俱疲惶恐不安」、「鬱悶」、「提不起勁無法專心」、「心灰意冷」、「生氣不爽」、「難過想哭」六個因素,大學生最常有的心情不佳的感受為「提不起勁無法專心」   三、心情不佳的原因,經因素分析的結果共得「缺乏成就諸事不順」、「人際問題」、「學業問題」、「身體不適」、「感情問題」、「寂寞被冷落」六個因素,大學生最常因為「學業問題」而心情不佳。   四、心情不佳時的調適策略,經因素分析的結果共得「尋求刺激」、「主動的心情管理」、「另類活動的心情管理」、「被動的心情管理」、「逛街進食哭叫」、「電玩漫畫運動」、「觀賞影視」、「音樂活動」八個因素,大學生最常使用也覺得最有效的心情調適策略是「音樂活動」。   五、心情好的感受,經因素分析的結果共得「心曠神怡」、「雀躍飛揚」、「快樂自在」、「幸運受寵」四個因素,大學生最常有的心情好的感受為「心曠神怡」。   六、心情好的原因,經因素分析的結果共得「表現獲得肯定」、「親友相聚」、「生活充實看好書」、「凡事順利」、「解決問題擺脫壓力」、「感情順利」六個因素,大學生最最常因為「親友相聚」而心情好。   七、心情好時的維持策略,經因素分析的結果共得「尋求刺激」、「幽默利他」、「心靈認知活動」、「親友分享歌舞助興」、「獨自享樂悠閒自在」、「電玩漫畫運動」、「逛街進食」、「去舊佈新」八個因素,大學生最常以「獨自享樂悠閒自在」的策略來維持心情,但覺得最有效的心情維持策略則是「親友分享歌舞助興」。   八、在性別與各種心情經驗的關係方面,女生比男生常有「身心俱疲惶恐不安」、「鬱悶」、「提不起勁無法專心」、「心灰意冷」、「難過想哭」的感受,常因為「缺乏成就諸事不順」和「身體不適」而心情不佳,也較常使用「另類活動的心情管理」、「被動的心情管理」、「逛街進食哭叫」和「觀賞影視」的策略來調通心情;女生比男生常有各種心情好的感受,較男生常因為「表現獲得肯定」、「親友相聚」、「生活充實看好書」、「凡事順利」和「解決問題擺脫壓力」而心情好,較常用「幽默利他」、「心靈認知活動」「親友分享歌舞助興」、「獨自享樂悠閒自在」、「逛街進食」和「去舊佈新」等六種策略來維持心情;男生較女生常因為「感情問題」而心情不佳,較女生常用「尋求刺激」和「電玩漫畫運動」的策略來調適和維持心情。   九、在各種心情經驗與幽默感的關係方面,「心情不佳的感受」,除了「生氣不爽」與「幽默創造」是正相關之外,大多與幽默感有顯著的負相關,而以常有「心灰意冷」的心情不佳感受的人,幽默感較差;常因為「缺乏成就諸事不順」和「寂寞被冷落」兩種的原因而心情不佳者,其幽默感較差:在「心情不佳時的調適策略」方面,常運用「主動的心情管理」和「觀賞影視」者,其幽默感較高;常使用「被動的心情管理」和「逛街進食哭叫」者幽默感較差;常有各種心情好的感受者,幽默感較高:常因為各種原因而心情好者,幽默感較高:在「心情好時的維持策略」方面,常運用「幽默利他」、「心靈認知活動」、「親友分享歌舞助興」和「獨自享樂悠閒自在」者幽默感較高。   十、在各種心情經驗與創意的關係方面,常有「心灰意冷」的感受者,較少有「創新的科學的問題解決」、「舊瓶新裝」、「製造驚喜意外」、「電腦程式設計」等創意經驗,常有「生氣不爽」的感受者,則有較多的創意經驗;常因為「人際問題」而心情不佳者,較常有各種創意經驗;較常因為「學業問題」而心情不佳者,較不常有「運用新知精益求精」、「舊瓶新裝」等創意經驗;常採用「主動的心情管理」、「另類活動的心情管理」兩種策略者,較常有各種創意經驗(除了「電腦程式設計」之外);常有各種心情好的感受以及常有各種原因而心情好的人,除了「電腦程式設計」和「得獎獲選次數」等經驗之外,在其他各種創意經驗上都有較多的經驗;常採用各種策略來維持心情者,較常有各種創意經驗。   十一、在各種心情經驗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方面,較常有「提不起勁無法專心」、「心灰意冷」、「生氣不爽」等感受者,學業成績較差;越常因為「缺乏成就諸事不順」、「學業問題」、「寂寞被冷落」而心情不佳者,學業成績越差心情不佳時,越常採用「尋求刺激」的策略者,其學業成績越差,常採用「主動的心情管理」策略者,學業成績較佳;越常有「幸運受寵」的感受者,其學業成績較佳;越常因為「表現獲得肯定」、「親友相聚」、「生活充實看好書」而心情好的人,其學業成績越好;在心情好時,越常運用「尋求刺激」、「電玩漫畫運動」等維持策略者,其學業成績越差;較常採用「另類活動的心情管理」的策略者,其學業成績較佳。   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供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及教育輔導工作之參考。
3

消費者心情對產品屬性偏好及產品態度之影響研究

夏康寧, Xia,Kang-N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探討消費者的心情對於其產品屬性偏好與產品態度的影響;產品屬性的部分,強調的是消費者面對商品相關訊息時,對於外部與內部屬性之重視程度,態度的部分,則是指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喜愛程度與購買意願。本論文以一系列三個實驗,循序漸進探討心情對於消費者屬性重視程度及態度的影響,並試圖整合過去文獻中所謂心情的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將心情對於態度多元的影響路徑統整為一心情影響態度之模型。 研究一首先探討消費者的心情,是否會影響其在面對商品時,對於不同產品屬性重視的程度。研究一結果顯示,好心情的消費者較重視產品的外部屬性,例如:品牌、口碑等,而壞心情的消費者,則較重視產品的內部屬性,例如:體積、功能等。 研究二則從研究一的結果出發,更進一步探討,上述消費者對於產品屬性類型的偏好,是否會影響其對於商品的態度和購買意願。研究二的結果顯示,廣告訴求與消費者所重視的產品屬性搭配與否,的確會顯著的影響消費者的態度。例如:好心情的消費者,若是看到以外部屬性為訴求的廣告,會對該商品有較佳的態度和較高的購買意願;反之,同樣是好心情的消費者,若其所接觸的廣告是以內部屬性訴求為主,則對於該商品的購買意願和態度都不會太高。 研究二的結果驗證心情的好壞會影響消費者對於資訊型態的偏好,就商品而言,就是對於產品屬性類型的偏好,此偏好與廣告訴求一旦結合,便能對於商品態度和購買意願產生影響,此可謂心情的間接影響。心情對於態度的影響,除了間接影響之外,事實上生活經驗與許多文獻也指出,心情的好壞,可能直接影響態度;亦即心情好則態度便佳,心情壞,則對產品的態度也就不好。由此可見心情對於態度之效果,相當多元,研究三便是提出一架構來整合心情的直接與間接影響,亦即,研究三主要目的便是探討何種情境下,心情會產生直接影響,而何種情境之下,會產生間接影響。 研究三指出不同的心情意識,可能是心情循不同路徑對態度產生影響的關鍵。研究三的結果顯示,當心情意識是屬於動機式時,人們對於自己心情的來源有所意識和歸因時,心情對於商品態度的影響,是透過認知歷程,也就是屬性重視程度的偏好與廣告訴求之搭配,來達到效果,亦即所謂的間接影響。而心情意識屬於背景式時,心情只是一種背景氛圍式的存在,人們對於自身心情沒有特別的意識與歸因,心情的歡欣與不悅便會直接反應至態度的好壞,也就是所謂的直接影響。 /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moods on consumers’ attitudes, purchase intention, and cogni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s. This research included three studies, and all the hypotheses in the three studies were examined by experiments. In the experiments, respondents’ moods were elicited by short films or music, and the cogni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product were measured. In study o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moods and their weights on product attributes were probed. The result of study one show that consumers in good mood incline to focus on the extrinsic attributes more than intrinsic attributes; the consumers in bad mood inclin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rinsic attributes than extrinsic ones. For the neutral mood respondent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attributes in their decision weight. Therefore, this study show that moods indeed influence the cogni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s. Following study one, study two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consumers’ cognition that biased by moods on their attitudes toward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consumers in some moods and have certain tendencies to emphasiz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product attributes, the advertisement that fits to their concerns can induce better attitude than that doesn’t fit. For example, consumers in good mood favor products appealing extrinsic attributes, such as brand and word-of-mouth. On the other hand, if happy consumers see the intrinsic attributes appealing advertisement, such as function and volume, they won’t appreciate those advertisement and products. Study one and two discussed the process that mood influence attitude through cognition.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life experience, there is another process that mood influences attitude directly and isn’t involved any cognition element. Study three tried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to delineate these two processes. The results of study three indicated that mood awareness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whether mood influence mood directly or via cognition components. When the consumers are under motivational mood and can aware the sources of moods, the mood effect is indirect and involved cognition elements such as study one and study two. On the other hand, when consumers are under backdrop mood and doesn’t aware the source of mood, the mood can reflect to the attitude directly.

Page generated in 0.01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