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3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兩岸產業關聯效果與貿易效果對台灣經濟成長影響之估計

盧鈺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中國大陸經濟改革開放之後,兩岸經貿交流愈來愈密集,台灣對中國大陸進出口比重逐年增加,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經濟有一定的影響力。本研究利用Akita所發展出之擴展的成長因素分解公式來探討1997-2002年兩岸產業關聯效果及經貿效果,並進行二項政策模擬,一為當台灣對中國大陸進出口同時增減時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影響,二為當中國大陸產值增加或減少1%和2%時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Akita模型經濟成長因素分解效果之探討,從台灣國內最終需求、其他出口擴張、中國大陸對我國之最終需求、進口替代、台灣投入係數等五個效果以看,可以發現電機及電子產品對台灣經濟發展最為重要,其次是商業及餐飲旅館業。 政策模擬估計結果顯示:整體而言,開放中國大陸進口和對中國大陸出口,對台灣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尤其是石化原料及其製品業,但仍有不獲利的產業,其中受害最大的是礦產業。另外,隨著中國大陸產值增加,台灣整體的產值成長率有遞減的現象。受挑戰的產業為其他製品業、石化原料及其製品業與電機及電子產品業。因此針對產業的特性,考慮兩岸產業結構以及比較利益前提下,採取適度之產業政策及兩岸對策對台灣經濟發展是必要的。
2

綠色稅制改革所得重分配之研究 / Study on income distribution of green tax reform

許景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綠色稅制改革始於1990年代,在此前歐美主要稅收所得來源為所得稅,隨著歐美國家面臨經濟與財政困境,課稅項目漸漸地轉向環境稅,最先實施的國家為北歐國家,目前我國正面臨經濟衰退,且新政府上任後,增稅政策屢屢遭到民眾的反彈,有些學者認為,環境稅有辦法達成「雙重紅利」,既能增進環境品質且改善所得分配,不失為一向好的課稅工具。 本研究以民國100年行政院主計處的「產業關聯表」與「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估計綠色稅制改革的所得重分配效果,利用投入產出分析法,估計環境稅對於消費支出項目價格影響,再將環境稅稅收金額作為所得稅減免與移轉收入減免用途,最後估計吉尼係數,觀察實施綠色稅制改革後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實證結果顯示,環境稅是一具有累退性質之租稅,故單純課徵環境稅會造成所得分配惡化,且課徵越高之金額,所得分配惡化越嚴重;實施綠色稅制改革後,所得分配都較原始值平均,且綠色稅制改革金額越大之方案,改善所得分配效果則越好。
3

台灣製造業貿易型態結構轉變之檢定

鄒孟文, ZOU,MENG-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目的在檢定近二十年來生產因素秉賦與台灣製造業的貿易形態及其結構性 的變化。過去文獻中,有關台灣對外貿易形態的實證研究,大都應用生產因素的「投 入產出分析法」與「迥歸分析法」二種,而且皆是單一年的橫斷面資料之分析,然而 卻缺乏長期性的觀察。本文研究之目的的即在於融合橫斷面與時間序列資料,對台灣 自民國55年至75年製造業對外貿易形態的轉變作一分析。 本文可分格為三大部分。首先,依據民國55.60.65.70.與75各年度「工商普查報告」 ,配合「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分別以製造業細分類與中分類之資料作「迥歸分析 」。其次,再以上述資料應用「機率模型」之 Probit(或Logit)分析則是由「質」的 觀點來衡量。 第三,根據「勞工統計月報」、「工業生產統計月報」與行政院主計處估計之逐年製 造產業別固定資本存量,配合「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融合了民國55年至75年製造 業橫斷面與時間序列之合併資料,應用Multivariate Cusum Test,來檢定台灣地區貿 易型態的結構性變化,並測量個別生產因素對結構轉變的影響程度。 根據橫斷面資料可瞭解生產因素秉賦和貿易比較利益型態,而由橫斷面與時間序列合 併資料分析,能瞭解長期性各產業貿易結構的轉變。

Page generated in 0.02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