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消費金融授信管理-流程影響因素之分析余適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授信業務為銀行主要業務之一,亦為銀行收益的主要來源,授信品質之優劣影響銀行經營之健全甚鉅,因此在金融危機中,許多銀行已調整其授信內容,對企業放款權值大幅降低,增加消費性貸款的比重,避免授信風險過度集中。消費性貸款具有金額小,核貸案件多且速度快等特性,再加上授信對象也就是借款者個人之還款來源,不若企業放款戶有較多可供取得的資訊佐證參考,亦具相當之潛在風險,因此良好的授信管理格外重要。
自從開放民營銀行後,近年國內銀行業之消費性放款業務的蓬勃發展與金融產品的創新,主要是部份國內新銀行及外商銀行積極投入市場所致,其中許多金融商品及金融財務工程技術係引進國外或全然創新,就國內多數銀行而言相當陌生,以往我國金融業由於國營者多,尤以老行庫的影響最為顯著,因此當各銀行為搶佔此一市場時,往往僅就商品的表象模仿,並未就商品本身的潛在風險仔細評估,更重要的是未建立合適的風險管理機制,若控管失策將如同企業授信一般,逾期放款與日俱增,嚴重侵蝕銀行獲利。
自亞洲金融風暴後,新政府力主大改革情況下,開始視風險管理為首務,因此它在金融業務上所扮演角色也甚重要。經營消費性貸款的目的,就是在合理的可接受的風險程度下,追求最大利潤,有鑑於此,本研究著眼於消費金融授信管理的流程探討,並針對新銀行消費性貸款授信管理制度的現況與執行面的落實與否加以分析,藉以找出適當的解決之道,為銀行之經營提升績效。
|
2 |
審計報告之資訊內涵-運用於財務危機之預測 /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udit Reports to Financial Distress Forecast Model蔡麗君, Tsay, Lih Ji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經濟景氣的因素及製造業與建築業的景氣停滯,使得銀行的逾放比率及金額大增,遂使得銀行經營更加困難。根據現行辦法規定,當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額度超過三千萬以上者,必須檢附會計師的融資簽証報告,且融資簽証業務一直都是會計師主要的業務之一,故本研究將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內涵-運用於財務危機之預測,即是結合財務報表的資訊及審計報告意見型態的資訊建立一套較佳的財務預警模式,以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內涵於財務預警的貢獻。
本研究以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庫中於民國八十一年底及民國八十一二年底仍列為催收或呆帳的公司且在發生財務危機前三年有完整的財務報表為違約公司,運用違約公司的所屬產業別、資產總額及銷售額為配對標準,選出正常履約公司進行分析。計算十九種公司財務比率、十九種產業相對財務比率及審計報告意見型態為變數,區別前期樣本及全體樣本分別建立財務預警模式。
首先先檢定財務比率是否符合常態分配的假說,其次檢定財務資訊的資訊內涵,亦即比較二群體間財務比率是否有差異,最後分別運用因素分析及不採用因素分析建立Λογιτ模式,並比較模式的正確性及加權效率性以選擇出較佳的模式。
研究結果如下:
1.在前期樣本中,不論採用何種變數,僅有固定資產比率符合常態性假說;在全體樣本中,均不符合常態分配的假說。
2.以公司財務比率為變數時,有八種財務比率於二群體間不具差異性;但當以產業相對財務比率為變數時,則有十一種財務比率於二群體間不具差異性。
3.審計報告具資訊內涵,對於預測企業是否發生違約與否有所貢獻。
4.不論採用何種變數所建立的財務預警模式對於前期樣本及全體樣本的正確分類上均優於隨機分類,但對於後期樣本的正確預測上則不優於隨機分類,故模式的貢獻有限。
|
Page generated in 0.14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