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資訊使用者的觀點論審計報告之功能陳成庚, CHEN, CHENG-G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二、五00∼三、000字)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問卷設計與問卷對象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五節 論文結構
第二章 財務報表和資訊使用者之關係(一0、000∼二0、000字)
第一節 會計資訊在決策上所扮演的角色 確定財務報表所提供的資訊,對外部使用
者在決策上的作用及其限制
第二節 以資訊使用者為導向的會計資訊 為滿足資訊使用者的需要探討財務報表,
報導會計資訊應遵行的方向
第三節 財務報表之內容和報導 財務報表應如何報導,才能使會計資訊有效溝通,
以發揮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第四節 本章結論
第三章 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之關係(二0、000∼二五、000字)
第一節 專業判斷在會計資訊上所扮演的角色 確定專業判斷的必要性,並探討其影
響之因素及對會計資訊的影響
第二節 允當表達在審計報告上的意義 探討允當表達之意義,藉以確定審計人員的
責任
第三節 會計資訊之表達和審計報告之種類 從理論上探討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之關
係
第四節 本章節論
第四章 資訊使用者和審計報告之關係(二0、000∼二五、000字)
第一節 審計報告之內容在傳遞會計資訊上所扮演的角色 審計報告內之行文用字與
傳遞會計資訊之關係
第二節 審計責任的意義 探討審計人員的責任,藉以加強審計報告之可靠性
第三節 資訊使用者對審計報告種類的了解 從實證中探討審計報告是否真正達到傳
遞會計資訊的作用
第四節 本章結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五、000字)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
2 |
審計報告沿革及其溝通功能之研究陳怡成, CHEN, YI-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以審計人員的查核報告書為研究範圍,旨在追蹤查核報告書的發展程,討論大
眾對查核報告書內容的認知差距,介紹AICAP
為縮短此一差距所作的努力,以期尋求最適合我國情沿的查核告報書內容。
查核報告書乃會計師對公司財務報表之允當性表示其專業意見所簽發之報告書。社會
大眾在從事投資或授信決策時,常須藉助會計師的查核報告書,來判斷作為決策依據
之財務報表是否可靠。然而,查核報告書之內容篤措詞是否能夠有效地將資訊傳遞給
使用者,卻備受質疑。AICPA
針對此一情形,於1988年4月發佈了第58號審計準則公報(SAS NO.58),
對自1948年沿用至今的查核報告書內容作了相當幅度修改。
本論文的第一部份,對查核報告書之發展歷程依年代作一有系統的整理,探討各時期
發生變革的原因。第二部份說明現行查核報告書所欲傳達的資訊內容,以及報告書使
用者對資訊內容的認知差距。第三部份介紹SAS NO.58制定的背景以及修改重點。
本論文實證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採實驗室實驗,以學生做受試者,旨在探討不同用
語之查核報告書的溝通效果。第二部份採郵寄問卷調查,受試對象為會計師與銀行人
員,旨在了解此二團體對於修改現行查核報告書的意見。
|
3 |
審計報告之資訊內涵-運用於財務危機之預測 /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udit Reports to Financial Distress Forecast Model蔡麗君, Tsay, Lih Ji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經濟景氣的因素及製造業與建築業的景氣停滯,使得銀行的逾放比率及金額大增,遂使得銀行經營更加困難。根據現行辦法規定,當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額度超過三千萬以上者,必須檢附會計師的融資簽証報告,且融資簽証業務一直都是會計師主要的業務之一,故本研究將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內涵-運用於財務危機之預測,即是結合財務報表的資訊及審計報告意見型態的資訊建立一套較佳的財務預警模式,以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內涵於財務預警的貢獻。
本研究以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庫中於民國八十一年底及民國八十一二年底仍列為催收或呆帳的公司且在發生財務危機前三年有完整的財務報表為違約公司,運用違約公司的所屬產業別、資產總額及銷售額為配對標準,選出正常履約公司進行分析。計算十九種公司財務比率、十九種產業相對財務比率及審計報告意見型態為變數,區別前期樣本及全體樣本分別建立財務預警模式。
首先先檢定財務比率是否符合常態分配的假說,其次檢定財務資訊的資訊內涵,亦即比較二群體間財務比率是否有差異,最後分別運用因素分析及不採用因素分析建立Λογιτ模式,並比較模式的正確性及加權效率性以選擇出較佳的模式。
研究結果如下:
1.在前期樣本中,不論採用何種變數,僅有固定資產比率符合常態性假說;在全體樣本中,均不符合常態分配的假說。
2.以公司財務比率為變數時,有八種財務比率於二群體間不具差異性;但當以產業相對財務比率為變數時,則有十一種財務比率於二群體間不具差異性。
3.審計報告具資訊內涵,對於預測企業是否發生違約與否有所貢獻。
4.不論採用何種變數所建立的財務預警模式對於前期樣本及全體樣本的正確分類上均優於隨機分類,但對於後期樣本的正確預測上則不優於隨機分類,故模式的貢獻有限。
|
4 |
繼續經營之評估與審計報告資訊功能的研究郭水義, GUO, SHUI-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審計報告係獨立會計師專業意見之表達,目的在協助財務報表使用者作審慎的判斷與
決策。本論文係就企業繼績經營問題,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功能。
財務報表之主要使用者為投資人與債權人,因此,本論文將實證研究劃分為二:實驗
一之受試者為投資顧問公司之研究人員,實驗二之受試者為本國銀行總行之徵信及相
關人員。
至於研究之自變數為:審計報告之意見型態(無保留意見加說明段、保留意見)與審
計報告說明段之位置(中間段、最末段)。應變數則為受試者表示建議投資或貸款之
可能性。
變異數分析之結果顯示:企業面臨繼續經營危機之問題時,會計師出具之審計報告,
不論其意見為「無保留意見加說明段」或「保留意見」,其資訊功能並無顯著差異;
而說明段之位置不論在「中間段」或「最末段」,其資訊功能亦無顯著不同。
|
5 |
審計溝通功能之研究--投資者對於審計報告之了解許俐雅, XIE, LI-Y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獨立會計師的貢獻,在於給予財務報表信用,對財務報表實施審查。對會計師而言,
其有將其審查的性質和意見,傳送予財務報表使用人,方能稱為有效的溝通。
學者一般認為審計報告具有溝通上的缺陷,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見,本論文的
主要內容,則係針對這項課題:
一、討論溝通理論的基本觀念。
二、實證研究投資者對於審計報告中的用辭和觀念的了解程度。
三、依實證的結果,並參考有關文獻,重新檢討現行的審計報告是否需要修正。
|
Page generated in 0.01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