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繼親家庭青少年之生活適應歷程 / The life adaptation processes of teenagers in stepfamily黃瑞雯, Huang, Ju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對離婚率的高漲,家庭型態呈現多元的變化,有關單親家庭的研究國內外已多所著墨,但對於單親後再婚的家庭狀況卻潛藏在核心家庭外貌下而忽略了其真實生活經驗與需求。繼親家庭的組成對家庭成員而言,帶著過去的生活經驗進入繼親家庭,經驗了離異與重組的過程,一連串的改變、壓力與調適,尤其對於繼親家庭中的青少年而言,游走於獨立與依賴之間,但卻又深受家庭之影響。因此,本研究以質化方式深入訪談18位12-20歲的繼親家庭青少年,由其主觀的經驗陳述,深入了解他們將如何認知與解讀繼親的進入,以及在繼親家庭中的適應情況。茲將結果摘述如下:
1.繼親家庭的準備與改變
繼親家庭不可避免的面臨成員間的第一類接觸:對於生親而言,以再婚時子女年齡的大小作為詢問與否的標準,但研究卻也發現有少數例子是持續保持家庭秘密--繼親家庭事實;對於繼親而言,小心翼翼的期盼「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以討好子女之方式,並著手家庭一體感之建立,如:稱呼的改變或姓氏的更動,再者,有些家庭則是在婚前以同居方式增加繼親子相處與調適之機會。然而,對於子女而言,多是被動的接受繼親家庭的事實,認知並體貼大人的需要。
經驗了繼親加入後的一段蜜月期,伴隨著忠誠問題而勾起雙重失落的經驗,失落了過去與生親之親密依附,也失落了單親家庭中的代親職角色。子女需要時間來哀悼。研究中發現,子女學習以樂觀、跳脫傳統的家庭框架來面對繼親進入的優點,以及經由雙親和平轉化子女的分離焦慮,皆有助於繼親家庭中青少年之調適以及繼親家庭之建立。
2.繼親家庭職務模式
繼親家庭之管教模式多呈現以「生親為主、繼親為輔」,或是「生親扮黑臉、繼親扮白臉」之情況。分析狀況主要為互動結構使然,繼親家庭乏過去共同的歷史,繼親被視為「局外人」,管教衝突互動下來之結果,繼親多半會選擇淡出管教之列;相對於生親的職務角色則呈現「中間人」之兩難角色情況,研究中發現子女多會體諒生親之兩難而選擇以忍耐、逃避來因應。
建立信賴的親職系統,有賴於三角關係的動員,繼親善意對待、生親背後支持、強化新配偶間的婚姻連帶、以及子女樂觀信念。
3.繼親家庭關係
繼親子關係:子女帶著對過去經驗或價值來評量繼親,對繼父之評量焦點為經濟能力、對於繼母則多為親職能力、或是全方位評量綜合,顯然繼母較繼父難為。子女依照評量標準進而決定心理取向與因應;研究中發現子女多以工具取向評量,並接納繼親成為生親輔佐者、家務氣氛調劑者、家務與經濟分擔者角色。子女們也多認知養育較生育來得有恩典。
生親子關係:生親子間具有單親生活的革命情誼,面臨繼親之進入,挑起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的爭戰,雙重束縛之情緒油然而生,子女仍維繫著「代親職」的角色而對生親有心疼之感受,加上不安全感所引發對生親的氣憤與失望、擔心「又」被生親遺棄。
原親子關係:原親子間多呈現不聯絡、不穩定之情況。原親探視之過程中除了表達關心、提供支援、並與繼親相較彼此之親職能力,尤其在「兩個女人的戰爭」中更是鮮明。原親子關係中也發現,手足中排行老大者之依附關係尤其明顯,以家庭系統來檢視,老大的疏離反倒有助於其他手足或成員轉而投向繼親家庭之融合。
手足關係: 手足關係潛藏著陪伴與競爭的關係,:繼親家庭中的手足關係可能是親手足、半手足或是無血緣連帶之繼手足關係,而半手足間容易競爭資源或是寵愛,但卻也可以經由血緣關係的聯繫而強化繼親家庭的合法連帶。
4.支持系統與適應情況
支持系統與適應情況息息相關。青少年最主要的支持系統為親屬與朋友。親屬資源中又以直系血親為最,常成為替代父母的義務照料者,尤其是「娘家」的資源。朋友資源則是青少年的另一個避風港、或是逃避家庭的防空洞。然而繼親家庭具有環境上易變動之特質,轉學「後遺症」常導致小孩缺少時間來建立信任與親密關係。
個人情緒適應與影響;青少年多以求助朋友或是轉移注意力來調適情緒與壓力。而繼親家庭對於其人格之影響,明顯表現在:追求獨立的課題上,期待離家生活,或在經濟上尋求獨立;再者,由於受到過去父母婚姻經驗之影響,模仿與學習父母因應之道,人格特質呈現兩個極端--敏感與無力感。
家庭適應:藉由受訪者家庭圖像的呈現解讀其弦外之音,家庭圖像有:傳統型--規律生活、關係人的組成、有雙親等,或是簡單型--家是一個居住的殼,以及理想型--家是愛的組合體。圖像之下呈現有抗拒、接納與順服三種因應方式。研究中發現家庭圖像都依據某種邏輯切割出家庭中的聯盟關係。
學校社會適應:學校對青少年而言是個具體而微的小社會縮體,面對繼親家庭之社會負面刻板印象。多數受訪者對外採取隱瞞繼親家庭之事實,或是以敷衍帶過的方式,甚至以「單親家庭之名」來包裹繼親家庭之事實,少數受訪者則是僅對小團體透漏,全然不在意的則佔少數。
|
2 |
單親家長工作與家庭平衡之研究─檢視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系統之性別差異 / A study of single parents’ work and family balance─The gender difference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support system葉歆伶, Yeh, Hsin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單親就業家長所面臨之工作與家庭平衡問題,並就性別觀點,針對男女單親家長所具有之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系統差異進行檢視,以進一步探究影響支持其工作與家庭角色平衡之因素。本研究之方法,係以育有未滿18歲未成年子女之十一位單親就業家長為研究對象,包含五位男性與六位女性,採用深度訪談法進行質化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工作與家庭平衡概況方面:無論男女單親家長均面臨較高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困境,但女性單親家長因家庭角色影響工作角色之程度較男性單親為高,而男性單親家長因工作角色影響家庭角色之程度則較女性單親為高。
二、工作與家庭平衡支持方面:非正式系統中,男性單親獲得工作與家庭角色平衡支持的程度較女性單親為高;正式系統中,男性單親在企業職場獲得較高工作角色支持,而女性單親則是在政府社會服務與結構性非正式系統中獲得較高的工作與家庭平衡支持。
三、工作與家庭平衡能力之影響因素方面:托顧服務及請休假制度均有助於單親家長取得家庭角色之平衡,工作彈性化措施則有助於單親家長取得工作角色之平衡;此外,傳統父系社會觀念直接影響男女單親家長取得非正式系統對支持家庭角色平衡之性別差異,職業取向則間接影響男女單親家長取得企業職場支持工作角色平衡之性別差異。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文參考歐美先進國家之友善單親相關政策與方案,嘗試對政府之社會與勞動部門、非營利之單親服務機構及企業組織,就政策面與實務面分別提出相關改善建議,以供未來研究政策規劃與執行之參考。
關鍵詞:單親家長、工作與家庭平衡、友善家庭政策、社會支持系統、性別差異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work and family balance challenges of employed single parents in Taiwan. From the gender perspective,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ingle fathers and single mothers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upport systems. Further,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factors which support the single parents to balance their work and family roles. Adopting in-depth interview, this study interviews employed single parents who raise children under 18, including five fathers and six mother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Both single fathers and mothers face higher work-family balance difficulties, but single mothers’ family-work conflicts are higher than single fathers, while single fathers’ work-family conflicts are higher than single mothers.
2. Single fathers have more informal support resources to the balance of work and family roles than single mothers, and also get more support on job than single mothers from companies. Instead, single mothers get more resources from government’s social services and structured informal system to balance work and family roles than single fathers.
3. Family care service and leave program are both useful to help single parents to obtain the balances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and the measures of work flexibility are helpful for single parents to balance their job roles. In addition, under the informal systems, the patriarchal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ffects gender differences directly in terms of single parents’ balance of family roles. On the other side, career orientation affects gender differences indirectly to obtain the balance of job roles in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is thesis makes some suggestions on policy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for government's social and labor department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companies.
Keywords: single parent, work and family balance, family-friendly policies, social support system, gender difference
|
Page generated in 0.35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