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29
  • 687
  • 257
  • 143
  • 41
  • 11
  • 2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144
  • 1144
  • 485
  • 450
  • 210
  • 190
  • 182
  • 159
  • 157
  • 155
  • 152
  • 151
  • 150
  • 150
  • 13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學生家長的職業和家庭經濟狀況的資料對教師期待的影響

張秀敏, Zhang, Xiu-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約三萬字,分六章敘述之。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之目的;係在探討學 生家長的職業(分公教、工商、漁、和農四種)和家庭經濟狀況(貧、富兩種)對 教師期待的影響。第二章有關文獻之評述。檢討教師期待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師生 間交互行為之影響,教師的評鑑行為之影響及形成教師期待的因素。第三章研究方 法。說明本研究的實驗設計(2X4多因設計),研究對象(台北市國中導師), 研究工具(學生資料卡和學生學習行為量表),研究過程,和統計方法(二項式變 異數分析和X2 )。第四章分析本研究之結果。第五章討論及解釋本研究之結果。 第六章說明本研究在教育上的意義及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22

內外控取向與自由選擇對閱讀成績的影響

吳子輝, Wu, Zi-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從五章來敘述,第一章引言,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研究問題與假設以及 有關名詞的操作定義。第二章有關文獻評述,說明Rotter內外量表的信度效度和適 用對象,以及有關內外控取向的研究評述。第三章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的實驗設計 ,實驗過程、實驗工具和材料。第四章結果,根據統計分析,驗證本研究各項假設 是否得到支持。第五章討論,解釋本研究的各項結果以及其涵意與貢獻,全文共約 二萬字。
23

國內某大學大學生對課堂測驗不公平試題特徵之研究

何東墀, He, Dong-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發現學生對課堂測驗不公平試題之特徵為何,並探討試題之難度 和鑑別方興其被認為不公平是否有關,以及測驗的信度與其試題的不公平是否有關 。 本研究的假設為出學生答對或答錯某題,對選擇該題是否為不公平無關; (2) 試題 的難度與其被認為不公平無關; (3) 試題的鑑別力與其被認為不公平無關; (4) 測 驗的信度與其試題的不公平無關。 本研究以選修普通心理學的一百零六位政治大學的學生為受試對象上其中民社系一 年級佔四十九名( 包括其他系的選修生 ); 中文系二年級乙班佔五十七名( 包括其 他系的選修生 )本測驗的出題範圍是以該科的「語言」和「思想」兩章所已授的教 材為主。測驗分為A 、B 兩部分,A 部分是二十六題四選一式的選擇題,B 部分是 一張問卷,要受試學生依其受教育的經驗,判定二十六題中那些試題是他認為不公 平的試題,並說明不公平的理由安在。在二十六題中,第二題和第二十五題是課堂 上未講授的。分別稱為「語言詐題」和「思想詐題」。 本研究採三種統計方法來檢定上述的假設。這三種統計方法是: (1) 克力獨立檢定 法; (2) 史皮爾曼等級相關公式; (3) 庫德-李查森公式20。 本研究的結果有如下的發現: (1) 不排斥上述的零假設。 (2) 受試學生認為不公平試題的特徵是: 1.試題的標準答案不明確。 2.試題過於瑣碎或涉及無關的材料。 3.試題的語意曖昧、模稜兩可。 4.試題中包含了不必要的複雜的、含混的、或怪異的語言。 5.試題不是出自課本或其他閱讀材料之中。 6.試題太專門或太難。 7.課堂上講解不清的試題。 (3) 兩詐題在第二次測驗時,被認為不公平的次數多於第一次的測驗。 本研究均對上述的發現分別予以解釋分折,並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24

柯南特教育思想研究

黃坤錦, Huang, Kun-J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美國科學家兼教育家柯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 l893-) 的哲學思 想和教育思想。柯氏為一融合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哲學思想人物,但經驗主義的 色彩較為濃厚。教育目的在於1.公民教育2.生活教育3.職業教育4.教育功能是社會 化的歷程,注重個人的社會化,注重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教育行政上主張形成全 美國各州統一的教育政策使分權的狀況加以集中。課程方面注重學術理論性的科目 ,如約語言、數學、自然科學注重人材教育。師範教育方面,宜增加一般課程的教 學而減少教育科目,同時柯氏堅決主張反共約教育觀點。柯氏是忠於美國立國精神 和建國理想的教育學者,肯定美國綜合中學的價值。
25

社會背景與圖畫、文字對自動類聚的影響

李富言, Li, Fu-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社會背景與圖畫、文字對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的影響。 本研究的實驗設計是2X4 的多因設計。依變因是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而自變因是 社會背景及圖畫、文字。社會背景分為公教、商、漁、和農四種,並根據取樣地區 的不同,分為城市( 含公教及商兩種 )與鄉村( 含漁及農兩種 )。因此,又可轉為 2X2 的多因設計。 每一種社會背景的受試,各以隨機方式抽敢100 人,( 男女各50人 )共400 人,再 用隨機的原則,分為圖畫及文字兩組,結果一共有8 組,每組50人( 男女各25人 ) 。受試者的社會背景係根據問巷調查的結果選定的。實驗進行其間,因缺席和未按 說明作業者,均予以淘汰不計算。為使各組人數相等,每組各隨機抽取36人( 男女 各18人 )。故最後實際的受試者一共288 人。 本研究假設: 社會背景不同,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沒有顯著的差異; 圖畫組自動類 聚及回憶總數的成績,比文字組好; 社會背景與圖畫、文字對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 有顯著的交互影響。 實驗時是用團體測驗的方式進行,每次10個人。用幻燈機呈現圖畫或文字給受試者 看。然後令受試者自由回憶。每一種刺激情境,包含20個”名詞”,分為4 類即: 衣飾、動物、水果、和文具,每類各含5 個名詞。每一個名詞呈現的時間是4 秒鐘 ,實驗的說明是用錄音機播放,而受試者回憶的時間是3 分鐘。 本研究的結果保用二項式變異數分析的方法,分析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結果發現 : 社曾背景自動類聚的成績並無顯著的差異,可是回憶總數的成績卻有顯著的差異 ,用t 測驗的結果,農社會背景此公教及商兩種社會背景為差。圖畫與文字兩種刺 激情境,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的成續,均無顯著的差異。而社會背景輿圖畫、文字 對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的成績,均有交互影響。進一多用t 測驗分析的結果,發現 農一圖畫組,無論自動類聚或回憶總數,其成績都比其他各組為差。尤其比漁一圖 畫組差。更有趣的是: 各種社會背景均兒童,並不受圖畫或文字的影響,而獨農民 子弟的文字表現比圖畫好。作者從(1) 中國文字的特性,(2) Gagne(1970) 論,(3 ) 環境的差異等三個觀點來解釋並討論。但是,若將社會背景分為城市與鄉村,則 發現: 城市與鄉村,無論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均無顯著的差異,而且和圖畫、文 字,對自動類聚及回憶總數亦無顯著的交互影響。
26

歐氏手工靈巧測驗之研究

何義清, He, Yi-Q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報告共分七章,除第一章為引言外,第二章敘述歐氏手工靈巧測驗的編製經 過、測驗內容、施測手續、計分方法、常模、信度與效度、測驗結果的解釋,以及 各家對本測驗的評論等。第三章敘述多方面研究結果,藉以考驗本測驗的信度和效 度,並探知這兩種測驗的內部相關。第四章敘述取樣測驗的結果,並根據測驗結果 建立我國國中學生暫用常模。第五章根據測驗結果,比較我國各類拔工和國中學生 在手工靈巧上的差異,推算出臨界分數,並比較各種職業所需靈巧度的高低。第六 章分析與手工靈巧有關的各項因素、第七章則撮述本研究各項重要結果,作為結束 。
27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制度之研究

林榮模, Lin, Rong-M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計分七章。第一章緒論: 分三節。敘述研究的動機: 目的、範圍、方法、條 件、及限制。第二章工業職業教育制度的意義: 分三節。解釋工業職業教育制度 的意義、範圍、及時代意義。第三章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制度現況: 分兩節。敘述 制度產生的背景,有關制度的回顧、現況( 包括學校教育制度及職業訓練制度 ) 。第四章美國工業職業教育制度現況: 分兩節,敘述制度產生的背景,及制度的 實際 )包括行政組織、國會補助措施、各節職業校班制度 )。第五章日本工業職 業教育制度現況。分兩節。敘述制度產生的背景,及制度的實際( 包括工業教育 改革、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制度 )。第六章中、美、日三國工業職業教育制度之綜 合比較研究: 分五節。分別比較其制度產生背景,教育行政制度,工業職業與專 科學校制度、工業職業訓練制度、及建教合作制度。第七章總結論: 分三節。分 別就研究目的項目論述我國工業職業教育制度形成之動力,優點和缺點,及提出 改進之意見。
28

孔德實證哲學及其教育思想

李建中, Li, Jian-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導論: 教育與哲學 第二章孔德的生活與著作 第三章人類心智發展的法則 第四章實證科學的層級 第五章實哲學的精神 第六章實證哲學社會論 第七章實證哲學情感論 第八章實證哲學教育論 附錄文學、科學、哲學
29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現況之調查研究

葉于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目的首先要瞭解台北市的現況,其要點包括台北市的地理環境、人口分佈 、學齡前兒童與學齡兒童約分佈情形、台北市教育發展的概況、國民中學學區劃分 的原則和學區劃分後學生的通學情形。其次介紹先進國家學區劃分問題的理論與實 際,美國與日本兩國學區劃分的理論與經驗等。最後筆者希望本專題研究的結果, 能對台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的問題有一清晰明確的認識,並就可能解決的辦法提 出建議,以供教育當局參考。 本論文共分為四章、十二節; 第一章緒論,分篇四節,分述研究的動機、目的、範 圍、方法、資料來源及名詞銓釋。第二章有關學區問題的研究分為四節,第一節學 區劃分的原則,說明劃分學區時所應顧及的幾項主要原則與次要原則。第二節台北 市的地理環境、人口分佈及教育概況係對台北市的地理環境,一般人口的分佈情形 及其消長做一明確的認識,同時亦討論台北市教育發展的概況。第三節台北市國民 中學學區的劃分。第四節美國與日本的學區制度,分別介紹美國與日本實行學區制 度的理論、困雞、及理想學區的標準。第三章台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現況調查的 經過與結果的分析,第一節為調查的經過。第二節為調查結果的整理與分析。第四 章結論與建議。
30

刺激重覆出現對遺忘曲線的影響

馬信行, Ma, Xin-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討論下列假說(A) 刺激先在神經系統留下活動性記憶痕跡,然後轉入 構造性記憶痕跡(B) 記憶痕跡不會自然衰退(G) 刺激重覆出現是一種尋找過程(D) 新刺激如在活動性記憶痕跡找到舊刺激,使成為短暫記憶,如在構造性記憶痕跡找 到,便成長期記憶。實驗1 在此較短暫記憶與長期記憶下的遺忘曲線。結果支持我 們的假說。結論是除了上面假說獲得支持外,我們認為刺激重覆出現除有尋找功能 外,還能歸併消息單位,使我們的神經系統不會因為刺激數目的增多而爆滿。在教 育上的涵義是如果使教材分佈的重覆出現,則教材易轉入長期記憶,考試可當作使 教材重覆出現的工具之一。

Page generated in 0.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