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吳廷翰氣學思想研究

林秀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吳廷翰氣學思想研究摘要 吳廷翰個性「疾惡尚嚴,而意實仁恕」,人如其號「蘇原」:「臭味芳烈」,高潔自守,不隨俗奉承。「性與時格」四字正是他一生的寫照,當他為官時,以廉潔伉嚴的態度面對貪官汙吏,歸隱期間從事著述,惡俗儒之支離,勇於批評當時的官學程朱理學和風靡一時的王陽明心學,認為程朱理學的「理先氣後」論是「近乎異說」,王陽明以心為本的心學是「聖學之害」,他對程朱、陸王思想的批評正也反映其伉嚴的個性本色。他的寫作意旨,乃因不滿於當時學風愈加浮濫虛靡、或輕薄而陷入佛教異端,其中「『氣即是理』,『性大於心』,《大學》之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與《中庸》之戒慎恐懼有直截橫貫工夫,本是一理」這段話,就是他的氣本論、心性論與修養工夫論的主要著力點,本論文即以此三方面來探討其思想的意涵。有關吳廷翰的思想研究,台灣學界的研究尚未見全面性,開展性亦不足。反觀日本學者和大陸學者的重視與肯定,他們的見解是探討吳廷翰思想的重要資源,但是以唯物主義觀點為據,視其為唯物主義氣本論思想家有失偏頗,本文即試圖跳脫大陸學者唯物論之思考模式,回歸吳廷翰思想原典,梳理其思想脈絡,探討其氣學思想的體系、立場與特點,以窺得此沈寂四百多年的思想家面貌,並反映明代中期以氣為本之思潮。
2

荀子、董仲舒、戴震氣論研究

段宜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試圖以氣論的角度,切入荀子、董仲舒、戴震的哲學,並考察荀子、董仲舒、戴震的氣論型態為何,三者是否有相似之處。而為求研究的正確與詮釋的合理,故探討的範圍及於本體宇宙論、人性論以及修養工夫論。在三大主題下都可揭櫫三者的氣論型態其實是相同的,只不過荀子、董仲舒的氣論是較為素樸、隱微不顯的「氣本論」─更確切地來說,是「自然氣本論」,而戴震則是自然氣本論無疑。由此可知,在自然氣本論的典範下,荀子可謂是開其端緒,到董仲舒逐步衍化,而至戴震則極為成熟、明朗。這樣的研究有其雙重效果、雙重貢獻,其一可以將董仲舒、戴震歸屬於荀學性格(思路);其二可以看出荀學在思想史上發展的軌跡為何。也就是說,能夠找到荀學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以及抉發出荀學內在理路的結構線索。而此一線索,或許可以提供給之後研究荀學的人作一參考,期盼能將失聯的荀學都串聯起來,發展出波瀾壯闊的荀學思想史。

Page generated in 0.02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