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Tagged with
  • 6
  • 6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張載氣論研究

韓子峰, HAN, ZI-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本論文之研究,旨在為張載「氣論」作一最基礎之整理、詮釋、闡 發,以豁顯張載思想,乃至中國氣學精要,由是而更通向吾人文化心靈通會之時代關 懷與究極關懷也。 (二)文獻:本論文所用文獻,以張載〔正蒙〕為主,而參之以張子其他著作,(上 兩項,本文係以大陸學者重新標校之〔張載集〕為底本)至先秦以至宋明諸子說,與 夫後人之論張載與氣之種種相關論著,亦儘量參考焉。 (三)研究方法:本論文之研究法,蓋兼重文獻之處理,與義理之體察。前者,由名 相之分析歸納與章句之基本詮釋相通結;後者,則以其理論系統、觀點、基本性格之 鑒察而並舉;更則,此前後兩者亦更作深切之交互迴環辯證,而亦相節制、亦相發明 也。 (四)研究內容:本論文全一冊,約八萬字,計分五章十三節。茲略述其各章之內容 如下: 第一章:此分述張載思想之宗趣、緣起,本文之研究範疇、方法,及張載一「氣」本 末、分合諸義,即「緒論」也。 第二章:此緣上章所開,論一氣之「分」(權分),蓋由本至末,依次分揭「神氣、 物」核心之旨,即「張載氣論之元素」也。 第三章:此則更論一氣之「合」(融會),亦由本至末,依次圓觀「神、氣、物」通 合之跡,即「張載氣論之結構」也。 第四章:論其思理之觸發、對應、開展、深入、建立、凝成,皆圓成於一氣之「分合 」,即「張載氣論之統觀」也。 第五章:更論此氣論之精神、地位、價值,即「結論」也。 (五)研究結果:透過以上研究,張載氣論之內容與相關問題,或當能有一基礎而近 於確當之開顯與解決也。
2

明代中期「以氣論性」說的崛起--羅欽順與王廷相人性論之研究

林嘉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

周芳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王弼提出「體用」一詞,體用概念即成為中國哲學史的重要範疇,而表現為一理解世界、詮釋世界的思維格式。以此思維格式為基礎,哲人建構出各具旨趣的思想體系及宇宙圖式;是故,透過對哲人體用觀的探析,應可相當程度地掌握其思維線索,並釐辨構築於此思維線索上的思想內容。 雖然如此,學者在論析哲人之體用思想時,或常以未經清楚說明及嚴格界義的「即體即用」、「體用不二」、「體用一如」、「體在用中」等成詞同時詮釋不同哲人的體用思想,而未能明確的論述何謂「一如」、如何「不二」,「即體即用」、「體在用中」又當於何理論前提及範疇中立說。亦即因此,或未能彰顯哲人彼此間的思維異同,說解的本身亦或有含胡之失。 基於以上認知,本文力求以明確的語言形式及概念分析來詮釋船山的體用思想,並檢視由此思維核心所開展出的思想體系,而將檢視對象鎖焦於天道、性命、人文化成三範域。 船山的體用思想蘊具飽滿、層次嚴密,而可以「體用相涵」一語收攝其義。經過重重爬梳及論闡,可精確說明其意謂:「體用相涵」即「用在體中」、「體在用中」,而表現為結構意義、時間意義、空間意義、實現意義及存在內容等範疇的相涵,其中充滿著時間感、空間感、歷程感與律動感,在在展示出一動態辯証的思維特質。船山以此思維模式為圓心,輻射出對世界的層層理解與觀照,形成了色彩鮮明的船山學。其中,關於理氣關係、性情善惡、一本萬殊及天人物我等範疇的分析與建構,皆開啟出不同於前人的哲學視野,廣闊綿密,深邃精實,為中國哲學再創高峰。
4

朱熹之心性論

元鍾實, YUAN, ZHONG-S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目的:宋明理學家特別重視內聖成德之學,內聖之工夫即在對性命天道之體悟, 以達到聖人之境界。其工夫理論之其礎乃心性論。本文即試圖闡發朱熹所論心性學說 及據此而展開之工夫理論。 研究文獻:本文所採取之資料來鴻,乃朱子語類、朱文公文集(包括續集、別集)、 四書集註、朱子遺書及其他朱熹之著作,以此為主要研究文獻。 研究方法:此可分二點加以說明。一為堅持實事求是之原則,從朱熹之實際思想出發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另一是朱熹晚年之定論。宋黎靖德編輯朱子語類時, 將每一人記錄之語錄的年代都保存下來,故本文據語類所記錄之年代,採取朱熹晚年 之定論,以說明朱熹心性學說各概念之具體涵義及其義理間架。 研究內容及研究結果:第一章,朱熹生平與著作。本章重在記敘其思想發展之歷程, 並對其各種著作之緣起及內容加以介紹。第二章,朱熹心性論之淵源。此章就北宋理 學家有關心性之學說,略加說明,從而了解朱熹如何吸收、綜合他們之系統。第章, 朱熹心性論之基礎--理氣論。朱熹哲學以理與氣為中心展開,理與氣落實到人方面 ,便表現為性、心、情等人性問題。故此章就朱熹理氣論,加以申述,並藉此而了解 心、性、情之關係。第四章,朱熹論性。先敘述朱熹所論性之涵義,繼而分解其所分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之關係。第五章,朱熹論心及其與性、情之關係。先述朱熹所論 心之涵義,繼而論其所分道心與人心之關係。最後,以「心統性情」說疏解心、性、 情三者之關係。第六章,朱熹心性論下之工夫論。工夫理論之目的,乃將氣質之性或 人心恢復於天地之性或道心。欲達此目標,則必通過窮理與居敬工夫。故此章論述朱 熹對窮理與居敬工夫之觀點。第七章,結論。透過上文之研討,以衡定朱熹之心性論 在其整個哲學上之地位及其與儒學之關係。
5

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

陳佳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是欲從解析朱子的理氣、太極、〈仁說〉、格物諸論,以衡定其於儒家形上學體系中的地位,並展示其說的特色與價值。 首先,對於朱子的理氣關係是否會造成「二元論」的問題,本文以為他的理與氣的是渾然一體,是二分卻非造成二元而不交通。而且,本文以為儒家的道德哲學即隱含著理氣二層的結構。以此,本文亦反對明代以來以羅整庵為首的「去實體化」的唯氣論思潮。 接著,對於朱子的太極為中心的宇宙論,本論文以為朱子是在描述一「即存有即活動」的「生生之理」。以此,即對牟宗三先生以「只存有而不活動」來詮釋朱子的「理」提出質疑。對此,本文以為朱子之所以反對言「太極便是動靜」,是在強調不可以動靜來規定太極,並非以太極本身不可動靜。 進而,本研究即指出朱子以「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來詮釋太極的「陽動」、「陰靜」,且以其為「實理發出」至「實理內藏」,這實是在說太極之理的發用流行過程。而且,朱子把程伊川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形上學思維,應用於其太極宇宙論中,並詮釋為「體立而用行」、「先體而後用」,以及「由體達用」、「從微至著」,這即有一發用流行的意思,是以太極能呈用、顯現自身於萬事萬物之中而言。再者,朱子的「理一分殊」之說的「分」字,是有一「分出去」的動力義,即為太極之一理發用流行自身,而分殊為萬事萬物中各個太極的型態。所以,通過本文諸多論點,即能證明朱子是在強調有動力義的「生生之理」。而且,本文亦以為對於儒家哲學客觀面的生生義的掌握,是為朱子學於儒家形上體系中的最大貢獻。 在天人合一的問題方面,朱子的〈仁說〉思想實是把握了儒家哲學客觀面的「天道下貫為萬物之性」的型態,即符合於《易傳》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以及《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的義理,他的〈仁說〉即是為代表生生之理的天地之心,貫注成人心之「仁」的「天道下貫」的型態。但是,他卻不契於儒家哲學主觀面的逆覺本心的型態,故他無法走上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型態,以及明道的「只心便是天」的主觀性道德形上學的進路。以此,他只能往客觀面的形上學路徑而行,而成就其「格物」工夫所開出的天人合一之境。 此即,他是從「即物窮理」的漸教工夫開始用功,再進入「豁然貫通」的心境,即可顯發一超越的形而上之知。如此,就能從窮格事事物物中的分殊之理,而漸漸地能默識「理一」之處的「統體之太極」。而且,從他詮釋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話語中,可見出他的格物之功,著實能在「心靜理明」的心靈中,去貫通心、性、天,這就是朱子系統中的天人合一型態。
6

荀子、董仲舒、戴震氣論研究

段宜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試圖以氣論的角度,切入荀子、董仲舒、戴震的哲學,並考察荀子、董仲舒、戴震的氣論型態為何,三者是否有相似之處。而為求研究的正確與詮釋的合理,故探討的範圍及於本體宇宙論、人性論以及修養工夫論。在三大主題下都可揭櫫三者的氣論型態其實是相同的,只不過荀子、董仲舒的氣論是較為素樸、隱微不顯的「氣本論」─更確切地來說,是「自然氣本論」,而戴震則是自然氣本論無疑。由此可知,在自然氣本論的典範下,荀子可謂是開其端緒,到董仲舒逐步衍化,而至戴震則極為成熟、明朗。這樣的研究有其雙重效果、雙重貢獻,其一可以將董仲舒、戴震歸屬於荀學性格(思路);其二可以看出荀學在思想史上發展的軌跡為何。也就是說,能夠找到荀學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以及抉發出荀學內在理路的結構線索。而此一線索,或許可以提供給之後研究荀學的人作一參考,期盼能將失聯的荀學都串聯起來,發展出波瀾壯闊的荀學思想史。

Page generated in 0.02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