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土洋大戰:清代開港後臺灣的紡織品貿易

李勁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紡織品貿易,是臺灣最重要的進口貿易。清治前期受到清廷對臺統治政策的影響,造成臺灣社會男女性別比例懸殊,不利於手工業的發展,因此逐漸形成臺灣農產品輸往大陸,交換民生必需品的區域分工現象。紡織品透過中式帆船往來臺灣與大陸兩地,以福建和華中地區為主。兩岸間興盛的紡織品貿易,也促使各地的布郊、絲線郊等經營紡織品的行郊興起。 開港之後的臺灣,紡織品進入嶄新的局面,開始有大量外國的紡織品進入臺灣,其中又以英國紡織品及日本紡織品,在臺灣擁有廣大的銷售實力。1860~1884年是英國紡織品的天下,到了1885年之後,日本紡織品異軍突起,成為繼英國之後,臺灣最重要的紡織品來源國家。 輸入臺灣的紡織品,大致可區分為棉織品和毛織品,由外國輸入臺灣市場的,大體上仍以棉織品為主。進入臺灣市場的棉織品,以西洋布中的灰襯衫布、白襯衫布,及東洋布中的日本棉布這幾種紡織品最為重要。然而不論是東洋布還是西洋布,在臺灣紡織品市場中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土布。於是開港後的臺灣紡織品貿易,就出現土布與洋布間彼此競爭的土洋大戰。 不過,由於臺灣南北部在開港之後,兩者經濟活動的發展有很大差異,使得兩地的紡織品貿易,出現截然不同的狀態。北部市場受惠於茶產業的持續擴張,經濟能力提升,對於紡織品的需求量也不斷攀升。南部市場則受到糖業出口衰退的拖累,使得南臺灣的進口紡織品貿易陷入停滯。加上本地商人加入經營洋布貿易,使得洋商無利可圖,逐漸放棄南部市場。 總之,清代臺灣紡織品貿易始終蓬勃發展,開港前的紡織品多源自中國大陸的華中與福建一帶;開港後兩岸的分工仍持續進行,但有洋布的加入,英國和日本的紡織品紛紛進口到臺灣,與土布搶奪臺灣紡織品的市場,形成紡織品的土洋大戰。
2

清代台灣寡婦的他力與自擇 / Widows In Qing Dynasty: Exterior Force and Rational Choice

陳品妤, Chen, Pi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在尚未被併入清國領土範圍前,本地居民是以部落社會為主,尚且有平埔族與高山族。目前我們熟諳的貞節牌坊、旌表與匾額,皆隸屬中國傳統儒家所推崇的節操理念與漢人思維,然而,它們並不存在於原始的台灣。清代台灣婦女因守節而受到表揚一事是根據旌表律令,為能理解此制度是如何生成於台灣,必須追溯制度的起源、演變與對台灣婦女的影響。 本文欲從明清的律令,探討旌表辦法、規範及名稱之差異,與此制度如何演變並施行於清代台灣,並以清代台灣志書中〈列女〉之名稱與紀錄作為佐證旌表一制在清代初期、中期、後期之演變,了解彼時台灣婦女是如何被納入儒家規範與漢人價值觀的體系之中。此外有別於以往關注寡婦弱勢與同情憐愛的面向,本文將以《淡新檔案》和《台灣私法物權編》中的民事訴訟與契約簽署等案例,分析婦女選擇守寡一途之因素,包括她們須面對現實經濟環境與家庭成員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守寡」實為婦女幾經機會成本考量後之選擇。台灣女性權力是如何從優勢轉為劣勢,再經由身分的轉變展現其母權亦是本文觀察之課題。
3

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

陳佳妏, Chen, Chia-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環境資源,在西方勢力東來的時代中,自蒼茫的西太平洋升起,走入中國近代紛爭的歷史,也隨之走入了列強爭奪海洋控制權以及經濟權的殖民史。這樣命定的歷史及文學身世,是整個清代臺灣文學的底蘊,而漢文學與海洋空間的遇合,則是那個時代的文學中最引人入勝的景致。 當一個大陸民族與海洋空間相遇時,作者們(或說以漢文化為主的文人官吏)在具體地與海洋逐步接觸的過程中,如何去經驗海洋、書寫海洋?作者們又是透過怎樣的文化機制去認識海洋、經營海洋?這是本論文的主要問題意識。循著這個問題意識出發,分別從政治的海洋、危險的海洋以及美感的海洋等三個不同性質切入,試圖描繪出清代台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風景。以下是各章摘要: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問題意識、以及對目前的相關研究成果所作的梳理,並介紹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大綱等。 第二章「遠近之間──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對於海洋空間的距離感」,在漫長的歷史之流中,臺灣雖隔著臺灣海峽與東亞大陸比鄰,自古為原住民族之樂土,直至西方勢力東來與漢人向海洋逐漸擴張之後,始成為各方政治勢力競逐的場域。而本章所要探討的主旨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距離感變化的兩個要素︰「關注度」與「易達度」切入,探討在列強勢力的進逼過程中「海洋空間」產生了怎樣的「距離感的變化」。 第三章為「海洋空間的災難書寫」,相對於漢人所習於生活的陸地空間而言,「海洋空間」涵藏著無數危險因子,然而,有別於其他朝代,清代社會因為政治經濟等因素,造成文人官僚頻繁往來於臺海之間,因而也發生許多令作者們印象深刻的遭難經驗,而對於這些特殊遭難經驗的記述與描寫,則成為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書寫海洋空間的一個重要主題。本章所要探討的中心問題是︰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關於海洋空間的「災難書寫」呈現出怎樣的特質?如何再現?作者們如何去回應這個特殊的經驗。 第四章為「臺灣八景詩中的海洋景觀」。本章進一步歸納與分析,這些記遊文學的作者們如何透過對於海洋空間的「美感觀照」,在文學語境中去收攏安頓原本陌生的海洋景觀,並從其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圖式」中,分析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第五章「結論」中,則統整前面對於海洋空間的距離感、災難書寫以及美感圖式等三個面相,並進一步指出對於海洋空間的書寫可能。

Page generated in 0.01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