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潮下的儒學:熊十力與新儒學劉祥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在研究熊十力儒學思想中的幾個核心問題。過去雖不乏人研究熊氏之思想,然因熊氏之哲學所涉及之範圍廣泛,仍尚有研究之餘地,因此本文之重點乃將熊氏之思想置於歷史脈胳中討論。
本文共分六章,約六萬字。
第一章導言,略為敘述儒學在近代史上所受科學主義攻擊的情形,並扼要描繪科學與儒學思維方式之差異。
第二章敘述熊氏之早年生涯,參與辛亥革命之經過及退出實際政治活動之動機。
第三章敘述其本體論。分析熊氏如何駁斥科學主義。以及他對知識如何在其思想體系內定位。
第四章描述其性善說,並分析其思想有何內在侷限。而對於備受攻擊的「吃人的禮教」又如何詮釋。
第五章則描述熊氏對儒家政治思想與近代民主理論接筍的情形。本章重心主在分析其自由、平等與民主之觀念。
第六章為結論,除扼要說明本論文之發現外,並試述其理論是否跳出傳統的侷限。且問題何在。
|
2 |
熊十力的形上學硏究 = A study of the metaphysics of Hsiung Shih-li鄭祖基, 01 January 1993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3 |
西潮下的儒學: 熊十力與新儒學劉釋光, LIU, SHI-C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在研究熊十力的儒學思想。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熊十力並未受到應有的重
視與研究。過去研究熊氏思想的著作,在中文方面側重其哲學層次,而外文方面則未
有深論者。因此本文之重點乃將熊氏之思想置於歷史脈絡中予以探討。
本文共分六章,約七、八萬字。
第一章導言,對全文做一簡要的敘述,並略述熊十力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應有之地位
。
第二章敘述熊十力早年生活,討論少年時代所受之教育,以及當時思潮所給予熊氏之
影響。章末敘述熊氏當時傾向佛學的原因。
第三章敘述熊氏到北京後,對於當時思潮中最盛行的科學主義,從本體論的立場予以
駁斥。而傳統的思想中,自然知識向未受重視,熊氏則又予以自然知識一種定位。
第四章剖析熊氏自本體論上如何建立其人性論。同時探討其人性論如何與近代民主理
論接筍。
第五章研究熊十力基於何種立場來肯定傳統的價值。而反傳統的態度在走向富強之路
中,會造成何種後遺症。
第六章為結論,除扼要說明本論文之發現,並試述其理論是否跳出傳統的侷限,其成
就為何。
|
4 |
熊十力「內外聖王」思想之研究藍日昌, LAN, RI-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熊十力所探討的儒家之內聖外王思想為研究範圍,前人對熊十力思想的研究
。解有就其對儒家之詮釋做過系統探討者,按經學為儒家內聖外王思想所寄託者,本
論文著重於透過熊十力對經學之土釋以闡釋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
本論文共分六章,約九萬餘字。
第一章,導論、略述內聖外王思想在歷史中之演變及熊十力為學歷程。
第二章,敘述熊十力對體用論的反省,及如何展開對西方思想及佈道二家思想的批判
。
第三章,敘述其如何尋繹、闡繹儒家經學的精神。
第四章,敘述內聖外王的理論,著重於內聖學,熊十力對內聖學的闡述,部分見諸體
用論中,所以此章須與第二章參看。
第五章,此章著重於外王學部分。
第六章,結論,說明其對內聖外王的探討已跳出傳統的囿限而呈現出新貌。
|
5 |
熊十力儒學的宗教向度: 從田立克的觀點看. / Religious aspect of Hsiung Shih-li's philosophy: from the view point of Paul Tillich / CUHK electronic theses & dissertations collection / Xiong Shili ru xue de zong jiao xiang du: cong Tianlike de guan dian kan.January 2009 (has links)
王賜惠. / Thesis (Ph.D.)--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9.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 Electronic reproduction.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2] System requirements: Adobe Acrobat Reader. Available via World Wide Web. / Abstract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Wang Cihui.
|
Page generated in 0.018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