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上市公司月營業收入與股票交易量關聯性 /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venue Per Month and Trading Volume

蔡醒亞, Chua, Shing-Y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探討我國上市公司每月營收額對於市場交易量之影響,以瞭解每月營收額是否具有資訊內涵。我國證券交易法第36條規定,依證交法發行有價證券的公司所必須提供的財務資訊中,以每月營運情形最具即時性,但由於並未經過會計師查核、核閱等程序而缺乏可靠性。故本研究驗證缺乏可靠性的每月營收公告額,是否會影響市場投資人的投資決策。 本研究選取國內209家上市公司于民國84年至民國86年間的5395個每月營收公告為樣本,根據相關之理論及實證文獻找出可能影響市場交易量的因素─未預期營收大小及公司規模,以t檢定法及迴歸分析法檢視每月營收公告期間之資訊內涵假說是否成立。此外,本研究亦檢視在每月營收公告期間交易量的變化,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有所差異。實證結果顯示: 一.每月營收公告期間,交易量的變化會因為未預期營收的大小而有顯著的差異;未預期營收絕對值越大,異常交易量越大,符合幅度假說。 二.未預期營收絕對值越大者,在每月營收公告期間,其異常交易量的持續期間也會越長,符合持續期間假說。 三.每月營收公告期間,交易量並不會因為公司規模的大小而有明顯的變化,公司規模並不能解釋該期間交易量的波動。 四.將每月營收公告依月份細分發現,當公告月份屬於第一、第四季時,該月的營收公告較會被投資人所重視;反之,當公告月份屬於第二、第三季時,月營收而並不會被投資人利用作為投資時之依據。 / both
2

上市公司自行公告營收額與會計師簽證金額之差異研究 / The Adjustment of Net Sales Revenue

黃文君, Huang, Wen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月公告營收額實施由來已久,過去文獻之研究,其實證結果大多具有資訊內涵,惟該資訊之允當性如何及其與會計師簽證數之差異如何均未曾加以探討。本研究之目的乃在探討公告營收額與會計師簽證數間之差異狀況,並試圖尋求解釋該差異之因素與解釋模型。   本研究主要分為二部份:一為目前差異情形之分析,一為假說之檢定。文中以代理理論為基礎,導出董監事持股比例、經理人持股比例、長期負債權益比、總資產金額、已上市年度數、以及簽證方式等六個代理變數,並加入產業變數進行分析,以尋求最佳之解釋模型。   研究結果顯示:(一)敘述性統計顯示實施查核程序之調整金額常高於執行核閱程序之調整金額,在調整金額之方向則調低營收額之次數高於調高營收額之次數,而調整門檻粗略估計約為10萬元左右,調整金額之百分比大多在簽證數之20%以下。(二)迴歸分析實證結果得知:(1)董監事持股比例與差異數有顯著關係,但董監事持股比例愈高,差異數愈小。(2)經理人持股比例與差異數幾乎無關,其原因可能為經理人持股普遍太低,操縱營收額可能對其持有或出售公司股票獲利之誘因不大,也可能是因為營收額之允當與否,代表經理人是否盡了代理人之職責,若有太大差異可能會影響其報酬。(3)長期負債權益比與差異數幾乎無關,其原因可能為債務合約關注之重點為淨利、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抵押品等因素,而對營收額之允當性可能沒有規定或監督。(4)公司總資產額愈大,差異數愈大,此與假說相反,其原因可能為公司愈大,其業務較為複雜,以致產生差異之機率增高,再者公司設置監控系統之成本在目前國內證管會之要求下已固定,且其成本於上市公司並非重大,以致考慮成本效益之情形大為降低。(5)公司上市愈久,差異數愈小,此與假說相符,換言之,公司之內部控制愈好,差異愈小。(6)簽證方式不同,差異數不同,查核之差異高於核閱之差異,此與假說相符。

Page generated in 0.02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