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哲学方法論からみたポストカントの一潮流―J. F. フリースおよびショーペンハウアーを中心に―太田, 匡洋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178号 / 文博第825号 / 新制||文||687(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思想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大河内 泰樹, 教授 中畑 正志, 教授 出口 康夫, 准教授 大塚 淳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2 |
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 / Life grasps life-Re-search into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師雲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狄爾泰的詮釋學理論承接史萊馬赫詮釋循環整體與部分相互補充預設,並重視對作者心理的解釋,以及作者生命脈絡、背景知識的掌握,將作品視為生命表現,並與生命整體相關聯。同時他也將詮釋學與奠定精神科學的基礎的嘗試連結,將詮釋學作為精神科學重要的知識論、方法論。
然而狄爾泰的詮釋理論不只是精神科學的認識論。除了以體驗、表現與理解三個概念中除了說明了精神科學的研究對象和範圍,有關理解如何得以可能,狄爾泰將人視為歷史的存有,不但研究歷史、創造歷史並且接受歷史在我們身上的作用,我們的理解能力同樣受到歷史而決定的。狄爾泰以客觀精神肯定理解者與被理解者之間的共同性,並以效果關聯來說明理解個人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理解活動不是僅將作品、文本視為他人的生命表現,企圖以重建創作過程客觀地理解作品;藉由理解他人生命表現同時也檢視自己的生命,同時在理解過程中也將自己的體驗移入,如此成為從生命理解生命的生命詮釋學。
本文以歷史學派、康德與史萊馬赫作為狄爾泰生命詮釋學的準備,並以客觀精神與效果關聯作為理解的前結構,從體驗、表現與理解三個概念來說明狄爾泰詮釋的豐富內容。以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中對狄爾泰的批評為反對立場,最後嘗試以狄爾泰自己的理論來回應高達美的批判。
|
3 |
Dieter Henrich對康德<先驗演繹>B版的詮釋孫雩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對《純粹理性批判》B版〈先驗演繹〉的結構有一定的理解,並希望藉由這個理解能康德的哲學有進一步的掌握。
德國學者Dieter Henrich於1969所發表論文〈康德先驗演繹的證明結構〉中,對於《純粹理性批判》B版〈先驗演繹〉的論證結構提異於過往的詮釋。他以「論證重構」(argumentative reconstruction)的方式重新地闡釋了B版〈先驗演繹〉造成廣泛的迴響。
本文將順著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理路尋找出他的問題意識。第一章將描述康德所處時代的知識論困境以及他為解決此一困境所做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哥白尼式的革命」也使得康德走向「先驗哲學」之路。
第二章首先說明康德「先驗演繹」任務。為達成「範疇作為主觀思維形式具有客觀有效性」這個任務,康德在A版〈先驗演繹〉由經驗出發,透過對「三重綜合」的分析,得出先驗統覺。再由感性構想力與先驗統覺的結合,使得對象呈顯於意識之中作為實在的表象進而完成「先驗演繹」的任務。B版則由對「聯結」的分析中向上尋找出「先驗統覺」從而推導出範疇。最後知性透過「構想力」使經驗成為可能。知性如同時間空間言形式一般,是為經驗得以可能的必要條件,因而達到先驗演繹的目的。然而,A、B兩版的〈先驗演繹〉如此的差異正導致了兩者孰為先孰為後的優越性爭議,即A、B兩版在論證結構以及對於康德哲學基本立場相適應的問題。
在A、B兩版〈先驗演繹〉的爭論中,Dieter Henrich提出對於B版〈先驗演繹〉著名的「一個證明兩個步驟」見解。他認為先驗演繹作為一個單一的論證。在20節康德論證了範疇對於一切「具有統一性的直觀」的有效性;26節所證明的是:「所有人類的感性直觀皆具有統一性」。範疇的效力達到一切人類所擁有的經驗性直觀。結合這兩個步驟,先驗演繹的完整結論:「範疇對於一切感性經驗的對象皆具有效性」,才能被達成。
透過Dieter Henrich「一個證明兩個步驟」的詮釋顯現出康德哲學「綜合統一」的特性,知性與感性作為意識活動的不可化約作為必要條件,意識活動得以被說明。如此避免了A版中先驗演繹視為某種意識理論的語意分析,或是由自我意識分析地衍生出來的成素,而保持知性與感性各自的獨立並綜合地統一於自我意識的統一性中。
最後,筆者認為將B版〈先驗演繹〉視為一個分為兩部分的單一論證是一個良好的詮釋模型,並於文末再提出另一個學者Henry E. Allison作為此種詮釋模型的另一個展示。
|
4 |
〈非在〉のエティカ-ホモ・パティエンスの人間学のために小野, 文生 24 May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乙第13417号 / 論教博第177号 / 新制||教||202(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人間学専攻 / (主査)教授 西平 直, 教授 駒込 武, 教授 高山 敬太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Page generated in 0.01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