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國現行稅務行政組織功能之研究劉實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無論是已開發的先進國家,抑或是正在開發中的國家,甚或甫經獨立的新興國家,無不以競相發展國民經濟為努力的目標。政府在加速發展經濟過程中,主要施政計劃,即在如何適當配合經濟發展的需要,及有利於經濟發展為前提。在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各國政府既都以經濟發展為施政的重心,為行政活動的主要內容。其配合經濟發展,雖然是從多方面著手,諸如國家的教育政策,加速各種人才的培養,以配合經濟發展的對於人力資源的需要及有效的運用。社會政策推行各種專業訓練,輔導國民充分就業,以免人力資源的浪費。唯財政方面,對經濟發展影響最大而最直接者,厥為政府的賦稅政策。近年來我國為加速經濟發展,無論獎勵儲蓄、獎勵投資、獎勵生產、獎勵外銷等等,皆係直接運用賦稅政策為手段,以促進經濟快束發展為目的之具體措施。爰欲期此諸措施確能為功,則又皆有賴於稅務行政組織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稅務行政在整個行政活動中所擔任的角色已日形重要,是即觸發筆者撰寫本論文動機。
政府自遷台以來,在台灣省內實行中央及各項地方稅的統一稽征制度,稅務行政從台灣光復之初的筆路藍褸,到建立完整的組織體系,肩負起建設台灣,發展經濟,厚值國力,待機光復大陸的時代使命。過去二十多年來,稅務行政組織之調整改革已達十餘次之多,筆者幸曾親身參與其事,以往在加強稽征與建立制度方面,確有許多的成就。然而就現代稅務行政組織功能是否已夠靈活,行政效率是否已夠思想,基層組織是否已夠健全,稅務風紀是否已夠清明,稅務機關的團隊精神是否已夠貫澈而言,似仍不無有待改進之處。又以稅務行政直接關係人民權利義務,更應及時澈底研究改進。基於上述理由,筆者乃以「我國現代稅務行政組織功能之研究」為題,作深入探討,研究分析,期能以一行之愚,對於稅政革新,提供參考。
本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結論:說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範圍及研究的方法。第二章稅務行政組織功能的概念:說明稅務行政組織功能的基本觀念、基本精神及其發展的趨勢。第三章稅務行政組織功能的重要性:說明其主要目的,重要作用及其重要影響。第四章稅務行政組織的發展:分期說明其發展的重要過程,其中分為兩大階段,六個時期。即大陸時期的發展階段分為(1) 北伐統一時期(2) 抗戰時期(3) 戡亂時期。台灣時期的發展階段分為(1) 建制時期(2) 實驗改進時期(3) 制度改變時期,並對各時期予以檢討評論。第五章稅務行政組織功能的現況:分別說明中央及地方稅務行政組織功能的實際情況,並予以綜合檢討評論。第六章稅務行政組織功能模式的構想:這便是本文的核心問題之所在,以抽絲剝繭的方法,經過逐層的深入探討,作客觀的研究分析,俾明其底蘊,探其病源。再以組織模式說明當前稅務行政組織應循的改進之道,並擬訂兩種組織模式,提供抉擇參考。第七章結論:分別說明如何健全稅務行政組織功能,其中又分為三方面論述。(1) 健全決策機關的組織功能。 (2) 健全管理機關的組織功能。(3) 健全執行機關的組織功能。在決策機關方面:應加強領導、注意激勵、決定政策及確定目標等四種功能之健全發展。在管理機關方面:應統一規劃,溝通協調,監督考核,貫澈政策及指示目標等五種功能之健全發展。在執行機關方面:應服從領導、注重技術、執行政策及達成目標等四種功能之健全發展。最後如何發揮稅務行政組織功能:現代稅務行政範圍廣泛,內容複什,其所涉及的各種問題固然很多,可是歸納起來,不外乎是「人」與「事」的兩大因素,即如何使人與事作適當的配合。也就是所謂的使人能盡其才,使事能竟其功能是也。究竟如何使人能事能盡其才:必須從發掘人才、培養人才及運用人才三方面著手。如何使事能竟其功:必須改進稽征技術-作到現代化及科學化。簡化稽征手續-作到化繁為簡,執簡以馭瀪。厲行分層負責逐級授權-必須從管理人的授權與處理事的授權,二者同時並重,此實為提高行政效率的治本之道。
稅務行政為行政專業化以後的產物,因為在社會科學中算是後起之秀,目前國內對此類專業性的著述和文獻,尚不多見,故取材比較困難。理論方面:從大學到研究所,就研究有關行政學,行政組織與管理、財務行政、經濟發展等課程,經融匯貫通之心得,予以發揮申論。實務方面:筆者從大學畢業後,經考試及格分發稅後機關服務,從最基層的實習工作做起,其間從事過基層的稅捐稽征工作,參與研究設計工作,稅務行政改革實驗工作,以及擔任過幕僚長的工作。多年以來均為稅務行政組成份子之一,根據實際從事稅務行政工作的經驗和體認,以實證的方法,研究論述。其中部份資料是取材於重要檔案,與稅務行政改革的實驗報告,另一部份是得自訪問有關稅務行政主管人員時,所提供的改進意見,誠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之慨!本文能撰寫完卷,最主要的,還是受益於師長的諄諄教誨,親切指導和鼓勵。以及得助於長官、同事、同學們的關懷、愛護與督策,隨時提供最新的資料和最主要的參考文獻,使我在這一求不階段,能夠順利的跑完最後旅程。師恩友情,永銘五內。唯以工作繁忙,題材限制,加之時間安排緊促,致構思著筆,均感欠周。舛錯之處,在所難免,尚祈諸位師長、長官暨稅稅務界先進賢達,不吝珠玉,惠矛教正。
|
2 |
最適薪資所得稅之研究羅仙法, LUO, XIAN-F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累進所得稅是每一重視公平的政府所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即使在高度社會主義的經
濟體系中,專業技術人員的價格亦較其實際蒂酬來得高。在西歐與美加等資本主義的
國家中,如何對不同的所得階層課以不同的稅率,是個常見的爭論。然而,卻鮮有相
關的經濟理論對該爭論做適切的分析。本文即欲對課稅函數的型態估初步的探討。一
來可使經濟理論與稅務行政相結合,二來可做為決策者執行稅法的判斷標準。
作者假定所有社會成員的所得均來自於供給力時所獲取的薪資。個人以其稅後所得從
事消費,且個人的效用函數決定於消費的數量與工作的時數。循此假設,依最適控制
理論,求取社會總效用的極大化。是為本文之大要。
|
3 |
稅收政策與中國經濟發展宗麗霞 January 2003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
4 |
由稽徵效率觀點檢視我國稅務行政組織-以臺北市國稅局與臺北市稅捐稽徵處為例 / An examination of Taiwan’s tax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ax-collection efficiency: the cases of Taipei national tax administration and Taipei revenue service廖浩學, Liao, Hao Hsu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財政適足的原則下,尋求公平與效率間的平衡點,一直是租稅制度所探討的重點,而針對租稅結構的討論更是焦點所在,可是對於稅務行政組織的檢討卻相對不受重視,惟一國租稅制度主要係由該國租稅結構與稅務行政組織所構成,所以不僅是租稅結構會影響國家整體資源的配置,稅務行政組織的調整亦是。觀察我國稅務機構之形成,諸多興革,每為遷就現實環境需要,暫行從權,欠缺具長期性、整體性與前瞻性之規劃,使得整個組織架構不甚協調。目前各級政府財政狀況日益惡化,行政效率亦履遭詬病,政府再造或是行政組織重整已成各界關注的焦點,因此本文先藉由相關文獻研究歸納採行稅務行政一元化或二元化之優缺點並與實務觀察作比較分析,再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DEA)從效率面著手,以臺北市稅務稽徵組織(臺北市國稅局與臺北市稅捐稽徵處)為樣本,除可瞭解稅務行政機關之效率表現外,亦可藉由實證數據佐證,重新評估現行稅務行政組織架構之妥適性。本文依據相關文獻研究及實證分析結果作以下結論:一、整體而言,臺北市稅捐稽徵處在總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及規模效率的表現與穩定度,均不若臺北市國稅局,顯示無效率的原因除了資源運用的無效率外,未在最適規模下經營,亦是主要原因。二、就近十年來的變化觀察,2003年以後,臺北市稅捐稽徵處雖然在純技術效率表現上能與臺北市國稅局並駕其驅,但其規模效率之表現卻更形惡化,致總技術效率與臺北市國稅局相較仍有相當差距。三、推論原因,應為2003年後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由國稅局收回自徵,地方稅捐稽徵單位雖然在資源使用上已作調適,但為達便民之效,仍維持原先各稽徵所的設置,造成規模不當,致無法在最適規模下從事稽徵工作。四、採行稅務行政一元化體制可收簡政便民、經濟節約、人員運用調度靈活且不影響地方財政自主等優點,佐以稽徵效率之實證數據,檢視我國現行稅務行政二元化的組織體系實有重行評估回復一元化體制之必要性。五、對民眾而言,政府係一體的組織,任何政府再造或組織調整工作,應有更大格局作通盤的考慮,才能真正運用有限資源並提升行政效率。基於提升稅務稽徵效率,避免稅務行政人力與資源配置的浪費,本文建議採取稅務行政一元化之組織體系,將地方稅委由國稅局代徵,地方稅務人力移撥至國稅局,或者整併為內地稅務局,統理內地稅之稽徵,藉由資源重組、整合的方式,讓有限的資源可以獲得更靈活的調度與運用。另為減少阻力,代徵經費可以視地方財政狀況從輕或是免除,以提高地方政府或議會同意的意願、降低合併阻力。
|
Page generated in 0.01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