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賀裳載酒園詩話研究王熙銓, WANG,XI-Q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清代詩話的重要著作,前人研究已多,其價值也已受到充分的了解與肯定。然而一些頗有價值的詩話,因少見而未受注意者,也所在多有,賀裳「戰酒園詩話」即屬此類。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即是認為這種有價值的著作,不應任其埋沒,因思對「戰酒園詩話」做一番整理與探討。
本論文以郭結虞所主編之「清詩話續編」中「載酒園詩話」為底本,加以討論。所使用之方法,不主一端。大致以歸納法、類比法、演繹法、分析法,綜合使用,以見其詩話之原貌,并盡量發掘顯明其微旨。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賀裳之傳略與載酒園詩話之體例。凡三節,敘述作者傳略,文學思想淵源,及載酒園詩話之體例。
第二章:載酒園詩話論詩之本質。凡四節,敘述詩話中討論詩之本質,及作詩之原則。
第三章:載酒園詩話論詩之創作。凡八節,敘述詩話中所揭示作詩之方法與技巧。
第四章:載酒園詩話論讀詩的問題。凡九節,敘述詩話中對於讀詩所可能產生之問題的討論。
第五章:載酒園詩話論各代詩說。凡七節,敘述詩話中對其他一些重要詩話的批評與意見。并歸納論述一部理想詩話所應具備之條件。
第六章:載酒園詩話之實際批評。凡三節,敘述唐詩宋詩之不同,并唐人詩作與宋人詩作之批評,及作者評詩之標準與方法等。
第七章:結語。凡二節,總論整部詩話之特色,并對作者評詩之得失,做一檢討。
|
2 |
謝茂秦之生平及其文學觀龔顯宗, Gong, Xian-Z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謝茂秦之生平及其為人
第一節生平及年譜
第二節自其著作論其為人
第三節謝茂秦之著作
第四節四漠詩話之所由作
第二章謝茂秦文學觀之淵源
第三章謝茂秦之文學觀(一)--論詩理
第一節以正為主--崇盛唐
第二節養真與悟妙
第三節其他
第一目非興則造語弗工
第二目尚雄渾
第三目反模擬
第四章謝茂秦之文學觀(二)--論詩法
第一節古體與近體
第一目古體
第二目近體
第二節識解
第三節構思與立意
第一目構思
第二目立意
第四節鍛煉
第一目煉字
第二目造句
第五節聲韻
第一目審音
第二目選韻
第六節屬對與用事
第一目屬對
第二目用事
第五章謝茂秦之文學觀(三)--論體裁
第一節論詩體
第一目以題名分
第二目以篇章分
第三目以字句分
第四目雜體
第二節論賦體
第六章謝茂秦之文學觀(四)--論批評及評詩
第一節論批評
第二節評歷代詩
第三節評歷代詩人
第四節評歷代詩話輿詩選
第十章謝茂秦之交遊考(上)
第八章謝茂秦之交遊考(下)
第九章謝茂秦文學觀之影響
第一節對七子、五子之影響
第一目對李于麟之影響
第二日對王元美之影響
第三日對屠長卿之影響
第四日對胡元瑞之影響
第二節對公安派之影響
第一目對三袁之影響
第二日對江進之影響
第三節對錢牧齋與二馮之影響
第一目對錢牧齋之影響
第二日對二馮之影響
第四節對清代格調說之影響
第一目對葉星期之影響
第二目對沈確士之影響
第三目對薛生白之影響
第五節對其他諸人之影響
第一目對徐子能之影響
第二目對吳起蛟之影響
第三目對施均父之影響
第十章評價
第一節後人對謝茂秦詩之評價
第二節後人對謝茂秦文學觀之評價
第三節總評
第一目關於謝茂秦詩者
第二目關於謝茂秦文學觀者
重要參考書目
|
3 |
胡震亨《唐音癸籤》詩學體系研究蕭靜怡, Hsiao, Chi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4 |
文體.世變.風教:清代詩話序跋研究 / Genre.Historical Transitions.Moralization:A research of the Forewords、Afterpieces of the Shihua in the Qing Dynasty劉子維, Liu , Tzu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文體.世變.風教」為研究主軸,耙梳比較清代詩話序跋文體之書寫表現的承襲與轉化,從而有效分析其中的書寫認知與文體意識,並及書寫期待與創作意圖。由此展開全文論述:首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取材依據與範圍、文獻回顧與探討、研究方法與架構以及預期研究之成果,交代全文研究方向與重點。第二章「序跋之源流與功用」,分就序跋文體的探源溯流、文體功能、加以耙梳,並分別就「議論」與「敘事」兩種書寫方式探析序跋之文學體製與書寫特質,藉此以彰顯序跋文之研究價值。第三章「文體之溯源與辨正」,就詩化的論詩情境氛圍,探析其審美情感表現之一端;再探討序跋中關於「詩話與詩之辨正」,並及「詩話文體溯源與義界」,以證成詩話本質之認知。第四章「風教之承襲與轉化」透過詩話序跋文字為參照基準,側重於比較研究清代詩話撰者與前代撰者之承襲與新變,兼及呈現出詩話的書寫認知與期待,以及詩話之體製的發展軌跡;尤其關注〈詩序〉所形構之風教典範,影響清代詩話序跋書寫之意義價值的承襲與轉化,分就「風教勸懲之價值轉化」、「揚扢風雅之折衷匡正」、「折衷群言,商榷源流」、「發潛闡幽之立意動機」以及「裨益後學之立言期待」等五方面析論之。第五章「詩話之世戒與世變」,乃從文學、歷史與文化角度,探討詩話於世變之際,所發揮「記憶召喚之紀實功能」、「以詩證史之史餘價值」以及「世變鼎革之世戒精神」等三方面之相關意涵,以進一步探究清人對於「詩話」書寫本質的認知,更有效廓清「詩話」之為體的歷史書寫意義。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全文論述,並提出未來研究之展望。
|
5 |
西遊記敘事的「遊觀」探究—以《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西遊記雜劇》、《西遊記》為主 / The research of inner landscape visualized:Journey To The West in Shih-hua、theater and fiction陳宥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遊」本旗幟因應自然之變化,複合成詞後形成以人為主體的空間挪移與空間意識,既是價值追尋的「過程」,亦為某種必須經驗之「歷程」;「觀」是我與世界的一種經驗關係或存在關係,一種解釋世界的方式,在物我互見中,從物理性的觀看延伸為辨識之智慧與能力;「遊觀」二字的複合,既是漢語語詞的構字問題,也是兩個議題的互相滲透,《詩話》雖加入了神魔的元素,但依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宣揚宗教的精神,《雜劇》以禪宗作為文本之基調,強調的是為對取經人心志的試煉,《西遊記》消解神魔、善惡、經典與邊緣(三藏/悟空)之界限,強調的是修心的歷程。意即虛構文本的場景、人物的任意鋪排,遊觀反而成為兩條既可平行而論,亦可交會而成的線索,遊觀從「遊於物到觀於心」置換為觀物與觀心的對照、分化,甚至是矛盾對立,在遊觀的比例的調動下,形成迥然不同的三種遊觀路線;在遊與觀擴展的張力下,遊目與遊懷化為兩種不同的系統,各自指涉著不同的意涵。因此,本論文嘗試從宏觀的「遊」、「觀」的變化,微觀的「遊觀」的空間與觀看,重新來探討三個文本的對話性,期待可開展出有別於前賢的研究面向。
|
Page generated in 0.02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