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中長期動能策略之研究:以台灣股市為例邱俞華, Chiu ,Yu 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根據行為財務學中反應不足的理論針對台灣上市股票進行動能策略的研究。首先根據台股1992到2005年之上市股票為樣本進行單純動能策略研究,發現台股具有中期及長期動能現象(長期在此定義為持有期三年),接著以Fama and French 三因子模型進行風險調整,結果發現動能策略具有顯著的可行性,其報酬不受三因子調整而損失。並再加入公司特徵變數,發現大規模公司具有較大之動能效果,且低帳面市值比公司也具較大之動能效果,而大型股具有較大的動能效果與一般認知的反應不足理論不符,而由後續之研究針對規模及帳面市值比做相關分析發現兩者間具有高度的負相關,因此大型股子樣本與低帳面市值比子樣本可能具高度的雷同,因此大型股的動能策略報酬較高,其實可能反應的是成長股所具有的反應不足現象。
接著根據單純動能表現結果,結合前期兩期表現為條件,組合成中長期動能策略之構想。結果發現,中長期動能策略在大型股與成長股此兩個子樣本集中有較高的可行性。由於中長期動能策略的基礎是建立在運用兩股單純動能策略的力量,因此單純動能策略的顯著性是中長期動能策略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也因此由實證結果發現,在不同的子樣本集中,受到其單純動能策略顯著性強弱的影響,使得中長期動能策略的報酬顯著性受到影響,其中尤以低帳面市值比(成長股)之中長期動能策略動能效果最為顯著。
|
22 |
投資人過度自信行為之研究:以初級市場為例林裕斌, Lin, Yu-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利用國內投資人參與民國八十五年一月至八十九年四月間77家IPO競價拍賣的投標資料為樣本,來探討投資人過度自信以及自我歸因偏誤的情形。實證結果發現:過度自信假說於對個人投資人在初級市場的投資行為仍有適用,並且男女皆有過度自信的現象,但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男性較女性過度自信。最後當投資者上次報酬為正時,投資者會更積極的投標。而上次報酬為負時,對其下次投標標價的影響並不顯著。此點符合自我歸因假說的推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16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