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陳丹燕上海書寫之研究

呂依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上海自開埠以來,華洋雜處、古老與摩登、傳統與現代等多元文化相融的城市風貌,造就了上海多層次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城市性格。上海女作家陳丹燕帶著相當個人化的視角來闡釋她的城市經驗,其作品時代跨度涵蓋了中國文革前後至九十年代。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以寫作兒童文學背景出身的陳丹燕,大多是以溫情的眼光來觀照上海的人事物,時常在文本書寫中注入醒目的童話色彩。綜觀陳丹燕一系列的上海書寫作品,可看到上海移民的身分印記、童年的文革經歷、以及遊歷歐洲的域外經驗等,皆牽動著她觀看上海的角度。她藉由文學創作來逐漸消解自身對上海人身分認同的不確定性,因此書寫上海是其尋找和建構個人文化身分認同的過程,同時在紀實與虛構的小說文本創作裡,也試圖建構出上海在中國歷史上那定位不明的城市身世。 陳丹燕將上海女性的生命故事和城市文化發展連結起來,以有別於宏大敘事觀點的小歷史寫作視角來書寫女性傳記,女性故事與近代上海歷史交相輝映的書寫意蘊,即突顯出她對於上海歷史的獨特觀感。此外,陳丹燕如何「閱讀」上海這座城市的人文風貌,實展現出她對上海文化記憶的選擇,上海這座世人眼中的華麗之城,在她筆下總是敷染了一層揮之不去的惆悵沉鬱敘述色彩,尤其她將寫作視角聚焦於成長於新式里弄或生活在舊租界時代西洋樓房的上海人,特別關注這一群從舊時代過渡至新社會生活的上海知識階層。這群老上海人通常擺盪於東西方的價值觀中,並常陷於對自身文化根源被迫割裂的泥濘裡,在他們半新不舊和徬徨猶疑的文化身份上,著實映現了上海身世無法被明確定位的窘境。陳丹燕以思索追憶的細膩筆觸,精彩地演繹這座具有半殖民地色彩的城市故事,呈現出與時下上海懷舊書寫不一樣的特殊文本聲音。

Page generated in 0.019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