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1
  • Tagged with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Chinese tradition and Western influences in Li Ang's fiction /

Ng, Sheung-yuen, Daisy. January 1989 (has links)
Thesis (M. Phil.)--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0.
2

抵抗如何可能?Mikhail Bakhtin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再詮釋

王孝勇, Wang, Hsiao-Y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從俄國學者Mikhail Bakhtin(1895-1975)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觀點探討「抵抗如何可能?」的問題,並且以台灣當代女性主義小說家李昂於1999年出版的《自傳の小說》為主要的案例,重新思索和說明語言/意義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意涵與可能性。 有別於過去論述分析雖然言明語言/意義與政治社會之間並非單向的因果關係,而是相互影響、建構的辯證關係,但在實際進行案例分析時,卻較少著墨於語言如何「由下而上地」對象徵秩序進行意義的顛覆,本研究以Bakhtin對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說明,依序對抵抗的意涵、抵抗的可能性以及抵抗如何在文本中呈現,提出理論性的再詮釋。本研究發現,Bakhtin對於抵抗的想像,乃是一種在傳播/溝通與對話中,藉由特定語言形式而動員的意識形態鬥爭。積極而言,抵抗旨在透過言說主體的表述建構自己的意義系統;消極而言,抵抗至少具有解構他人意義系統的政治意圖。 然而,由於Bakhtin在狂歡節研究中,並未確實回應他企圖探討的「抵抗如何可能?」的問題。因此,本研究融入Laclau與Mouffe的「接合實踐」、Butler的「論述行動」與「身體展演」,從「形式層面」推敲Bakhtin在「眾聲喧嘩」對話模式中所暗示的政治機會,並對「抵抗如何可能?」提出具體的政治方案,包括:眾聲喧嘩的文本空間、對話與敵對關係中的再意義化、諧擬的身體展演、策略性的本質主義。本研究並且藉由對李昂情慾書寫中的抵抗策略進行「書寫形式的意識形態分析」,具體說明「抵抗如何可能?」的理論/概念架構。 本研究發現,李昂的情慾書寫呈現出「歷史書寫的性別化」與「性別論述的狂歡化」這兩個主要的特性。藉此,李昂一方面揭露了父權意識形態的意義生產邏輯,另一方面也藉由批判父權意識形態建構另類的意義系統或敵對/反對論述。從這點回過頭來再詮釋「抵抗如何可能?」的問題,本研究認為抵抗的可能性可說是在眾聲喧嘩或「弱敘事性」的文本空間中,藉由「接合實踐」動員由下而上的「論述行動」,並以「策略性的本質主義」此一政治方案建構霸權化論述的意識形態鬥爭過程;而「身體論述」所誇大展演出的敵對關係,則是最具渲染力也最為具體的例說。

Page generated in 0.2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