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自由概念

黃美珍, HUANG, ME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以「解放人類」為訴求目標與口號的馬克思主義,一直以其濃厚的烏托邦 色彩困惑人心。本論文撰寫的目的,正是針對這個問題,以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誕 生地一「巴黎手稿」為中心,展開對馬克思所謂「解放」,即自由概念的分析。本論 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 馬克思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揩判 旨在說明馬克思從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研究方法,而恩格斯認 為馬克思所建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在此也已有了基本雛型 第二章 馬克思對人的看法 馬克思認為人通勞動建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勞動是人生命的表現,一旦它 不能使人的禾能、潛力得到發揮,這時就產生了異化。 第三章 異化勞動 就在說明馬克思如何解析人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包括工人程資本家在內被異化的處 境,其根源正是來自於私有財產與分工。因此揚棄異化必須廢除私有財產與分工,才 能使人從社會的桎梏中獲得解放。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已經為人類揚棄異化提供 了現實性的條件,但是,在獲致自由的途徑中,人還必須克服理論與實踐脫離的問題 第四章的內容,就在呈現馬克思如何整合理論與實踐,從而使他的共產主義主張或自 由概念有了不同於前人的內涵。最,第五章,承續前幾章討論內容,就馬克思在「手 稿」中呈現的自由概念的特質,做出結論並加以批評。

Page generated in 0.02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