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5
  • 5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共黨基層組織之研究

余新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任何問題,首應把握其主題,方能抽絲剝繭,析其真象。共產黨素以「組織」見長,以「組織」為武器,組織之於共產黨,實具重要意義。本論文為「中共黨基層組織之研究」,旨在研究中共黨基層組織的理論基礎及其作為方法,進而對中共黨組織有整體性、全盤性的認識。 激發本論文的研究動機是: 一、筆者在大學時期,對於「組織」問題,較為偏好;嗣入東亞,所對共產黨組織的理論與運作,頗感興趣,乃有深入研究之志。 二、洎自馬克思揭櫫共產主義思想,列寧繼之發揮用為實際後,共產黨勢力發展甚,速到處滲透,儼已成為今日人類社會之巨大壓力;析其原因,乃是共產黨一切活動皆賴「組織」為基礎,並藉以為擴張發展之工具。 三、中共的黨師承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對「組織」亦格外重視。在中共黨組織中,基層組織數量極多,散佈各地,是推動一切工作的起點,為中共政權的基楚。 四、有關研究中共黨組織之文章,多偏重中央與地方組織,而研究基層組織者則較少,本論文或可有助於吾人對中共黨基層組織的廣泛認識。 本論文研究涵蓋的範疇,就空間言,是以中共黨的地方組織(省、直轄市、自治區、縣、市、區等)之下的黨組織為研究對象,就時間言,是以中共黨的臨時中央至「十一全大會」為研究歷程。 縱事中共問題的研究,至今並無固定方法,常視研究主題及資料狀況而異。本論文主要係以「組織」觀念為本,試圖縱角色、形式、結構、功能諸層面作客觀的分析,儘量排除個人的好惡。 本論文除序言外計分六章十七節,共約十萬餘字。內容提要為: 第一章主要係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與毛澤東等人之政黨思想及建黨組織理論,追溯分析中共建黨組織理論的基礎與內涵。 第二章為黨基層組織的角色,首先闡釋中共黨的產生及其組織系統,並進而探討黨基層組織的成形,及其所具地位。 第三章為黨基層組織的形式,分為黨組織成立前、「六全大會」前、「七全大會」至「九全大會」期間及「九全大會」後四個階段,詳述黨基層組織形式的演變與發展。 第四章為黨基層組織的結構,從組織任務、組織原則、組織層級、組織分工的觀點,分析黨基層組織的內部架構。 第五章為黨基層組織的功能,由第四章的分析,進而探討黨基層組織具有:執行、領導與戰鬥三種功能類型,並闡釋支部建設、幹部問題、群眾路線、黨的紀律、批評與自我批評五項因素,為促成功能的動力。 第六章結論,對全篇論文作一總結與評析。 本論文承蒙吾師曹所長伯一博士於繁忙之際,無論在題目商榷、大綱擬訂、觀念啟發、方法指引及文稿匡正上,均悉心指導,獲益良多,並在工作、生活上多所敦勉與關注,始克完成,謹致崇高的敬意和謝忱。 選寫期間,資料蒐集甚感困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政大中正圓書館及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等機構惠賜借閱、研究上的便利,至為感激。所內韓昌洙、趙建民、陳建勳、吳樂道諸君時加關照,或提供珍貴意見,或研析理論架構,亦併此致謝。 摯友張雯小姐時予鼓勵,關照生活,並協助抄繕,謹致衷心之謝忱。 筆者資質駑鈍,學淺識疏,初習論文寫作,深感惶恐,兼以資料匱乏,蒐羅非易,以致掛漏謬誤之處,自所難免,尚祈諸位師長、先進惠予匡斧指正,無任感禱。 選寫期間,慟遭父喪,哀傷之情,幾不能提筆。幸賴慈母策勵照顧,始克成篇。憶思先父撫育教誨,親情至深,欲報之德,吳天罔極!謹以本論文獻給最敬愛的先父與慈母,以報親思於遇一。 余新明 謹識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2

論馬克斯「政治經濟學」的性質及其學科地位

熊元中, XIONG, YUAN-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全一冊,計十四萬字,以序言開始,本文內容自緒論至綜結,區分為八章。 第一章有兩節,係從經濟學之理論與實際來探究馬克斯政治經濟學,從導引到說明, 舉陳「研究動機」與「基本範圍」。 第二章之兩節,敘述「馬克斯的方法論」和「本論文的研究方式」。 第三章係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以「緣起與演變」及其「研究內容和對象」分為兩節 。 第四章是對馬克斯政治經濟學的主要說明,分三節申述其「產生背景」、「學說體系 」和「性質」。 第五章以五節分別申述馬克斯的勞動價值說,從而探究其創建與議論。 第六章以四節來引述馬克斯剩餘價值說,並探討資本主義的前景。 第七章之三節,是對馬克斯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整體看法,以反省其學科地位。 第八章以四節來綜結本文,其主旨係自馬克斯「政治經濟學」與當前社會經濟現實來 展望中國社會經濟之需要,並提出對「政治經濟學何去何從的看法」來終了全文。
3

漢娜˙阿蓮政治行動論之解析

李培元, LI, PEI-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治行動(或政治實踐)這個觀念,自希臘至今,經濟眾多思想家以各種不同的基礎 、途徑與關懷在探討著,也獲得了眾說紛云的成果,並被引用作為政治的抗爭(在政 治史與思想史這兩方面,都同時呈現出政治行動在理論與實際、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 係)。本論文便是在解析當代最受爭議的政治哲學家--漢娜•阿蓮(Hannah Aren- dt,1906-75)--的最主要課題--政治行動論。 本論文的處理方式,是將探討主題安置在整個政治哲學的發展歷程中,來拆解漢娜• 阿蓮政治行動論的繼承、誤解、混淆與特色,也就是試圖對漢娜•阿蓮作一政治哲學 意義上的評價。它的處理內容是:一、政治哲學(傳統-現代-當代)在理論與實踐 的對比關係;二、政治實踐在傳統(以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現代(以康德為代表) 及當代(以馬克斯為代表)的意義及其差異,並作為漢娜•阿蓮政治行動論的比較基 礎;三、漢娜•阿蓮政治行動論所包含的三項課題:政治行動的內容,政治行動的異 化,以及政治行動的當代意義;四、比較前兩項結果,來探討漢娜•阿蓮政治行動論 的繼承,誤解特色與混淆,並以當代政治哲學在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之研究成果,作為 對漢娜•阿蓮的最後評價與定位。
4

孫逸仙與馬克斯主義國家觀的比較研究

陳榮源, CHEN, RO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一冊、分七章,第一章:概論;主要說明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區分,並以歷史發 展結果,重新的在馬克斯思想中導入黑格爾的精神觀念促使馬克主義的分裂。第二章 :人、勞動、異化與國家;從勞動的辯證過程討論人類的轉變與人類如何在社會勞動 中喪失自我肯定,而來說明馬克斯為什麼把宗教與國家當作異化的形式。第三章:階 級結構與國家的關係;從本體論轉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社會分析,敘述階級與國家 的互動關係,並比較馬克斯主義者的看法。第四章:國家的相對自主性與功能;從傳 統的國家狹窄定義擴展到國家的意識形態功能、如何合理化資明國家為什麼由消極功 能轉化到干涉主義。第五章:無產階級與國家的Aufhebung ;說明無產階級與政黨的 矛盾及Aufhebung 的晢學意義。第六章:孫逸仙的國家觀;由進化論、歷史觀、心物 合一及人性論說明國家存在的絕對必要性並且試圖以世界體系與依賴理論說明中山先 生國家干涉主義的意義,並且國家在現代化過程居於關鍵地位。第七章:結論。
5

從階級觀點論共產主義世界革命觀

楊瑞宗, YANG, RUI-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是共產黨人宣稱經由世界革命手段,所想要達到的社會。 但廿世紀以來,共產主義實踐的結果卻是和馬克思的理想大相逕庭。 本論文的重點在分析:共產黨人一貫的信念,是世界革命的手段建立一個紅色「天堂 」,但其完成目的的手段都是彈性多變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因手段的變化 ,影響目的的達成」,這就是共產黨人不變的宗旨。 本論文全文約十二萬字,除導論和結論外,共分七章二十四節,討論範圍以蘇共為主 中共為輔,並及於其他共產主義運動。 第一章討論馬克思的階級理論。 第二章分別敘述馬克思、列寧、斯大林的革命思想。 第三章分析十分之一主義世界革命的真正本質,由此明白馬克思的理想在共產黨實踐 下,已成為一遙不可及的烏托邦。 第四章從實際政策層次上,討論共產主義世界革命觀的演變。 第五章敘述共產帝國的形成及其擴張,並論述共產帝國成長的原因。 第六章分析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由一元領導中心蛻化為多元中心的現象。 第七章針對全文做一總結。
6

馬克斯主義階級論的研究

胡麗玲, HU, L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八萬字,計分五章十四節,各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含緒論):本章重點在於闡釋筆者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並為本論文的研 究主題做一界定。 第二章:在本章中,筆者開宗明義的闡釋階段的社會語源,馬克思的階級分類及階級 概念,並對馬克思的階級論做番概要論述。 第三章:此章筆者申論的重點在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社會背景,階級意識與階級鬥爭, 及無產階級的革命進程等三大部份。 第四章:在本章中筆者對馬克思階級論的三大歷史預言進行評估,同時也對往後馬克 思主義者對階級論的態待做番論述。 第五章:於本章中,筆者見討論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關連,再從這個發展脈絡中, 筆者得出「以民主代替極權」做為本論文的終結。
7

論馬克斯恩格斯的科學觀和辯證法

李英明, Li, Ying-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言-討論歷史上的辯證法,馬、恩的認識論,科學觀的定義。 第二章 論馬、恩的辯證法 第三章 論馬、恩的科學觀 第四章 對馬、恩辯證法的批判 第五章 對馬、恩科學觀的批判 第六章 馬、恩科學觀和辯證法的總結 #2810469 #2810469
8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一革命理論或發展策略爭議的探討

華士傑, HUA, SHI-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鄧小平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為中國大陸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的口號, 希望能為中共奉行貳的馬列主義與現實環境之間的矛盾,提供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本篇論文的主旬就是從「革命理論」(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 以及「發展策略「(達成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方法、手段)兩個面向,來觀察中共如 何在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建立起社會主義。中共在歷經蘇聯模式、毛澤 東的「大躍進」模式式二種發展策略後,體會出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建設依舊無法解 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門的矛盾,因此在鄧小平上臺後便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以 發展生產力作為關鍵。但是為了解決僵硬的意識形態影響改革的問題,而對馬克思主 義採取「發展」的態度終必使得「革命理論」本身也產生修正或改變的現象,仗得發 展策略與革命理論發生辯證的關係。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本身就還是一項不斷在發展的體,它未來的走向是一項耐人 尋味的問題。由於中國大陸社會主義本身繼承了史達林主義以黨和國家控制一切的特 質,因此它處處顯示出「國家主義」的色彩,雖然中共也採行某些市場機制以搞活經 濟,但是基本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仍然是局限於「國家主義」模式的範疇;這 是由於在資本主義盛行的世界體系之下,社會主義建設本身還是得利用國家機器以爭 取世界分工秩序下一個較有利的地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方面要求堅守社會主義 的原則,而另一方面則要求快速現代化。打破這種僵局的方法,還是在於找尋生產力 和生產關係在某一歷史階段的平衡點。
9

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自由概念

黃美珍, HUANG, ME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以「解放人類」為訴求目標與口號的馬克思主義,一直以其濃厚的烏托邦 色彩困惑人心。本論文撰寫的目的,正是針對這個問題,以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的誕 生地一「巴黎手稿」為中心,展開對馬克思所謂「解放」,即自由概念的分析。本論 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 馬克思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揩判 旨在說明馬克思從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批判中,建立了他的研究方法,而恩格斯認 為馬克思所建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在此也已有了基本雛型 第二章 馬克思對人的看法 馬克思認為人通勞動建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勞動是人生命的表現,一旦它 不能使人的禾能、潛力得到發揮,這時就產生了異化。 第三章 異化勞動 就在說明馬克思如何解析人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包括工人程資本家在內被異化的處 境,其根源正是來自於私有財產與分工。因此揚棄異化必須廢除私有財產與分工,才 能使人從社會的桎梏中獲得解放。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已經為人類揚棄異化提供 了現實性的條件,但是,在獲致自由的途徑中,人還必須克服理論與實踐脫離的問題 第四章的內容,就在呈現馬克思如何整合理論與實踐,從而使他的共產主義主張或自 由概念有了不同於前人的內涵。最,第五章,承續前幾章討論內容,就馬克思在「手 稿」中呈現的自由概念的特質,做出結論並加以批評。
10

中共土地改革之研究----一個經濟面的剖析

李儀坤, Li, Yi-K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內容係敘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研究範圍及研究上所受限制。第 二章中共土地改革經濟緣起分五節,引述中共實施土地改革的經濟理由,諸如:超經 濟地租、實物地租、馬克斯資本論等等,並試予評析。第三章中共土地改革是否具有 經濟意義?分五節,臚列中共土地政策各期變革,並試評其是否具有經濟上意義。第 四章中共土地改革與捷克、蘇俄及我國土地改革之比較,以見上列各國及中共土地改 革之性質及我國土地改革之成功。第五章中共土地改革之經濟效益,分五節,係從中 共土改前後之人口、糧食生產、耕地面積、勞力集約度、單位產量、國民所得各方面 作經濟效益分析,由於中共歷年公布上列各項統計數字浮夸不實,因此,須引證比較 ,以洞真況。第六章結論,綜合論中共土地改革,就其外表視之可謂已完成,然則實 質上卻問題重重,危機四伏。

Page generated in 0.09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