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國家統合主義與台灣經濟發展經驗(1949-87) / State Corporatism and Taiwan Economic Development(1949-87)

觀察台灣近代的發展過程,學者主要將焦點放在國家(State) 對經濟場
域的干預或控制,尤其多著重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的策略操導,至於維繫
生產活動的兩大族群:資本家和勞工,則明顯地沒有在「經濟發展」議題
上被同時納入來進行討論;換言之,在發展過程中‘國家與資本家’及‘
國家與勞工’的關係為何?國家透過何種方式來掌握資本家和勞工?國家
對‘個別資本家’和‘資本家聯盟’的態度是否一致?這些問題當在解讀
台灣的經濟發展經驗時,顯然地並沒有被同時放在分析網絡中進行思考,
因此本文在解釋台灣的經濟發展經驗時,除了探討國家的角色扮演外,還
嘗試分析國家與資本家、國家與勞工的關係,期能週延地解讀台灣經濟的
「發展經驗」。本論文以國家統合主義檢視台灣的經濟發展,藉由‘攏絡
性統合主義’和‘排斥性統合主義’兩組概念可發現,國家在追求經濟成
長的前提下,和資本家維持著‘利益的合夥關係’:此不僅體現在生產過
程中國家以財政和金融政策來施惠於資本家,國家更配合資本家來提供生
產要素(土地、資本)以利生產活動的持續進行,而在特定時空下國家亦
扮演生產者(如委託商、上游獨占廠商)的角色,和資本家構築彼此合作
的生產型態。對國家而言,施惠於資本家的目的在求國內的經濟成長。另
一方面,國家對勞工階級的排斥則體現在其長期未調整勞工的基本工資基
數,藉以避免因工資上揚而抵消了資本家的投資意願,影響經濟成長;而
工資基數的長期凍結,除了使資本家能盡量壓低勞動所得外,亦使勞工所
得遠落後物價波動,導致勞工消費能力薄弱和偏低的生活水準;此外,國
家還透過法令編織強力禁制罷工活動,在此情況下造成勞工無法藉集體行
動來改善勞動條件。 儘管如此,國家與資本家的合作關係,似乎僅止
於在生產活動的個別授受,本文從「意識型態」、「組織設計」、及「組
織控制」等三個面向可發現,國家不管是對資本家聯盟抑或勞工聯盟,事
實上都有著強烈的干預現象--即國家企圖將二者‘轉化’為整合及動員
機制。由於聯盟本質上蘊含龐大的動員力量,基於對聯盟的疑懼和防堵,
國家並不允許有組織的聯盟擁有真正的實力,進而藉此實力來挑戰或分享
國家在政╱經資源的分配權。於是種種干預措施使得聯盟力量被真正地化
整為零,無法壯大來抗衡國家。此不僅反應在資本家聯盟身上,在勞工聯
盟方面,亦同樣可見;在國家的強控制下,資本家聯盟和勞工聯盟僅具有
象徵意義而已。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019
Creators沈宗正, Sheen, Tzong-je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