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東坡易傳》研究 / Study of "Dongpo Yi Zhuan"

本文共分為九章,三十節。首先點出《東坡易傳》的哲學義理概要及其研究價值,由當時時代背景探究《東坡易傳》興起之源由,進而討論時代背景,瞭解其政治因素對學術思想的影響,從三蘇的思想流變到洛蜀黨爭等。
本論文涉及面向包括《東坡易傳》的架構及其內涵、特色,分析蘇軾在《東坡易傳》對〈序卦〉的強調以及對〈雜卦〉的修訂,在《東坡易傳》的思想內涵,討論其儒、道、佛貫穿其中之思想特色,並做一綜述性的小結。而後針對《東坡易傳》卦爻的解釋方法闡述。在五、六、七章分別討論探討《東坡易傳》的宇宙觀、價值觀以及美學三大方面,可以說這三大方面為哲學探討的核心問題,所在這三個章節裡面,分別以宇宙觀、價值觀及美學為主軸,探討幾個重要的觀念。宇宙觀的部分包括其形上思想及「道」,分別論述幾個形上概念在卦爻中出現的情況以及其義理的分析。第六章的價值論即是指中國人所注重的傳統人倫,包括人生哲學、社群生活、家庭、社會、國家等等,本章亦是提出幾個概念作為一主軸思考深入探析,從其心性問題進而討論宋儒注重的性命問題。在價值觀的部分首先會說明宋以前的心性說,然後由蘇軾對前代學者的批評發現其中心思想,批評之後在進而說明《東坡易傳》對「性」論觀點,在美學的部分,第七章乃由《東坡易傳》發現蘇軾這樣一個文學氣質蓋天下的大家,敢批評吳道子,善為文人畫、書法自成一格,為北宋四大家之一,知音律、曉醫藥,堪稱吾所不學無所不能無所不見,對美學思想的把握及闡發。此三個章節的預期效果是希望由宇宙觀、價值觀到美學之間的環節,探討《東坡易傳》對生活世界、對天下萬物的一種生生不息的態度。
最後以時代點來作為一檢視標準,將蘇軾的觀點與宋代的同時代的學者比較,例如程頤以及南宋的朱熹,並由其中分歧之處作交互評論,藉以發揮了解其不同的涵義。本論文展望性之角度重新審視《東坡易傳》,一方面探究《東坡易傳》思想的內在困難與種種問題、一方面總結《東坡易傳》的特色與影響,另一方面討論的是《東坡易傳》之發展及其後世價值。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1540111
Creators楊子萱, Yang ,Tze Hs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